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锦年收起手机,跟着引路的林威往外走。

但没走几步,就看到于和伟带着团队一路快步走来,看那风尘仆仆的模样,显然是刚下飞机就赶过来了。

“抱歉抱歉,实在是不好意思了,补拍耽误了些时间,导致进组进晚了,这段时间给大家添麻烦了,多担待。”

还没靠近,于和伟便连连道歉。

“没事,剧组也是刚转场来到深圳,还没拍多少。”陈锦年微笑着和于和伟握了下手,“一路过来辛苦了,我让林威安排人送你们先去酒店休息。”

“不用不用,已经给剧组耽误不少时间了,而且我在飞机上休息的很好,现在拍摄没问题的。”

于和伟解释道,他当演员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误了进组的期限,想要尽快帮剧组把损失追回来。

陈锦年见他态度坚决,便点头同意下来,“行,那咱们先把妆造确定下来,沟通下角色的问题。”

随后,让生活制片和于和伟的团队对接工作,陈锦年则是亲自带着于和伟往化妆室。

“在我剧组拍戏会相对轻松一些,所以那些宣传的事不用担心,我会提前帮你协调出时间。”

黄博的电影特别赶,拍摄时间赶,后期制作时间赶,连各种综艺宣传都赶。

明明已经立项三四年,且从今年一月份开机拍摄,拍了将近六个月,但给陈锦年感觉依旧是匆忙,好像哪哪都有问题。

或许是黄博这种过于偏执的处女座,真的不适合当导演吧。

“实在是不好意思,那些宣传是事本来应该是推掉的,但是博哥盛情难却,我只能跟他去跑跑宣传。”

于和伟本人是不想上综艺的,但在宝强和舒淇明确不上综艺、艺星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只有能安排他去。

“首部电影比较重视,可以理解,你们刚录完向往吧。”

“是,连续录制两期的内容,是真累啊,比通宵拍戏还累,我在房间里睡觉都得睁只眼,生怕剧组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摆上摄像机和镜头。”

“其实可以让剧组安排酒店或者房车的。”陈锦年说道。

很多艺人要带一大堆的助理,有些艺人更是离开助理连自理能力都没有,让他们都住进蘑菇屋里根本不现实。

“我们去是蹭人家节目流量做宣传的,不好给人家提太多要求。”

“也是。”

陈锦年说着,推门将于和伟邀请进化妆室了,接着脸上浮现出一抹无奈的表情。

“谁让你跑这边来的。”

李昊宸闻言连忙站起来,手忙脚乱的进行收拾。“公共化妆室的人太多了,我看你这间没人用,闲着也是闲着,进来用用。”

陈锦年伸手一把薅住他的脸,端详着说道:“还成,化的到还能入镜,我说你要是化妆的手艺可以,转行做化妆师或特效化妆算了,起码比你拍戏有前途。”

李昊宸晃晃脑袋,挣脱陈锦年的大手。

“我要是转行,大学不是白上了吗?”

“这有啥的,你看周游来剧组也没提拍戏的事,待在摄影组当小工也当的挺开心的。”

陈锦年只是从导演的角度上,提出些建议。

李昊宸的形象肯定没问题,放在普通人里也是帅的,如果精心收拾,把妆造全部做好,还能在提升几个等级。

但问题是所有借助外物提升颜值的手段,都是在往理想模型上靠近,很难让观众记住,这也是网红脸越来越多,观众越来越记不住演员的原因。

李昊宸遇到的问题就是如此,但凡他在丑点,亦或者是再帅点,都比现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好。

“周游有阅读障碍,他参加艺考,只是因为表演专业分低,至于要不要当演员,他又不在乎。”

李昊宸说着,看到陈锦年后面还有个人,便侧着身子歪了歪,顿时眼睛瞪大,充满惊讶的冲上去握手。

“你……,额,皇叔,不对,刘老师……,诶,还不多。”

李昊宸大脑一团浆糊,死活想不出于和伟的名字。

而于和伟则是哭笑不得自我介绍道:“老师不敢当,我是于和伟。”

“哦哦哦。”李昊宸猛拍下脑袋,恍然大悟,“对对对,于老师,不好意思哈,我光记得你演的刘备,咱们合张影吧。”

没等自来熟的昊宸掏出手机,陈锦年一脚踹在了他屁股上。

“我警告你多少次,在剧组里不能和演员索要签名合照,放在普通剧组里,早把你开了。”

陈锦年用严厉的眼神戳了对方一眼,这条规矩是铁律,群演上工是工作,不是用来追星的,要是不加以规范,那片场就不用拍戏了,都排队要签名算了。

“忘了忘了,我马上走。”李昊宸拍拍屁股上的土往外跑

“把隔壁的化妆老师给我叫过来一位。”

“知道了。”

眨眼间,李昊宸的人影早已不见,只留下隐约可闻的声音。

“陈导,这是你同学。”于和伟笑着问道。

陈锦年无奈的点点头,“我室友,演技太拉垮,所以我给他安排了个信徒的角色,在剧组跑龙套。”

“学生嘛,还在学习阶段,演的不好也正常,多学习学习就好了。”

于和伟并没有像陈锦年一样,对李昊宸的发展持悲观态度。

毕竟,当下的学生和他们原来很不一样。

现在表演专业的学生,很多都是在高一高二学习不好后,参与机构的艺考培训,经过短期突击,通过精心包装混过艺考进入大学的。

但混子包装的再好,也不能摆脱混子的事实。

大学将这批过度包装后的学生放到学校里培养,那基本和开盲盒没有区别,中戏也好,南艺也罢,机率的高低不能改变抽奖的事实。

而于和伟那一代是小学后就进艺术类的中专班学习,并在地方话剧团参加过工作,之后才考进大学里。

可以说他们那代人的入学的状态,就已经是现在很多毕业生达不到的水准。

所以不是当年的中戏北电上戏有多牛,实在是底子打的太厚了,只要给机会,很多大二大三的学生,都能在电影里挑大梁。

现在科班成材率低,教不出好演员,只能说本就如此。

学生整体素质差太大,就算把常莉请出来再带一批学生,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变。

“或许吧,我倒是不认为表演专业里的人,真的适合当演员。”陈锦年说完,拿起手里的pad,他要和于和伟沟通下尊者的表演方向。

他是要把尊者当老好人拍,这也是他找于和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