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宜郡主兴奋道:“好香啊,竟是花香混合着奶香味儿!”
乐宜郡主一边说,一边捏了一块糕点送到了嘴里,“子润说,这糕点就要趁热吃,娘,你快尝尝。”
荣王妃见女儿这般,失笑一声,捏了一块糕点。
只一口,荣王妃就忍不住夸赞出声,“甜而不腻,一口下去满是茉莉花香和奶香味儿,比我们府里刘大厨做的糕点还要美味。”
“女儿这块是淡淡的荷香,同样也有一股奶味儿,清甜软糯,美味非凡。”
“子润这孩子不错,一有什么好东西就记着你。就连你的生辰都不忘给你送东西回来,不错。”
对上自家娘家的眼神,乐宜郡主有些不好意思地喊了一声,“娘~”
“这儿就咱们母女两人,不过是说些体己话,不碍事。
再说了,你和子润已经定了亲,说上几句不打紧。”
荣王妃怕女儿太过重规矩,而忽略了未来夫君的心意,忍不住提点了几句。
“娘亲说的对,女儿都记下了。”
“王爷——”
荣王妃和乐宜郡主忙止住了这个话头,又说回了糕点。
荣王大步走了进来,“母女俩说什么呢,在外面就听到你们的说笑声了?”
“夫君,你回来的正好,快尝尝子润送来的糕点。”
荣王不爱吃甜食,但是自家夫人的好意,他不会驳她的面子。
随手捏了一块,咬了一口,没有说话,三两口把手里剩下的半块糕点吃完了。
“这糕点味道不错,甜而不腻,还带着一股淡淡的梅花香。”
荣王妃打趣出声,“噗呲,我就知道你会喜欢,让你尝,你还老大不愿意。”
荣王无奈道:“夫人,为夫没有不愿意,只是,我一向不爱吃甜食,你是知道的。”
“这是子润送来的糕点?”
“嗯,刚送来的,这不过几日就是乐宜的生辰,他就送了礼来。
这孩子是真有心,乐宜嫁给他,我是放心了。”
“娘~”乐宜郡主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荣王见女儿这般,咬牙切齿道,“他要是敢对乐宜不好,我头一个不放过他。”
“哦,对了,乐宜,有一件事你写信给子润提个醒。”
虽然不高兴自己的女儿要嫁给张泽那个臭小子,但是,荣王也不得不承认自家女儿眼光好。
张泽此人确实是一个可造之材,且对女儿的好,他都是看在眼里的。
不说逢年过节都会送来各种送到他们心坎上的节礼,还会单独给女儿送一份节礼。
于仕途上更是值得称赞,去了源柔府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不过一年多,就能做出那么多为国为民的好事。
揪出了潜藏在源柔府的奸细、水泥、稻米……可谓是在皇兄那里刷足了好感。
皇兄私下里和自己闲谈时,都会提到这个准女婿,让荣王觉得自己与有荣焉。
因此,在正事上,荣王不爽归不爽,还是不会耽误正事。
“爹爹,是什么事?”
“此处不方便说,你随我到书房去,我们慢慢说。”
临走还不忘,笑眯眯讨好道:“夫人,为夫今日想吃糟鹅还有水晶肘子。”
荣王妃摆了摆手,“知道了,你们俩快去快回。”
书房内,父女两人相对坐着,荣王组织了一下语言。
“乐宜,是这样的,你应当知晓子润当初在京城时拒绝了大皇子、三皇子等人的招揽,不仅如此,他还得罪了两位皇子。”
“此事,我知晓。”
乐宜郡主自小熟读各种书籍,对于京中如今的局势,她多少有些看得明白。
皇伯父年纪大了,堂兄们都已长成,大周朝至高无上的帝位,对长成的堂兄们而言,无疑是最具有诱惑力的。
帝位,只有一人能坐上去。即使是最好的兄弟,也没办法做到平静地接受。
更别提这些堂兄们都不是省油的灯,即使皇伯父各种斥责、打压,他们隐藏的野心,并没有被打压下去。
反而是暂时的蛰伏,只待一个契机便会彻底暴露出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她只是在后宅行走,都能从那些夫人、小姐偶尔的话语中察觉出朝廷里的暗潮汹涌。
更别提爹爹身在其中,比她更明白这其中的各种大事小情。
因此,子润当时强硬的拒绝了堂兄们的拉拢、游说,最后被皇伯父安排去了源柔府做通判。
要说这其中没有子润的考量、几个堂兄的暗中算计,以及皇伯父的打算,她是不信的。
“你既知晓此事,我就不再赘述了,便直接进入正题。
前一阵,子润给圣上上了一封密折,奏折中弹劾了源柔府的西平县的县令贪赃枉法等多项罪证。
圣上为此发了好大的火,勒令吏部尚书彻查此事。
西平县令廖元平的乌纱帽是保不住了,最近大皇子府的管家,在四处运转,以我之见,大皇子有可能会安插自己的人到西平县去。
此事涉及朝证,眼下只是我的一个推论,且爹身为朝廷命官,不宜亲自将此事告诉子润。”
“我明白了,多谢爹,女儿回去就去给子润写信告知他此事,让他多加提防。”
荣王见女儿焦急地就要站起来回去写信,忙喊住了她,“你别急,还有一事。”
“爹爹,你说。”乐宜郡主又坐了回去,看着荣王。
荣王酸溜溜道:“你啊,真是女大不中留喽,还没嫁过去呢,心就已经飘那儿去了。”
“爹爹~这不是事情紧急,大堂兄是什么为人,爹爹肯定比女儿清楚。
子润之前又得罪了他,我怕子润会中了大堂兄的计。”
“咳咳,另外一件事是一件好事,京城外的护城河即将竣工,届时圣上说不定会有赏赐,你把此事一并告诉子润。”
“是,女儿都记下了,多谢爹爹。”
见荣王说完了,乐宜郡主行礼告退,急匆匆回了院子,吩咐丫鬟研墨。
乐宜郡主将荣王说的两件事用简短的话语,叙述清楚,又在信中嘱咐张泽多加提防,切勿轻信旁人……
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张宣纸,又检查了一遍自己的表述是否正确。
确认无误后,乐宜郡主小心将宣纸折好,放到了中间的一封信里,在信封上做了一个小小的标记。
吩咐丫鬟将她早已准备好的一应东西,并一匣子的信,快马加鞭送往源柔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