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佟大脚记忆里的极寒天气持续的时间,佟华琼盘算了一番,二十万斤炭火将将够。
既然这炭火是救命的,就不能谁买都卖,更不是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防的就是富人囤货。
炭火优先卖给家境贫寒的普通老百姓,其次还要限购。
本来大家得知聚福的炭价每担只需要三十五文大家还不信,等到看到排在前头的挑着炭出来才相信。
按照前几年的炭价,聚福来属于贵的,但对比郑家十两银子一担,聚福来简直是在做慈善。
大家疯了一样朝里面挤,衙役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大声吆喝聚福来在城里哪些铺子设置了炭火售卖点,大家可以分散购买。
于是后面赶来的人直接去了连衡若的珍珠铺子。
随着有人在连衡若的铺子同样买到了炭火,聚福来的排队就没有那么长了。
佟华琼松了一口气,否则她真怕引发踩踏。
尽管两排衙役在维持着秩序,但架不住人多。
这么冷的天排队买碳,排的时间长了很容易情绪失控,一个不爽真的能把衙役给打了。
郑家。
自从徐枣花和谷瑞年的丑闻曝光,郑家也随之沦为平川县的笑柄。
郑二公子背着爹娘做主放了谷瑞年后惹怒了郑老爷子,郑二公子给郑老爷子保证谷瑞年的存在对郑家会有大作用,郑老爷子还不信,待极寒天气到来后他终于信了。
这几天郑老爷子全然不受极寒天气的影响,高兴的眉毛胡子齐抖动。
极寒天气就是老天给他们郑家开的天眼。
本来郑二公子是背着亲爹模仿亲爹的笔迹写信通知各个铺子的掌柜把银子全部用来囤炭,郑老爷子得知后家里的银子差不多掏干了,若不是万柳书院的院长拦着他就要把逆子给打死了。
结果极寒天气果然如期而至。
郑老爷子看着纷飞的鹅毛大雪,只希望天气可以越来越冷,越来越冷。
本来他将炭火定为一两银子一担,有人买;定为二两银子一担,有人买;定为三两银子一担,还是有人买;一直定到五两银子一担,只有零星的人来买,并且赠送他郑喝血的恶名。
他气的骂顾客不长眼,别说平川没有炭,整个宁城都没有炭,所有的炭都被他家小儿子囤了。他现在愿意将炭拿出来卖,是他有良心,不忍心看着大家伙受冻。
既然大家不领情,让伙计干脆定为十两银子一担。
爱买不买,就这个价。
商人是干嘛的,商人就是用来赚钱的。
有钱不赚才是王八蛋。
他就不相信骨血造就的人,真有钢铁意志一般能抗住极寒天气,五两银子不买,十两银子不买,看你们能撑多久?
“爹,您信我,哪怕我念书比不上万柳书院其他的学子,我也能平步青云。”从宁城赶来的郑二公子看着郑老爷子笑开花的脸,趁机说道,“爹以后可千万别拿我当孩子看。”
郑二公子攀上了五皇子母家的人,就等着炭火大赚一笔,从中抽取一部分银子投资五皇子。
郑老爷子对左右称赞了一番小儿子,对小儿子笑呵呵的说道:“以后家里再做什么事情,你来拿主意。”
一边美滋滋的在心里盘算这波过去能赚多少钱。
小儿子有几分他年轻时的狠辣,将宁城所有的炭都囤积了,不仅在平川大赚一笔,此时宁城的高价炭火也是他们郑家的。
今年冬天过后,他们郑家将一跃成为平川首富。
到时候也打造两条大船,学宁城陆家出海,缔造郑家的票号和商业帝国。
郑家铺子的伙计坐在铺子里,冷眼看着从自家铺子门口路过的人。
十两银子不买,等到十五两就后悔吧。
爱买不买,反正别地也没有卖的,最后不也回到郑家铺子。
可是很快郑家伙计就觉得不对劲,人怎么呼啦啦跑光了。
顶着寒风不要命的朝哪里跑?
郑家伙计虽然觉得不对劲也不以为意。
一夜之间,郑家各大炭火铺子再也没有顾客光顾,伙计还以为十两一担的价格把大家伙都吓跑了,还做着过不了多久全城就会哭着求爷爷告奶奶的奉上银子。
“买一担炭。”
一位大汉走进郑家铺子,递给伙计三十五文钱。
伙计以为这大汉是来逗乐子的。
“大哥,你打发叫花子呐?咱家炭十两银子一担,你是不是走错门了?”
大汉不解的说道:“不是说炭火三十五文一担,但一家最多可以买两担吗?”
大汉是今年刚来平川对平川各大商铺不甚了解,他在家里正冷的发抖呢,隔壁大娘告诉他聚福来的佟掌柜在卖炭,而且把炭分给了好几个铺子分散卖,让他不要去聚福来排队,去连二小姐的铺子买炭是一样的价格。
他看到郑家铺子堆着炭火,以为是连二小姐的铺子就走了进来。
一听是十两银子吓坏了。
“去去去,你听谁说的三十五文一担。你也不看看今年是个什么行情,你难不成被冻的脑子坏了,还以为是去年呢。”伙计一边说一边将大汉搡到外头。
大汉恼怒道:“十两银子一担炭,你这是喝血不成。”
这时候路上有挑着炭的人路过停下,搓着手对大汉说道:“兄弟,你走错铺子了,这是郑喝血家的铺子,你应该去聚福来,现在排队的人少。”
大汉撒腿就跑。
郑家伙计不屑的说道:“聚福来?那佟寡妇也卖炭?别开玩笑了,整个宁城的炭都在我们郑家堆着,佟寡妇哪里来的炭火?”
挑炭的中年大叔将炭火重新担起,讽刺道:“你们郑家厉害,十两银子一担炭卖不出去,可不就在家里堆着。”
说完挑起担子走的飞快,心里咒骂郑家的炭最好烂在家里才好。
郑家伙计最初不信,看着街上不少人挑着炭朝家里走去,心里莫名其妙发了慌。
“你们的炭在哪里买的?”伙计忍不住朝街上问道。
“在聚福来买的。怎地?离了你们郑家,咱们就冻死了不成?”
“还是佟寡妇厚道,一担炭三十五文,怪不得聚福来生意那么好呢。”
“这奸商啊总归不会得意太久,你们郑家的炭最好留着自己烧。”
大家故意担着炭从郑家铺子路过,听到郑家伙计问话,不介意阴阳回怼。
看到郑家伙计越来越难看的脸色,大家都觉得空气里有了一丝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