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每天一大早,天刚亮,高大伯就早早地等在大队部的电话机旁,眼巴巴地盯着电话,耳朵竖起来,生怕错过任何一点声音。
哪怕有事情需要外出处理,高大伯也会千叮咛万嘱咐,找个可靠的人替自己守住这个“宝贝疙瘩”。
一开始,高大伯还在纠结到底该找谁来接听这个重要的电话。
毕竟,一般来说,大队部都会有人值班,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但他又担心万一电话打来时正好没人接听……
他们可不想因为错过电话让拖拉机的事情有什么意外。
毫不意外地说,现在拖拉机就是村里的头等大事。
于是,他特意安排了一个机灵的小伙子负责接听电话。
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
大家得知拖拉机即将回来的消息后,纷纷前来询问情况。
尤其是族里的六叔公,得知此事后,坚持要亲自等在电话机旁边等消息。
不仅如此,如果没有其他事情,高大伯本人也会一直待在这里。
此外,还有曾经打过鬼子的王国强王书记、村里的会计等人,只要有空,也会过来等电话。
大家围坐在一起倒也不会觉得无聊,泡上几杯热茶,谈天说地,不知不觉间一天就过去了。
然而,尽管大家聊得热火朝天,但眼神却不时地飘向那部电话,显然,他们并没有忘记拖拉机的事情。
就这样,一群人怀着期待的心情,盼望着电话铃声响起。
他们盼啊盼,等啊等,终于,在某一天,期盼已久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叮铃叮铃叮铃……”
这清脆的声音犹如天籁之音,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兴奋不已。
高大伯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把抓起电话。
而一旁的六叔公则仗着自己是长辈,不甘示弱地挤到高大伯身边,抢占了一个有利位置。
他紧紧贴着话筒背面,竖起耳朵倾听着。
其他人也纷纷凑过来,紧张地等待着消息。“喂,我这里是榆树县火车站,我是王伟杰,我找高庆国。”
此时,拨打电话的方式与如今大不相同,人们通常会先表明自己所属的单位和身份,然后再说出要联系的人。
这种做法在当时十分常见,但如果是家庭电话,则可能不会如此正式。
而且在通话时,人们都尽量言简意赅,以最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核心内容。
一旦事情讲完,立刻挂断电话。
“我就是靠山屯高国庆。”
听到这个名字,王伟杰紧接着说道:“拖拉机已经到了榆树县火车站,请你们带着司机来接拖拉机。”
“好的好的。”高大伯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他又匆匆说了几句便挂断了电话。
挂掉电话后,高大伯抬起头,却发现几道目光正死死地盯着他,这让他不禁吓了一跳。
“你们盯着我做什么,吓我一跳……”
正当他还发几句牢骚时,就被六叔公打断了。
说起来六叔公是他们高家辈分最高的长辈。
按照高大伯的辈分来说他是爷爷辈的,是高爷爷高奶奶的叔伯辈。
“快说,是不是拖拉机到了?”大家异口同声地问道,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高大伯感受到众人炽热的目光,他有些不自在地点点头,说道:“是,现在我就去找李秘书把拖拉机开回来。”
他的语气坚定而肯定,仿佛给大家打了一针强心剂。
尽管之前已经有所猜测,但听到这个确切的消息后,大家还是难掩内心的喜悦与兴奋。
一时间,整个屋子充满了欢声笑语,欢呼声几乎要将房顶掀翻。
过了一会儿,六叔公催促着高大伯出发:“快去快去!记得带上些特产,分给来安装拖拉机的同志和秘书。
人家帮我们这么大的忙,我们可不能失了礼数。
如果有时间,请他们吃顿饭,别太小气了。
跟人搞好关系,带几个机灵的小伙子过去,看能不能学到一些技术。”
高大伯连连点头,表示明白,然后决定带着自己的二侄子和村里那个能说会道的小伙子高自清一同前往。
他可是知道爱党有专门看过这方面的书。
带上他们一个套关系一个学技术不亏。
“那还愣着干什么?快去。”
“我家有蘑菇干。”
“我家有去年做的果干还有果丹皮。”
“我家有干豆角,萝卜干。”
大家都转头拿东西的拿东西,喊人的喊人。
没过多久,高大伯就领着高爱党和高自清出发了。
他们三人各自骑着一辆自行车,一路疾驰,先是接上了李光明,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火车站。
这一路上,他们几乎没有停歇,一直保持着快速骑行的状态。
当到达目的地时,几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额头上满是汗水。
到了火车站后,已经有一个人在站口等待着他们。
高大伯等人推着自行车进入站内,随后被带到了一个专门用于拖拉机车卸车的地方。
临行前,高大伯还给那位带路的工作人员送上了一包他们带来的特产。
带路的人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他家吃了几个月萝卜白菜了,确实缺一些新鲜的菜色,最终还是收下了这份礼物。
不过他告诉高大伯等人自己的名字和职位,原来他叫朱修文是榆树县火车站的乘警。
他还说如果以后他们在火车站遇到困难,可以随时来找他帮忙。
高大伯心里乐开花,脸上还是绷得住,还告诉人家他们屯子的位置,还说了屯子里有什么特产。
一路上两个人聊的很不错,不过把人带过去朱修文就离开了,他还有别的工作要做。
到了地方他们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拖拉机。
不过拖拉机已经被安装好了,他们有点点失望,看来偷师的事情是不行了。
不过看着崭新崭新的拖拉机,大家都喜笑颜开,尤其是高大伯他的嘴都快合不上了。
高兴过后就是激动,他们大队有自己的拖拉机了!!!!
前来给他们送拖拉机的王伟杰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他态度挺好,没有那种城里人的高傲。
然而,遗憾的是,他已经购买了返程的车票,无法在此多做停留。
“王技术员,真是遗憾,你说这大老远过来的,我们连顿饭都没请,真是不好意思,不过我们那的特产我带了一些,请您一定要收下。”
他不断地向王伟杰表达着诚挚的谢意,并希望能借此回报他的好意。
“我也没做什么,担不起担不起。”
“嗨,大老远的来一趟就很不容易了。”高大伯表示他担得起。
最终,王伟杰实在不好意思再推辞,便欣然接受了这些礼物。
时间渐渐流逝,王伟杰得上车了,他还是留下了自己的详细地址:“这东西我们家那边挺缺的,东西我就不推辞了。
不过如果遇到任何问题,可以通过写信和我联系。
我会的一定解答,不会的我去请教厂里的其他技术人员。”
高大伯激动得难以言表,紧紧握住王伟杰的手,再次向他道谢:“王同志,非常感谢您!您真是个热心肠的好人啊!
哈哈哈,我们肯定不会客气,有问题一定会给您写信的。
我们这嘎达啥不多就是有些蘑菇啥的,到时候寄一些给您尝尝。”
王伟杰微笑着回应道:“不用这么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说完,他便转身离去,高大伯则一直站在原地,目送着他渐行渐远。
王伟杰心中充满感慨,他在厂里工作时,虽然了解到拖拉机供不应求的情况,但这却是他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人们对于拖拉机的热情和渴望。
这种感受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弦,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努力生产更多优质拖拉机的决心。
回到厂里他开始勤学苦练,时常和其他人请教问题,最后因为他的技术精湛,理论知识扎实,他被上级领导重视。
后来成了工程师,当上工程师再回头看他走过的路,即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
这一切的开始都是从他把拖拉机送到农民手上,他们给他的那一种喜悦又珍惜感觉,始终激励他前行。
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