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的是个红灯区,这是在她上大学后才知道的。
她小名叫美玲,大名是姜琳。打小她就很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因为身边的女孩子们不是叫小美,就是叫小琳、小倩、小红、小翠的。或许因为自己还是特殊的一个,又美丽又伶俐,所以大家才叫她美玲。
红灯区里的孩子们没有固定的妈妈和爸爸。赶上在谁家吃饭,就管谁叫妈妈或爸爸。小学、中学都在红灯区上,孩子们都是如此生活,所以美玲以为生活本该如此。
自美玲记事起,红灯区考上大学的孩子极少,而且出去上大学的孩子就没有一个会再回来的。
美玲非常想问问大学是什么样子的,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但没有一个人能够告诉她。于是美玲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亲自去看看大学是什么样子的。
因为太专注学习,没有时间打理头发,美玲一直都是男孩子发型,整天一身天蓝色校服,活脱脱一个男孩子模样。但从小和美玲一起长大的两个玩伴却出落得美丽动人,身姿窈窕。
在美玲冲刺考大学的那年,两个玩伴退学了,在红灯区工作了,收入不菲。两个玩伴经常去昂贵的商场买高档的衣服。那华美的衣服衬托着玩伴更加的漂亮,吸引整个区的目光。
玩伴们对美玲说:“别读书了,工作吧,能赚很多钱,而且大家都喜欢你。”
美玲知道她们所谓的工作是什么,但对红灯区的孩子来说,这再正常不过。美玲没有歧视,只是外面的世界吸引力太大了,远远比那金钱和被别人所谓的喜欢更具诱惑力。
虽然美玲没有听从玩伴的劝说,依旧在认真备考,但两个玩伴却还是经常给美玲送来好吃的水果、糕点,还花大价钱给美玲租了公寓,装了空调,支持着美玲。
一年的时间过得很快,美玲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填报了全国最南端城市的一所大学去读书。
美玲选了经济学,给自己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姜源,源为源头,希望大学是个接下来生活的源头、开始。在大学的期间还选修了旅游学。四年间,她所有的时间全部花在学习经济学和去往全国各地。因为成绩总是全系第一,生活也很朴素,奖学金和政府补贴就够美玲生活了,她不需要出去打工。
也正是因为填报补贴表格,美玲才知道,只有她所在的这个区因为孩子们没有父母,政府才给补助。美玲才知道,自己是社会上所谓的孤儿,玩伴们也都是孤儿。而大学里的其他同学都是有自己的爸爸妈妈,而且每个假期可以回属于自己的家。
于是美玲有了新的目标,毕业后去国外读书,游览全世界。自己没有家,那么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家。
美玲太忙了,以至于四年间她没有时间,也没有情感需要回过自己出生的地方。
在得到了国外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后,美玲梦到了自己的小时候,玩伴们经常去的那个小水塘,水塘里有小鱼和蝌蚪,还有水塘边上小摊点卖的炒面。
距开学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美玲决定回到红灯区,自己出生的地方,去那里和小伙伴告别,也和那个地方告别。
美玲选择在傍晚,天渐暗时回去,那时才是整个区开始忙碌的时候,美玲可以不必和熟人打招呼,可以先修整一下,踏实的睡一觉,攒足精神,花一天的时间好好告别,然后第二天就离开,或许这辈子不会再回来了。
用了整整一天一夜的时间在路程上,当到达时,美玲居然已经不认识自己的出生地了。短短四年时间,大楼林立,就像很多处于开发和发展的城市一样,这里开始呈现出现代气息。
寻找仍然存在的旧址,还有路牌,美玲才找到了最后住的家。从前一直感觉这个家很大,现在和周围的公寓大楼比起来,它是那么的孱弱和陈旧。
爸爸妈妈还在里面,看见走进来的美玲,愣了很久的神。
“是美玲?”妈妈疑惑,边问边走向美玲,仔仔细细、从头到脚的辨认。
“是我,妈妈。”美玲拉住走过来妈妈的手,这时爸爸也从床上坐起,一言不发的看着。
在家中,吃过晚饭,和妈妈一起收拾碗筷时,美玲打听起自己的小伙伴和现在这个城市的变化。
红灯区在美玲走后的第二年被正式整改了,现在这里主要做的是商贸。而小伙伴们其中一些转行谋生,一些适应不了,出去务工,极少的几个仍坚持自己过去的事。而和自己的最要好,上大学临走时,给自己塞了厚厚一沓钱的小娇就是极少数坚持中的一个。
美玲心中五味杂陈,说不出的复杂感受。为这里能被开发而高兴,但也为小伙伴们的生活开始变得不稳定和漂泊而忧虑。
她们没有什么文化,没有正式的工作经验,要适应变化,要重新另一个行业的工作,改变从前享乐的生活方式,美玲想象不到她们会有多难。
美玲不能踏实睡觉,她现在就要找到在自己的小伙伴,看看她们现在生活的怎么样。
首先美玲找的就是小娇,其他转型的伙伴起码已经迈开了第一步,而小娇为什么仍然坚持不变呢。美玲知道小娇性格固执和倔强,但是个聪明人,难道看不出来形势已经变了吗?
打了四年前小娇留下的电话号码,还通着,很快电话那头传来柔美的声音:“谁呀?”撒娇似的询问。
美玲瞬间听出来是小娇,四年了,声音略显成熟,但还是那个可爱的会撒娇的小娇。
“你猜猜?”美玲很开心,想逗逗她。
“是美玲!”小娇也瞬间听出来是美玲,从小一起长大,都太熟悉了。“老地方见!”小娇告诉美玲。
老地方是小学校背后的那棵老榆树。美玲和小娇都喜欢是榆钱饼,只要长出榆钱,她俩准时第一个去摘的,满满一筐,够那条街道里十多个孩子吃。
见到小娇时,两人互相打量一番,变化都太大了,相同的是,两个人都更成熟漂亮了。
美玲迫不及待的问小娇现在在哪工作,“正在准备开个健身馆,自己想做个瑜伽教练。”
听到小娇的打算,美玲哭了出来,她是喜极而泣,而小娇不知道为什么。
“小娇,把小伙伴叫上,我领你们出去转转。”美玲把导游证拿出来,而自己也不知道这么想法是突然出现还是早出现在心里。
给爸爸妈妈留下一点钱后,美玲带着几个小伙伴开启了一个极速商务旅行,地点都是商贸发达城市。她要让小伙伴们尽快感知商机。
活力的城市,朝气蓬勃的青年,如鱼得水般的探索。刚刚不过一个礼拜,有几个小伙伴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路,独自开启了自己的探索。最后固执的小娇居然决定留在一个城市中好好学习瑜伽和健身房的模式。
十天后,小娇独自一个人返回了她的出生地,再次回来,是个太阳高照、万里晴空的中午。街道上人很少,但美玲却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和希望,等她再次回来,这里必定会有更大的变化,而她相信小伙伴们会如同这阳光般拥有自己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