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443章 满清八大铁帽子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九三:频巽,吝。

如果上级频频下达指示,甚至朝令夕改;如果同事频繁提出建议,众说纷纭;如果下属不断发表意见,多有不平,我们不可能做到全部听取和采纳。

我们如果想方方面面全部照顾到,频频对所有人表示顺从,那我们一定事与愿违,处境变得越来越艰难。所以,稳定满清内部局势后的皇太极,终于决定不再频频顺从,装模作样和所有人交好了。

皇太极的终极梦想是打败明朝,进而占据雄壮辽阔的中原和富饶美丽的江南。在攻略明朝之前,他决定先征服朝鲜半岛。

公元1636年11月,皇太极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发兵征讨朝鲜。

李氏朝鲜满心希望明朝派兵支援,就像当年援助他们对抗日本人一样。只可惜,相比年轻雄壮的满清东北虎,明朝已只是一头老掉了牙的老虎。在国内农民起义不断,就像病毒一样侵蚀大明国力时,它只剩下懒洋洋晒太阳、舔爪子的力气,面对年轻东北虎王的挑衅,它连吼一嗓子作回应的欲望都欠奉。

清军迅速渡过鸭绿江,发动了丙子之役。

李氏朝鲜表示很无奈。它只是一个弱国,国内兵力不足,满打满算不过六万;粮饷也不足,一年粮食收入大约只有十万石,压根不够吃。国内矛盾重重,人心涣散,又缺乏大将之才,所以李氏朝鲜不得不一边向明朝称臣,一边又与满清修好。

只可惜弱国无外交,李氏朝鲜虽然频频对明、清表示恭顺,处境却越来越艰难。

所以说,无论国家还是个人,我们都要励精图治,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当我们实力强大的时候,我们的友善会被视为谦虚随和;当我们实力弱小的时候,我们的友好会被视为软弱可欺。

而且,这种左右逢源的把戏注定不能长久。当皇太极建国大清,自称皇帝时,朝鲜不得不做出选择,拒绝承认清朝的合法地位。结果是,皇太极亲率大军远征朝鲜。

清军没有兴趣一路攻城拔寨,而是发挥骑兵优势发动闪击战,长驱直入抵达朝鲜首都汉城,仅用四十天时间就逼使朝鲜国王称臣请罪,并且将其长子及次子送入满清为质,同时宣布断绝对明朝的宗藩关系,停用明朝年号而改遵大清为正朔。

在对待朝鲜问题上,皇太极保持着相当的克制。他以“语音不通,事理不当”为由,保全了朝鲜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皇太极不吞并朝鲜,至少有两个战略意图。

第一个意图是,尊重朝鲜的外藩地位,利于树立其天下共主的仁义形象,利于争取民心,以便开展进一步的对外军事行动。

老掉牙的明朝仅仅打了个盹,就发现朝鲜不再是它的藩属国。崇祯帝还来不及后悔,更严重的后果接踵而至。

在朝鲜人的配合下,清军一举夺取皮岛,瓦解了明朝的东江防线,也彻底解除了进军关内的后顾之忧。

幸好还有山海关,否则满清铁骑大举南下,便是风卷残云。

当年南宋据长江天险阻挡蒙古铁骑的纵横驰骋,如今明朝边军则倚靠山海关和长城抵御满清骑兵的冲锋。

防线虽然不同,命运却惊人的相似:赵宋和朱明都没能守住江山。

公元1640年,明清之间爆发了松锦大战。

经过孙承宗、袁崇焕等明朝历代边将的苦心经营,关宁锦防线以山海关为后盾,以宁远为中坚,以锦州为先锋,其间通过无数城堡形成长约两百公里、贯穿首尾的联防阵型。 前中后互为呼应的关宁锦防线,牵一发而动全身,无数次使清军无功而返,早已成为皇太极急欲拔除的眼中钉、肉中刺。

尤其前方坚城锦州,随着战事深入,其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皇太极意识到,欲灭明朝,必先破山海关;欲取山海关,必先取关外四城。其中尤以锦州首当其冲。

他一直积极谋划,要占领锦州,打通关宁锦防线,为清兵入关扫清障碍。

他本以为锦州唾手可得,因为锦州守将祖大寿曾兵败投降,逃归明朝后也一直与满清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皇太极多次试图劝降祖大寿,但这小子滑头得很,永远保持不拒绝、不承诺、不负责的态度。皇太极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另想他法。

公元1640年3月,皇太极下令修建义州城(今辽宁义县),试图在这里建设军事基地,围困锦州,压制锦州军民不能出城耕种。祖大寿采取游击战术,持续派轻骑出城骚扰。

皇太极忍无可忍,命令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率军围困锦州。因东关副总兵、蒙古人那木气密谋降清,导致锦州外城陷落,祖大寿被迫退守内城。

就在祖大寿与满清打打停停的时候,明军随之也大规模调动部队。

当时的明朝蓟辽总督是洪承畴(1593年—1665年),他在西线围剿义军的战事中表现出色,因此被调来辽东镇守东北边疆。他迅速调集麾下八总兵十三万人,并亲率六万兵马会师松山城。

皇太极闻讯,亲率十二万清军增援前线,驻扎在松山、杏山之间。

祖大寿在听说十三万大军来援时,兵分三路从锦州突围未果。

此时,皇太极的清军主力大败明军,将蓟辽总督洪承畴、辽东巡抚丘民仰和两名总兵王廷臣、曹变蛟围困在松山城。

在满清骑兵的武力切割下,松山、锦州顿时成为两座无援孤城。

祖大寿故技重施,主动表示请罪投降,但必须皇太极亲自来,皇太极疑其有诈,不予理会。就在祖大寿摇摆不定的时候。

第二年二月,松山城被攻破,洪承畴被俘。除洪承畴以及祖大寿的子弟亲戚以外,满城文武大员通通被处死。

不久,塔山、杏山二城也被清军攻陷并摧毁。

此时,锦州已被围困整整一年,城中粮食被吃光,再现当年大凌河城中杀人相食的惨状。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祖大寿无奈再次降清。皇太极仍然大度地加以厚待,将他编入八旗,授汉军正黄旗总兵官。为了防止他复叛,这位正黄旗总兵官被软禁于家中,限制了人身自由。

蓟辽总督洪承畴则对所有劝降者破口大骂,而且还学习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绝食。

皇太极特命最宠信的汉臣、吏部尚书范文程前去劝降。范文程的远祖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他自己也是聪明机敏,满腹韬略。他面对洪承畴的怒吼大骂也面不改色,与他畅谈一番后回奏皇太极说洪承畴不想死。

皇太极询问他理由。

原来在两人聊天之时,从屋梁上落下一团灰尘掉在洪承畴衣服上,洪承畴一边说话,一边不停掸拂灰尘。范文程眼尖,瞧得清清楚楚。这人还这么爱干净,又怎么可能真心想死呢?

皇太极闻言,对洪承畴倍加礼遇。他果然降了。

后来,洪承畴派人奉迎母亲北上,准备一尽孝心。哪知洪母到京后,抡起拐杖追打儿子,一边打一边骂:“你这个不忠不孝的畜生,我要打死你,替天下人除害。”老太太比她儿子有骨气。

松锦之战一共打了两年多,关外城池全部陷落,关外铁骑歼灭殆尽。宁锦防线崩溃,只剩吴三桂率三万残兵退守宁远。

我们都知道,他是祖大寿的外甥,相当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