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文贼 > 第332章 对比一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要说寒蝉国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一定没有人能说明白。但要说缺点,村口情报局的资深情报员们能说一箩筐出来。

例如假装很努力,例如爱使盘外招,爱耍小聪明等等。

要是这些缺点也可以理解,为了胜利不择手段也是一种品质。只是他们玩这些总是弄得虎头蛇尾。

例如在某次世界杯上,用重金加威胁买通了裁判,结果,知道裁判被买通的球员就踢起球来就开始肆无忌惮。

好家伙,就差拿着短刀木棍冲锋枪上场了。

这次也不例外,明知道自己的盘外招失败,及时收手也就算了,居然还想着阴李云一把。

丧家之犬只顾着逃命就好了,非要在逃命的过程中整些没用的事情引起别人的愤恨。

幕后的程序员按照寒蝉国领导的指示,将李云那少一字的诗词原封不动地传到了主机上,并开始了打印程序。

而刚好在这个时候,李云的平板电脑已经刚好开机,然后李云连开机画面都没有看清,这个环节就交流结束。

工作人员有礼貌地朝李云点头示意,微笑着离开了交流区。那表情,怎么看怎么欠揍。

“好,我们最后一位交流队员,华夏国的李云先生已经将作品提交,下面,请我们的工作人员将作品打乱后,交给专家团点评。”

节目的主持人声音平淡地宣布,不过在宣布的时候,特意点名了华夏李云,还强调了一下最后一位这三个字。

这种做法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却很寒蝉国。你不反对就这么过去,你要是反对,他们马上道歉,但在事后反而会嘲笑你玻璃心。

很快,现场的工作人员将所有作品都印在纸上,并呈交给主席台上的各位专家。

一百多份作品,由十位来自各国的专家进行评判,最后还要将结果进行展示。

这些个专家实际上也是各个国家比较权威的存在,诗词的好坏,基本上也能一眼看得出来。

寒蝉国由于是东道主的原因,专家团有四个人,华夏国和大和国各两人,其它两个小国家一国一人。

四个寒蝉国的专家阅卷很快,只要见到是寒蝉国的作品就点点头,然后给一个极高的分数。

至于不记名在这一环节显然用处不明显,因为本国人不可能描述外国的景色,根据这些景色就可以判断出作者是哪个国家的人。

遇到本国就打高分,遇到外国的就给个中上等评分,要是差一些,直接就给个最低分。让这最低分,拉低所属国家的总体评分。

很快,其中一名寒蝉国专家就看到了李云的作品,当下心里一动,虽然华夏国有数十首作品,但他还是一眼就看出这个作品属于李云。不为别的,因为耳返中早就有人通知了他。

心里高兴,脸上却表现出十分不悦的神色,狠狠地在作品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零”后,一脸讨厌地将作品扔给下一家。

下一家也是寒蝉国的专家,这位有严重的表演型倾向,看起来在十分努力地读着作品,挖掘着作品里好的地方,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个作品的样子。实际上,只是眼睛在转,作品上的一个字都没看到心里。

装了十几秒钟后,这才无奈地叹口气,在作品的顶端也画了一个“零”

轮到大和国的专家时,他们本着有字就有分的原则,给了二分,到华夏国专家时,一眼就看出这是华夏成员所作,就准备好好看看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玄机,结果,早就憋着坏的寒蝉国专家就开始了揶揄。

“杨先生,这很明显是你们华夏成员所作,您好好看看,为了成员考虑,我建议您给打个高分。这样成员的脸上也好看一些。”

杨怀古冷冷地打量了那名说话的专家,不屑地回道:“那你刚才为什么不给打个高分呢?是你没看出来这首诗的精彩?”

那寒蝉国人同样不屑地一笑,“这首诗写的就是狗屎,或者根本就不能算作一个作品,我不能欺骗我的文学素养。”

“这逼让他装的,都特么装圆了。”

孔约在一边吐槽。

杨怀古却没有理会,而是大约猜出来作者极有可能是李云。于是也不再他看,他相信李云,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二话不说,直接在作品的顶端写下了“十”分的成绩。

孔约也是如此,见杨怀古打了满分,看都没看,上前也给打了个“十”分的满分。

一个小时后,所有的评审都已经完毕,通过电脑主机核对,大屏幕上一百部作品展列其上。

第一名,寒蝉国新生代作家,朴永昌,作品名字《汉江秋》作品总分60分,第二名寒蝉国艺术家协会会员,年轻学者金铭一,作品《汉江月》

第三名,寒蝉国大学学生,作品《游汉江》

第四名终于不是寒蝉国人了,而是大和国宫前茂生。作品是《富士山下》。

前十里面,寒蝉国占了七个席位,大和国占了两个席位,华夏国占了一个席位。

华夏国的这位,是一个胖乎乎的男生,华青大学文学系的学生,总分54。

最后一名,华夏国李云,作品《凉州词》

这一环节,寒蝉国大获全胜。

接下来就要进入第三环节的第二个阶段,专家出题考试环节。

结果,主持人刚要宣布,却被台下的一道声音打断“对此次点评结果,我不认同。”

所有人都寻声望去,只见李云手拿话筒站起身来,直直地对着主席台方向,再次重申了一下自己的观点。

“这位成员你好,以上这些诗词我们专家团已经审完,相关评分因素,我们会在交流会结束后,连夜写点评词,有不明白的看点评词就好了,请不要打扰大家,不要影响会议进度。”

“既然你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专家,你拍着良心说,你真的看懂了我的作品吗?”

“你的作品是给专家看,最终也是要面向所有百姓的,既要我们能看懂,也要让百姓们看懂才行,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是一定要务实才行。”

寒蝉国专家装作不认识李云,一本正经地在那里偷换概念,绑架他人认知。

不过,这些说法,显然对李云没有作用。开玩笑,在记忆里,能写进教科书里诗句会狗屁不通?

“这位专家,既然你这么说,就请你现在,当着所有人的面把我的这首诗点评一下。并且与第一名的朴永昌先生对比一下,给在家一个公平的交流环境,不要急着开始下一环节。”

李云的态度十分强硬,这些寒蝉国小西巴属驴又属狗,又犟又贱。

见李云这么要求,寒蝉国的专家不怒反喜,这么好的一个让华夏国丢脸的机会不用白不用。

当下,便点头同意了李云的要求,指挥工作人员将朴永昌和李云的作品前置放大。

“先不放朴永昌的作品,单说李云先生你的作品,你说这是诗,他却没有诗的格律,说他是词,可却没有一曲词牌名与其符合。请问,这么一种狗屎垃圾,你凭什么敢让我们给你评个高分?”

这西巴专家说得大义凛然,有一种我给了你面子,是你不珍惜的既视感。怎是一个爽字了得。

“如果你这点水平都能登台,我劝你赶紧回家,免得贻笑大方。”

说完,李云指着自己的作品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需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一首诗吟罢,李云微笑地看向主席台,而台上的寒蝉国专家也微笑地看着李云。两方人马的眼睛里透着一决死战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