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贞观攻略 > 七百二十六 崛起(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实在的,李二陛下真没对苏宁此次前去岭南抱过什么太大的希望,虽然苏宁一次都没有让自己失望过,但是有些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办成的,在李二陛下看来苏宁只要可以让岭南安稳下来,让海运继续开展,那就是大功一件了,所以当李二陛下接到了苏宁的请示文书的时候才无所谓的批准了,想看看苏宁究竟可以办到哪一步。

但是当那庞大的数字真正的展现在面前的时候,李二陛下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惊喜,原本根本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而且还在暗中下令自己的智囊团思考如何应对均田制缺陷,结果却在这个时候收到了这样一份意外的大喜。

岭南之地人口不多,但是适合耕种的土地很多,没有开发的也是一大堆,还有很多的树林和大山,此次苏宁专门购买的就是那些已经有人购买并且多少开发了一点儿的土地,一下子就收购了一万多顷的土地,其中还有一千多顷江南的土地,基本上岭南有名有姓的大地主在江南的无法开发的土地都被当作报酬打包卖给了朝廷,还有快两万人的佃户被卖给朝廷。

这些大地主是真的有钱,尤其是冯盎,贞观五年他来朝,贞观六年立下大功,李二陛下直接就赏赐了他奴婢万人,他缺人吗?其实苏宁在了解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也真切地体会到大唐的人口之所以缺乏,那还就真有这些佃户和部曲的人数没有算在民户里面的原因,佃户和部曲,私人的奴仆,那数量何止数十万?估计百万都有。

这是非常巨大的潜在人口,但是想要将这些潜在人口转化为实际的民户。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一次趁着东风也才收回了两万人,差不多七千户的户数。但是整个岭南剩下的部曲和佃户的数量,绝对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不过这只是第一阶段的第一次试点,可以取得这样的成果,苏宁已经非常满意了。

同样满意的还有李二陛下,对于这样的成果,李二陛下几乎是没有想到的,岭南可以这样,那么江南呢?苏宁提出的自治县的策略,让那些经常作乱的夷族接受约法三章。自己治理自己,遵守法律,发誓不背叛,按时缴纳足够的赋税,虽然不知道成果会如何,但是一旦成功的话,几乎可以说南部边疆就会这样安定下来,并且可以为今后的征服战争提供一个特殊的思路。

一切,都要看后效如何,李二陛下很快就冷静下来了。这只是刚刚开始,究竟会如何,还要看苏宁究竟如何经营。于是李二陛下再一次确定了苏宁的全权代表之权以后,就下达召令给民部,开始准备钱财货物,运往岭南准备兑现朝廷的赎买承诺,这个承诺完成之后,朝廷的信誉就会确定起来。

在此之后,就是江南了,和江南那些动辄良田万顷的大地主们商量商量购买良田的事情,而且还不要着急。要让那些人自己着急,关中看不到。岭南离你们够近了吧?去看看,去看看吧。但是你们可别想得到这些种子,也别想得到那些农具,一南一北两面夹击,就不信你们这些混蛋不着急。

只要他们一着急,那么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只要把主动权掌握住了,那么一切就都好说了,可以尽情的坐地起价,岭南人只用他们土地的数十分之一就可以得到的,你们这些混蛋非要十分之一以上才可以得到不可,否则,就活生生困死你们,朝廷的手段多的是,岭南已经不是你们的同盟了,现在,关中才是他们的盟友。

李二陛下这边在长安城展开大动作,苏宁那儿也在展开大动作,在朝廷的公务办完了之后,苏宁也开始给自己谋取一些好处了,当然这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早就开始办理的,苏宁是打算在岭南之地建立一个超级大的甘蔗庄园,然后在这里建设一个全大唐最大的糖制作工坊,就在岭南扎根,带动岭南的经济发展,把糖制作工业打造成岭南的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支柱性产业。

苏宁在岭南有甘蔗庄园并且掌握着大唐的制糖工业这件事情不是秘密了,冯盎就特别喜欢,苏家的白糖冰糖和果糖都是大唐最富盛名的奢侈食品,价格死贵,在大唐吃得起的人也是非常之少,这里面的利润有多大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如果在岭南办理这个工坊的话,就地生产就地贩卖,那利润会呈几何指数的增长,因为以往都是直接把甘蔗运往长安,不在本地生产的。

不过苏宁既然提出了要在岭南办一个大型甘蔗庄园,然后在本地设立一个全大唐最大的糖制作工坊,那么几乎每一个岭南的大人物都嗅到了其中无法掩藏的肥油的气味——这几乎就是一本万利啊!

