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城,乾坤宫偏殿。
天佑帝盘膝居于榻上,下手一名须发皆白的健壮老者正躬身行礼。
“老臣贺若钦拜见吾皇,惟愿吾皇万岁!”
“老卿家免礼,坐。”
“谢陛下!”
待贺若钦坐定,天佑帝似有若无地拍了拍大腿,开口道:“老卿家可知今日朕召你入宫所为何事?”
闻言,贺若钦沉吟片刻,拱手回道:“老臣妄测,或是为河北之乱?”
“然也!”天佑帝略一颔首,又道:“河北之乱,老卿家可有以教朕?”
贺若钦皱了皱花白的眉,半晌方才回道:“河北之地,彦知节、北凉与燕国三家联军,合共三十余万精兵,急切难平!然老臣最担心的却不是这三十万乱兵,而是彦知节背后的势力!”
“哦?老卿家且细细道来。”
天佑帝话音一落,贺若钦便开始讲述起他的顾虑来。
在贺若钦看来,彦知节虽久居边镇,但还不足以请动北凉和燕国,此人背后定然还有个庞大的势力。
如此才能解释得通彦知节何以凭借一镇数万兵马就敢掀起这场叛乱。
若不查清这个组织并设法将之夷灭,剿灭了一个彦知节焉知就没有下一个。
是以,贺若钦以为不若暂缓进军,先依托黄河布置防线阻挡叛军南下。
待叛军南下受阻,彦知节背后的势力定然不会甘心困守河北,迟早会露出狐狸尾巴来。
说罢这些,贺若钦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天佑帝的脸色,见其脸色如常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说来这个策略委实有些离经叛道。
放任叛军肆虐,放在哪个帝王身上都是不可接受的,只会招致天下士民的指责,一个不好便会大失民心。
贺若钦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方略,明面上是为了钓出背后隐藏的势力,实则还有其他的考量,只是不便明说罢了。
大周立国百余年,虽不时便有征战,但常备的十二卫兵马早已不如开国之初那般善战了。
曾常年坐镇北方的贺若钦很清楚,如今大周真正的精兵都在边镇,唯有长期与外族征战的边镇才能练出精兵来。
长安左近,真正算得上精兵的唯有玉麟卫,而作为野战主力的左右骁骑卫凭借骑兵之利也只能算半支精兵。
平素在边军的辅佐下这十二卫兵马还能与外族战个有来有回,如今要他们去与最精锐的北地边军交战,着实太过艰难了些。
然而这些话贺若钦却不能说,大周每年花费无数钱粮养着这十二卫兵马,其中牵扯的利益实在太大,他不敢。
天佑帝在听罢贺若钦之言后,沉默良久,手指不断敲击着自己的膝盖,显然是在思考其中的利弊。
良久,他抬眼看向贺若钦,淡淡道:“只守不攻,纵容叛军肆虐河北士民,只恐天下生怨,如之奈何?”
闻言,贺若钦拱手回道:“叛军势大,急切难图,可调西北、西南边军入京编练成军,天下士民见之当知朝廷平叛决心,如此可也。”
“守到何时?”天佑帝又问。
“若调两路边军入京,遣一得力之将,至多一年当可平息局势。”
“一年?”
天佑帝呢喃一句,再次陷入了深思当中。
此时他也听明白了贺若钦的言外之意,什么调集边军入京编练新军,实则是在暗指十二卫兵马不堪用。
这其中牵扯的利益可就太大了,便是他身为帝王也不敢轻易去触碰,一个不好再来个长安兵变也犹未可知。
思虑良久,天佑帝倏地抬头盯着贺若钦,一字一句道:“彦知节背后乃是魔门,老卿家还要守吗?”
闻言,贺若钦心下一惊,急声道:“陛下此言当真?!”
见天佑帝颔首,贺若钦眉头紧皱,半晌方才起身拜道:“陛下,若此事乃是魔门所为,那么河北之乱必须尽快平定,半分不能拖延了!”
“有何策?”
话落,贺若钦却是面露难色。
此前太子曾暗中遣人告知他会向陛下举荐他为平叛大将,他便在暗暗筹谋对策。
今日果然被召入宫中奏对,他也就将心中谋划和盘托出。
未曾想,此事竟与魔门有关。
魔门,这个蛰伏百年的庞然大物突然闹腾起来,若不能尽快将河北之乱镇压下去,天知道后面还有多少变乱在等着。
如此一来,他此前的谋划便不合时宜了。
然而,急切间他也想不出个万全之策来,躬身在那儿,急得额头都现出了汗珠。
见他如此,天佑帝摆了摆手,开口道:“老卿家坐下说吧。”
“谢陛下!”
待其坐定,天佑帝又道:“老卿家,朕收到密报,此次河北之乱乃是玄天宫数十年的谋划。若不能尽快平定,后果如何相信老卿家也有预料。”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见贺若钦望来,这才继续道:“若以老卿家为帅统合诸军讨贼,老卿家可有把握速胜?”
