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两天,盛达化肥厂的朱顺丰来到了狮子山。他是受春妮邀约而来,特地来品尝她的新菜竹荪肝膏汤。

说起肝膏汤,有些爱吃川菜的老饕肯定听说过。肝膏汤又名一品肝膏汤,以汤鲜肝嫩出名,是一道不辣的汤品。后来人们又在肝膏汤的基础上,加入竹荪,或是鸽子蛋等,让其形其色更加多样化,也更受大众欢迎。

春妮今天要做的就是后世已是国宴菜品的竹荪肝膏汤。

竹荪肝膏汤,必须要有高汤。这高汤跟开水白菜的高汤相似,都是以鸡、鸭、肘子为底,再加上咸香的火腿,小火炖煮两个小时。

“秋果,你来帮我把这块猪瘦肉剁碎。”春妮直接指使秋果干活。她也老大不小了,等她毕业肯定就要结婚的。毕竟王然岁数不小了。结了婚做饭这活儿肯定要有人做,不是她就是他。现在学着做菜也没坏处。

秋果提着刀,不知道打哪儿下手。

春妮只得教,“先切成片,再切丝,再剁。”这是春妮自己的办法,这样剁起来更容易。

秋果跃跃欲试,开干。

何宴宁睁着大眼睛看着春妮,好似在说:“还有我,还有我。”

春妮抿嘴一笑,也不厚此薄彼,递给了她一大块五花肉道:“你把这块肉上的猪毛拔了,然后放在大锅里煮。中午用来炒回锅肉。”

回锅肉是狮子山这边待客首选。

春妮自己则开始捶打猪肝。其实,这肝膏汤用猪肝或者鸡肝都是可以的。但为了方便,春妮就用了猪肝。这捶打猪肝可是个技术活,必须把猪肝里面的筋膜全都捶打出来。这就必须要慢工出细活。

家里人,楚家老两口带着楚辞在院子里撒欢。马嫂子则在井边洗衣服。何嫂子对做菜很感兴趣,就留在了厨房。她见春妮捶打猪肝捶打得十分仔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生怕错过一个细微的步骤。

等把猪肝上的筋膜都清理干净了,春妮就放了盐、葱姜、黄酒腌制。

“腌半个小时吧!去腥。”春妮看了眼手表,又去处理鸡胸肉。她把鸡胸肉捶打成肉泥,踢出筋膜后,又混了些许猪板肉泥,加入盐、鸡蛋清、豆粉,搅拌成泥。

她拿出早就泡好的竹荪,小心翼翼地煎成蝴蝶状。

秋果剁肉的间隙瞟了一眼,夸道:“姐,你剪得真好,真像一只猪。”

春妮:……她要怎么解释,她剪的是蝴蝶来着。

春妮不死心,剪了好几回,才有了蝴蝶的形状。

秋果知道说错了话,拍错了马屁,暂时闭了嘴。何宴宁捂嘴偷乐。

春妮把刚刚做好的鸡肉泥也就是鸡糁小心翼翼平铺在竹荪上,又把煮好的虾尾铺在上面,点缀上了虾须。嗯,漂亮。她不由得点了点头。

“真像一只展翅高飞的蝴蝶。这么好看,我都不忍吃了。”何宴宁中肯地道。

“姐,你可真厉害。”秋果放下菜单前来围观。她不由揉了揉肉,剁肉怎么这么累啊!

何嫂子眼睛也亮晶晶的,一脸崇拜地看着春妮。

春妮嘴角上扬,假假谦道:“哪里哪里,好看不管用,好吃才行。”

她把做好的竹荪蝴蝶放在蒸格上,吩咐何嫂子。“麻烦嫂子烧火。”

猪肝腌制好了,她把猪肝里的葱姜挑出来,又拿起菜刀开始剁,等到猪肝成泥,没有大的颗粒就好了。

春妮在猪肝里加入鸡蛋清、胡椒粉、豆粉,搅拌均匀,又用纱布过滤了一遍,只留下肝汁。她又把肝汁上锅蒸。

而这边秋果剁的肉末也好了,春妮在肉末里加了些水稀释开,就倒进了高汤里。小火慢炖,半开不开,瘦肉浮在了水面上。春妮小心的打捞干净。又加入肉末,如此反复三次,高汤变得清澈透亮。

春妮把一只只竹荪蝴蝶放在肝膏上,碗挨着碗,又在上面浇上高汤。一碗碗竹荪肝膏汤就算大功告成。

肝膏如一块块光滑如玉的石头,落在水中。一只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停在石头上,嬉戏,停靠。

“哇塞,也太美了!”秋果不由夸赞。

“好看!”何嫂子没有别的言语,只能一遍又一遍说着好看。

“汤品似茶非茶,食材似素非素,蝴蝶似蝶非蝶。妙啊妙,巧夺天工,这道菜是我见过的最惊艳漂亮的菜了。”宴宁的夸赞就很有水平了。

春妮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小块猪肝,额,猪肝嫩滑,回味无穷啊!再抿口汤,汤鲜味美。不错不错。

秋果情不自禁吞咽了一口口水,“姐,给我尝尝呗。”

春妮把碗递给了秋果,邀请宴宁跟何嫂子品尝。

请人吃饭,一道汤品肯定是不能够的,她也不知道朱顺丰的喜好,就辣的不辣的各一半。

没成想,这辣的不辣的,只要好吃,朱顺丰都喜欢。他最喜欢的当然还是这道竹荪肝膏汤了。

“菜品清香鲜脆,汤水香滑醇厚,貌似平淡的清水之下,却是惊人的大气鲜美,实在是一种难得的汤品。”他夸着,轻轻喝了一口汤,发出了嗯嗯声,一副陶醉的模样。

“我以前也是吃过这肝膏汤的,只是没有这蝴蝶,看起来没有这么漂亮。但味道还是不错的。”楚老太爷啧啧两声。

“那还是年轻时候在蓉城吃的呢!”楚老太太也不禁回忆起美好时光来。

楚楚和辞辞很捧场,就着这汤吃了满满一碗米饭。

春妮觉得满足不已。厨子的最大满足就是吃客对菜品的满意,具体表现在饭菜一扫光。

吃完饭,春妮就领着朱顺丰去逛村子了!她是喜欢做饭,但对于洗碗还是敬谢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