有好处的事情大家都想参上一脚,苏宁此来一点儿钱都没带,也并没有自己付钱建设甘蔗庄园的想法,肯定就是就地取材,就地筹钱,就地雇佣工作人员,当然了,最核心的制糖工艺不能外泄,制糖的最核心的技术和过程都要有自己从长安城带来的苏府技师负责,岭南人是不可以参与其中的。

除此之外,苏宁不介意分出一份利润给岭南的一个大人物,然后换取他对于制糖工艺的保护,由他负责驱逐所有的苍蝇,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这种事情,交给地头蛇去办,也好趁机挑拨一下这些地头蛇们的关系,为朝廷掌握岭南的权力做出一些准备。

这个选择肯定就是冯盎了,冯盎是岭南最具权力的人物,岭南共主,朝廷就算派一个岭南总督过来,要是没有冯盎的点头和支持,那也是寸步难行的,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冯盎在岭南的威信和冯家五代经营岭南的优势太大了一些。

不过正如同丘吉尔说过的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任何事情上。牵扯面越大,那么感情因素就影响越小。利益因素就越大,两个人之间的兄弟情感可以胜过一切,哪怕是性命,为了自己对兄弟的承诺付出性命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如果是团体、组织乃至于国家,这种事情就不会存在。

事情越大,就越不能靠感情来对待。

冯家在岭南如今的地位需要动一动,苏宁没打算把冯家废掉。并且也相信李二陛下也不会想要把冯家废掉,冯家还存在着就是朝廷尊重岭南人自主权利的一个信号,冯家存在了五代人了,继续存在下去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他们存在的意义至少也要和英国王室一个等级才可以,到了那个等级,存在多久都没人管你。

换言之,拿权力换财富和传承,走到最后,苏宁希望冯盎可以做出一个合理的选择。

所以如今。就要让冯盎自己一步一步走到这个圈子里面,而且自己的选择也非常合理,合理的让人挑不出毛病。冯盎是岭南最具有权力的人,而他的家族也是岭南第一家族,拥有崇高的声望,自己要在岭南办理一个全大唐最大的大庄园,肯定少不了冯盎的协助,然后封他一点儿利益让他出力,这是最合理的方式,如果不这么做,苏宁才要当心冯盎会不会暗地里面使绊子。

不过审计司和市舶司完全长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些人若要出海就必须要得到审计司和市舶司的同意,如果没有报备。那么海军是绝对不会放行的,李大亮已经和苏宁打好招呼了。会派遣舰船在南海四处晃悠,看到有船只就有权力要求他们停下来接受审查,出示审计司和市舶司的双重允许,如果没有的话,会很糟糕。

和这些人打交道,切不可心慈手软。

果不其然,苏宁找到冯盎的时候,冯盎相当高兴,当场就拍了胸脯说把这个事情包在他身上,然后立刻就带着苏宁在冯家的土地上寻找适合做甘蔗庄园的地方,苏宁原先就有一个甘蔗庄园,那个甘蔗庄园虽然小,但是苏宁打算把那里当作是制作白糖的重要场所,而冯家的甘蔗庄园则是单纯的种植甘蔗的场所。

冯盎没问什么,苏宁一句分出一成利润以感谢冯公相助之恩就把冯盎打发了,至于为什么不在多要一点儿,冯盎自己也明白,最开始的时候,苏宁是和李孝恭一起合伙做这笔生意的,李孝恭有四成利润,苏宁掌握六成,如今苏宁大方的让了一成利润给冯盎,冯盎就已经很知足了,李孝恭是一个硬实的人物,苏宁知道如何利用别人来保护自己,冯盎不敢多要。

李孝恭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任务,河间郡王,一个王爵头衔就足以和自己分庭抗礼,更别说李二陛下的皇族在背后的撑腰,这些利润分成绝对不会那么简单,冯盎知道,一成利润已经是自己这个岭南人的最高所得了,再高一点儿,估计苏宁不说,他身后的皇族就要开口了,这小子……

冯盎突然发现,这小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结交了一大批自己动不得的实权人物了,而且他自己也是一个实权人物,牢牢把住了纵横部的一个权力职位,把握着海上生命线,而且通过各种商业利益把一大群实权人物和名望人物和自己绑在一起,要想和苏宁做对,那就意味着要和他的利益团体的人作对。

苏宁聪明就聪明在没有指望会有什么大人物会因为单纯的感情而舍命相助自己,除了李靖和李孝恭还有秦琼,苏宁并不相信其他的大人物,不管是程咬金也好李世绩也好尉迟恭也好,他们都不是会为自己出头的人,但是有了利益牵扯就不一样了,苏家的利益牵扯面很广,在苏家的根基不够深厚的时期,只能织一张网,和其他家族缠在一起,想要把苏家拔起来,就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的家族。

为了自身利益,人可以做出任何事情,冯盎现在就相信,如果有人要打甘蔗的利益,那么自己会毫不犹豫的下手对付他,为了自己那一成的利润,那一成的利润看起来不多,其实真的放到全国来说,那会是一笔非常丰厚的利润,大家都会吃糖,都喜欢吃糖,都喜欢甜味,所以说这个制糖业绝对不会衰败。

冯盎看得很远,苏宁自然也看得很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