闻言,贺若钦咽了口唾沫就要起身,却被天佑帝摆手制止,他也只得坐着回话了。
只见他沉吟半晌,方才略显迟疑地说道:“陛下,老臣早年常在边镇,定居长安也是十数年了,说句得罪人的话,十二卫兵马早已称不得精兵了,反是河北诸镇骁锐甲于天下!”
说到此处他再次不着痕迹地瞥了天佑帝一眼,见其面色无异,方才继续讲述下去。
他的核心观点其实就一个,十二卫兵马安逸太久,对上骁锐的边军,野战根本没有多少胜算。
而河北多平原,北凉、燕国多精骑,即便大军北上平叛,也只能依托城池消耗叛军的力量。
一旦野战遭遇,只恐难逃全军溃败之局。
说罢这些,贺若钦已低下了脑袋,大气都不敢喘。
非是他怯懦畏战,事实便是如此,若不调西北或西南边军前来,他委实没有把握野战得胜。
天佑帝定定地盯着贺若钦,默然无语,神情也无任何异常,堪称古井无波,教人瞧不出他的心思。
良久,偏殿中才响起一声叹息,却见天佑帝面露疲态,眼中现出了些许水光。
“老卿家,你之所言朕又何尝不知。正因如此,朕才没有降旨怪罪前线一败再败的将校们。”
他用低沉的嗓音说了这么一句,不待贺若钦说话,又道:“老卿家,魔门蛰伏百年,谁都不知道他们到底积蓄了多少力量,又在我大周各地安插了多少钉子。若不能迅速平定,只怕涿州、雁门之事还将重演。老卿家,为天下计,还请勉为其难吧。”
见强势了一辈子的天佑帝忽而露出这副神态,贺若钦也有些动容。
他沉吟半晌,倏地起身再拜,沉声道:“陛下,既陛下信得过老臣,老臣也愿为天下献上这把老骨头!只一点,老臣还需陛下应允!”
“老卿家请讲,朕无有不允。”
“若是老臣挂帅,还请陛下应允老臣,前线一应事宜老臣皆可便宜行事,朝廷不可约束太甚!”
这个请求就差明说他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朝廷不可插手作战方略了。
这也是他最后的底线了,兵力、精锐皆不如人,想要取胜就只能看将略了。
他可不想有朝一日千辛万苦谋出一线胜机,却因为朝中某些人想当然的想法而付诸东流,甚至因此兵败身死。
说出这话时他已打定主意,若是皇帝不许,他便是拼着丢官去爵也绝不领兵出征。
天佑帝闻言愣了愣,深深地看了贺若钦一眼,半晌方才大笑出声,颔首道:“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老卿家只管用兵,朕保证朝中无人敢于挑拨!”
“既如此,老臣恳请陛下能赐下一道圣旨!”
说罢,贺若钦径直跪倒在殿下,俯首三拜,态度异常恳切。
见状,天佑帝眸子微眯,面上却是笑容不减,好言安抚贺若钦教其起身。
待其起身,他才颔首笑道:“老卿家放心,这个要求朕允了,且坐下与朕说说需要多少兵马。”
闻言,贺若钦躬身再拜,这才坐回原位,思量一番后方才陈述起来。
如今左右武卫几近全军覆没,左右骁骑卫又兵败易京损失不小,这四卫十二万兵马短时间内很难提供足够的战力,需尽快撤回长安休整。
左右翊卫、左右屯卫合共十二万入并州支援,实则有些浪费兵力。
并州叛军虽声势不小,然并州地形复杂,险要处处,若布置得当六万大军就足以将叛军挡在绛州以北,威胁不到关中要地。
因此,贺若钦建议将左右屯卫调往怀州替回左右骁骑卫,顺势以绛州、怀州为核心构筑北部防线。
另外,长安尚有左右御卫和左右金吾卫这十二万兵马可以调动。
左右金吾卫乃是“禁军”,肩负拱卫长安重任,轻易不可离开。
因此,贺若钦建议青、徐、兖、豫四州城卫军扼守黄河渡口如故,他则率左右御卫进驻濮州,寻觅战机随时渡河北上。
听到此处,天佑帝皱了皱眉,出声道:“老卿家只带六万兵马出山东,可足够?”
闻言,贺若钦面露苦笑,答道:“陛下,如今长安可以动用的也只有左右御卫这六万兵马了。”
天佑帝深吸一口气,眸中不断闪过精芒,半晌方才开口道:“朕再将右金吾卫交给老卿家,合共九万兵马。”
“陛下?”贺若钦面露惊疑,急声道:“如此只余左金吾卫拱卫长安,若然有个什么不好,何人护卫陛下周全呐!”
“长安尚有玉麟卫在,无妨。”
贺若钦当然知道这点,但说句不好听的话,玉麟卫几与公孙家的私兵无异,辽东公孙氏举族投了燕国,谁能保证燕国公府没有旁的心思。
只是观天佑帝的神色显然下定了决心,他终究没能将这番话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