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 第483章 拥抱文明or迎接炮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3章 拥抱文明or迎接炮弹

贞观六年腊月初一。

长安春日略带几分寒意,但处处张灯结彩,恰是岁日之节,今日也是大唐官员们休沐前的最后一次朝会。

元日大朝会。

作为全年最隆重的朝会之一,今日不仅仅文武百官皆需正装隆重上朝,地方官员更是也会派遣使者,或者亲自进京朝贺。

至于番邦附属国,更是要派人送来贺礼。

御花园。

李世民一身比起往年更加鲜亮威严的蜀锦龙袍,腰间的玉腰带质感水润,龙形的工艺更是精湛至极。

手上戴着一个玉扳指,胡须都被打理的井井有条,故作严肃的站在那里,由长孙皇后亲自给他整理衣冠。

目光却是斜睨着一旁懒洋洋抱手而立的几个小子。

“哼!”

一声冷哼从其鼻腔之中发出,引得周围的太监宫女们都是心头一颤,但却没有让被针对的主人公大唐太子殿下有哪怕一丝一毫的反应。

依旧那样静静的站着。

而在他的身旁,四皇子魏王李泰、五皇子楚王李佑、六皇子梁王李愔、七皇子燕王李恽、八皇子越王李贞以及九皇子晋王李治也是有样学样的,如同一个个太子的复刻体一般,身姿懒散的抱手站成一排。

长孙皇后没好气的用手拍了一下这位和太子文斗,败下阵来的皇帝夫君,美眸警告似的。

这才让李世民不情不愿的又威严的扬了扬胡须,扭头看向了另一边。

长孙皇后也是无奈。

现在知道出丑了?当初孙义奉命给你送银两的时候,你就不能先等人家把话讲完了再看究竟是什么事......这对父子,当真是就不能让本宫过个省心的年。

待长孙皇后整理好,李世民看都不看几个糟心的儿子一眼。

再次冷哼一声。

牵着皇后的手便朝着太极殿的方向走去。

在他们身后,李承乾这个太子率先跟上,其后其余的王爷们纷纷憋着笑跟上队伍。

“皇兄,你是这个......”

李泰小声说着,冲太子李承乾竖了个大拇指。

这些天尽管他一直都在城外的空军基地,忙活组建天工司的事情,但关于这些天自家皇兄和皇帝老爹的文斗,可也是时刻关注的。

不论是最开始的那篇,将满朝文武钓成翘嘴的《江山宫赋》,亦或者皇帝老爹回来之后,贴脸开大般的讥讽诗词。

都让李泰他们这些弟弟们,刮目相看。

眼下皇帝老爹那副“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过”的憋屈模样,试问谁看了不得说一声爽?

几个弟弟们闻言,也是纷纷崇拜的冲着兄长李承乾竖起大拇指。

然而。

此刻走在最前面的李世民,却是咬牙切齿。

“这帮逆子......”

他耳力极好,几个人尽管都刻意的压制了声音,但那动静在他听来,却和趴在他耳边说,没什么区别。

“哼!”

一声更加冰冷的冷哼,自贞观皇帝陛下的口中发出。

长孙皇后回头,没好气的瞪了一眼几个拱火的皇子们,这下众人们才纷纷老实。

当他们自太极殿后殿进入厅前,文武百官,各国藩邦使臣早已经恭敬等候在了这里。

今日乃是元日大朝会,经过盛大装点的太极殿倒是早早的多出了几分新气象的意思,百官们在纷纷拜礼后,低头的功夫,却是纷纷目光朝着台上一侧太子李承乾的方向看去。

李世民:“.......”

朕还在这儿呢!

他深吸一口气,不断的安慰自己“从成都府回来的路上,不就已经想到会是这么个境地了吗?不必在意,不必在意......”

他故作威严的宣布朝会开始。

顿时,满朝文武从六部官员开始,便纷纷出列奏报贞观六年这过去的一整年里,他们所在的部门都完成了哪些重大的工作,达成了大多的成绩......

刑部尚书李道宗率先开口。

“启禀陛下,贞观六年刑部按照太子殿下及监国晋王殿下之命,清明刑狱,正典匡法,共处置全国各地不法品级官员大小共计3600余人。”

“重启对关内道、河东道及河北道三道陈年旧案审理共计七千余,截止目前已完成五千三百件旧案审理。”

“并且于六月,完成了对帝国大学法学院的独立,成立长安律法大学,目前已完成第一年的招生,各项教学正常.......”

李道宗言罢,目光还小心的看向此刻老神在在的站在皇帝身侧的太子。

李世民:“.......”

这个李道宗!

这个皇位是真的一天都不想坐了,你们要不谁牵个头,干脆让朕禅位不好吗?

这样耗着,大家都尴尬不是?

李世民强忍住这份吐槽的冲动,微笑着对李道宗满意的点点头。

“不错,律法刑罚之事当按部就班,但新政各项推动迅速,不想让一颗老鼠屎坏了我大唐新政这一锅好汤,刑部就还需上下勉励。”

李道宗恭敬应了一声,缓缓退回队列之中。

紧接着。

户部封德彝红光满面,再次汇报了贞观六年人口统计的结果。

大殿靠后的位置,为数不多几个能够进入这里的番邦国家使臣,听着那可怕的人口数量,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不过,紧接着当封德彝汇报了如今大唐粮食的储备量,以及镇北道、河北道等地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后,便是李世民都不觉得有什么了。

不就是孩子多点吗?

难过也就最近这几年难过,大不了再苦一苦周边的小国。

多抓一些奴隶干活儿,总能挺过这段苦日子的.......

噶尔东赞脸上带着笑意,大唐需要更多的奴隶和粮食,那么吐蕃的地位也就可以跟着水涨船高一些,加上如今他们已经稳固占据了戒日王朝的一大片土地。

只要用心经营,并不是没有机会复兴的......

不过,像是戒日王朝,以及东南亚方面的一众小国可就难受了。

大唐完全就是把他们当成了产粮地和奴隶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