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伤一切顺利,楚小木回到客舍时已近下午酉时。
刚回到自己房间,便有人过来敲门。开门一看,正是静兰。
静兰看起来有些兴奋,说道:“小木哥,李中军过来了。”
楚小木也是十分高兴,赶忙问道:“李中军在哪,快带我去见他。”
静兰说道:“他正在房中等你过去。”
楚小木问起还有小莹去了哪里,静兰说她今天在外面玩儿了一天,有些疲累,因此早早地上床休息了。
楚小木慌忙将身上的衣裳一顿整饬,来到碧城中敬军李骍所在的客房。他带着几名近卫刚进金阳城南门便与静兰、小莹二女撞见,得知楚小木和她们住在这个客舍,便也在这里要了一间房。
李骍是楚小木在碧城认识的第一个人,又得他在中敬大营的照顾,因此对他颇有好感。这时在他乡再见,更觉得十分亲切。
李骍见了楚小木进来,也是起身相迎。楚小木毕竟也是由大将军亲封的南定军中军。
三人坐定后,李骍说起楚小木和静兰在金阳城买了几大船粮食送回碧城,解了碧城军的大困局,对二人颇为赞赏,直说碧城能得楚小木不远万里过来,是碧城军之幸,是碧城百姓之幸。
楚小木脸上一红,说道:“李中军这话可折煞我了,我未立寸功稀里糊涂做了南定军的中军,若再不为碧城做些事,怎对得起大将军和周中军的期望。”
静兰听他提起父亲,不禁鼻子一酸,低下了头去。
李骍自然也看出来了,便哈哈一笑,说道:“说得不错,我听说你初接大将军令做南定中军时,王孤、杨遂几个都很不服气,背地里说大将军是徇私情才让你当的中军。直到你将几大船军粮运到我军大营,这几个家伙才终于不说你的坏话话了。”
楚小木又问起碧城的情况。
李骍说碧城眼下还算安定,北成、西义、中敬三支大军一万二千余人马沿昆河西岸布防,但凡发现东岸过来船只便率军将其击沉,赤兵早就不敢轻易过河来了。
楚小木问赤兵是否在打造战船。
李骍说这个倒不是太清楚,碧城南侧有一处河湾,水面平缓宽阔,几个月来都被赤兵用乱七八糟的东西围了起来,我方兵士不敢靠得太近,因此不知他们是不是在里面打造战船。
不过也不必要太担心,大型战船工造复杂,赤沙国鲜有打造船只的工匠,即便有那么几个,要造出可以渡河作战的大船,不知要等到什么年月去了。
反倒是碧城军这边,在大将军的安排下正在改造加固战船,以寻找机会渡河反击,夺回碧城。按照目前的进度,估摸着半年后便可成形了。
楚小木皱眉说道:“改造加固战船是没错的。照我看来,寻找机会渡河反击是不是太急了些?我军虽然能借舟楫之利渡河,但想在岸上打败赤兵,半年内只怕还不太可能。”
李骍叹了口气,说道:“我和静兰师父黄天相也是这般想法,奈何大将军不听。”
静兰听李骍说起了师父,忙问道:“四叔,我师父他老人家可好?”
李骍说道:“黄天相身体还算硬朗,不过他这几个月来为了碧城的事出谋划策,劳心劳力,似乎又憔悴了些。对了静兰,他让我给你带句话。”
静兰说道:“四叔请说。”
李骍说道:“黄天相让你于七城大会结束后务必回碧城,他找你有要事。”
静兰显得有些紧张,问道:“什么要事?”
李骍笑了笑,说道:“既然是要事,黄天相可不会跟我说。到时候你随我一起回碧城,路上也有个照应。”
静兰看了一眼楚小木,点了点头。
李骍问起二人是如何筹了那么多粮食并能安全送回碧城的。
楚小木也不隐瞒,将现在金阳城唯一的将军曾与自己一起在焦山为奴,并且一起反叛起事,是极要好的兄弟一事说了。
李骍点了点头,说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认识认识这个玄将军,并代大将军向他道谢。
楚小木心说玄英性子极静,平常连话都不愿多说一句,只怕不会见你们这些并不相识的外城客人。
三人又谈起即将到来的七城大会。
在订立苍木国誓盟书时碧城尚未建城,但碧城在碧野大将军的治理下,早已成了苍木国一个不可忽视的大城,尤其是碧城骑兵,可说是四国闻名,金璃儿自然也给碧野大将军送去了请函。
碧城距离金阳城较近,仅仅比安风城远了约莫两百里,大将军在六日前便收到了快马送过去的大会请函。碧野大将军本想亲自过来的,还是担心赤沙国灵王或是厉害的灵将偷偷过河伤人,与几大中军商量了一顿饭的工夫,便决定派遣中敬军的中军李骍前来参会。
碧城与玉驼城最为交好,据说他们派来的是城主鹿邻昂的女儿鹿邻南歌,她从玉驼城出发,过斜花关后穿过青原,再过金阳城的沉木关,大概会晚一两天到达。
静兰早就听说过鹿邻南歌其人,据说她本想跟着冉青灯学习灵术,但是冉青灯性情怪异,并不肯收她做弟子。
李骍点了点头,说道:“东忠军数次将东进的赤兵打退,鹿邻南歌帮了不小的忙。据说她的灵力跟我们东忠军小将余阿其的灵力正好契合,才能将灵王炎爪的兄弟炎重都给打败了。”
楚小木问道:“什么灵力契合?”
李骍笑道:“这是灵力灵术上的事,我也不懂,你倒是可以问问黄天相的得意弟子。”说罢看向静兰。
静兰脸上一红,说道:“什么‘得意弟子’,四叔你就会笑话我。”
李骍正色说道:“听说大将军狂态发作之时,若不是你及时赶到和小木联手使出灵力将他安定下来,只怕碧城军已遭大厄。有人说这便是你和小木的灵力契合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