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宁公主冷笑一声,“你父皇听信谗言,派人抓本宫过来。”

“抓?”

睿王觉得很是不可思议,“姑姑在说笑吧?”

“你看看德庆那副嘴脸,本宫像是在说笑吗?”

睿王看向绷着脸的德公公,再看一看景王和宋时玥。

“有谁能告诉我发生什么事了吗?”

景王拍拍他的肩,“先上金銮殿,回去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其实就是景王都是一头雾水呢,从公主府离开,他就想找机会问宋时玥,但始终没有找到机会。

一路上,宋时玥更是神情严肃,闭口不言,只能是见到皇帝和百官再了解了。

金銮殿上,乔毅和先前的那位苏大人在看到事情已脱离了他们原本的计划后,双双再没有说过话,安静的听着大殿上的议论。

喜公公比景王他们先一步回来,带回来了那位杨主事。

“启禀皇上,奴才去的及时,再晚半步,这位杨主事就要离开京城了。”

景仁帝深深的看了眼匍匐在地的杨主事。

“听闻杨爱卿在除夕夜受了重伤,不在府中静养,计划去哪儿?”

大冷的天,杨主事额头冒着豆大的汗珠,四肢颤抖着,就连说话时都能够让人听出牙齿的磕碰声。

“皇、皇上,臣、臣听说金阁寺的净水大师医术高超,想看看有没有更好的疗伤办法。”

“哦?难道太医院的太医治不了你的伤吗?”

“臣那晚被打断了腿骨,没能接好,是李院正建议微臣前往金阁寺,寻净水大师治疗骨伤的。”

刘文栋问道:“即使如此,杨主事坦然相告便是,为何会恐惧的颤抖?”

“是啊,杨主事又不是第一次这么近的面见天颜,为何这么害怕?”

宋正宜也觉得很奇怪,“莫非……杨主事知道自己被带来金銮殿所为何事,而你心中有鬼?”

“不不不,下官没有,下官只是被喜公公和禁卫军的阵仗吓到了。”

杨主事极力为自己辩解,“皇上,微臣以为,是因为自己久未上衙,被皇上责怪,害怕受到责罚,恐身上的伤会承受不住,才会如此惧怕。”

“杨主事,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你当真是因为伤上加伤,而不是心中有鬼,才会全身颤栗?”

顾玉宸说话间,已站到了杨主事身旁,居高临下的看着他。

“本官担任户部尚书以来,制定了许多户部官员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杨大人可还记得?”

“记得记得。”

“那好,户部规章制度第一条,就是不得贪,你这么害怕,是不是贪墨了银两?”

“尚书大人,下官时刻谨记着规章制度,绝没有做贪赃枉法的事,下官谨记您的教训,户部的人员一定要忠于皇上,忠于大楚,忠于百姓。”

当最后一个字音落下时,杨主事已经不再发抖了,反而神情坦然起来。

他重新梳理了一下思绪,抬起头,恭敬的对景仁帝说道:“皇上,是臣想偏了,真的以为喜公公奉旨带微臣上殿,是因为皇上要责罚微臣数日没有上衙门办差。”

赵老丞相沉下声说道:“杨主事,吾皇一向以仁治国,从未有过胡乱判罚官员之事,你怎么能够冒出这样的想法来?”

“丞相大人说的是,都是下官一时思想偏颇。”

他的话让人不足以相信,可他的神情却比刚来之时平静了许多,坦然了许多。

似乎他真的是一时之间想岔了。

景仁帝示意刘文栋,将记录簿递给他看。

“西境北境的将士,入京状告户部发放假银子,充作军饷,你可知晓?”

马参将和张将军是昨日傍晚入的京,消息灵通的人,昨夜就已经知道了假银子一事。

但这位杨主事却好像完全不知情,他面露诧异。

“用假银子发放军饷?怎么可能?军饷都是从国库走的银子,怎么会有假的?”

刘文栋指了指记录簿上的记录,“杨主事,发现的假银子,正是你当初检验记录的。”

“下官检验的?”

杨主事震惊的瞪大了眼睛,“刘大人,下官虽然官职不高,却在户部待了有二十年之久,专职负责金部出入银的检验,从未有过差池。”

“那你好好看看这记录,再看看这箱子里的银子。”

刘文栋指了指一旁的几口箱子,里面的银块大多被断开,能够明显的看出,中间有色差分层。

“这……这中间是铅吗?”

杨主事震惊的看看顾玉宸,再看看皇帝,见皇帝抬了抬下巴,他大胆的跪爬过去,拿起一块银锭细瞧。

“这上面的编号,确是户部打上去的,可这样的银锭,微臣从未检验过。”

大理寺卿蔡弘闻言,问道:“这记录簿上有你的签名,合该是你打上的编号,你怎么说从未检验过?”

杨主事看向记录簿上的签名,“这签名像是我签的,可下官没有印象检验过这批银子。”

他抓住银锭,再次细瞧,“这银子从外观上看,与普通的官银别无二致,分量若不做比较,也难以察觉,可若真正的检验起来,也是可以验出差别的。”

他抬起头,向景仁帝重重的磕了一个响头,“皇上,微臣的确没有验过这批银子,如果真的检验过,绝不会让它入库的。”

“那这上面明明有你的签名,你又如何辨说?”

“皇上,臣真的不知道此事,臣冤枉,求皇上明察。”

顾玉宸虽然入主户部时间不长,但他御下很有方法,对属下们也是做过详细了解的。

对于杨主事检验真假银子的本事,很是认可。

他最初以为,杨主事是被长宁公主收买了,故意放水,可此刻杨主事的神情告诉他,事情另有蹊跷。

户部左侍郎比顾玉宸待的时间长,对这位杨主事很是熟悉,见他否认了自己的失误,不由的为他说情。

“皇上、诸位大人,微臣与杨主事共事也有十年了,对他的为人还是有所了解的。

因为胆子小,他行事一向谨慎,认真,辨别真假银子的本事,倒是户部数一数二的。

若这些银子真的经过他的手,绝不会被漏掉的,请皇上与诸位大人明察。”

户部其余几人,也纷纷上前,表示相信杨主事的人品。

顾玉宸提醒杨主事,“你再仔细瞧瞧,这上面的签名和日期,可有想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