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您先坐下,慢慢听我讲。”
张文彻对母亲很有耐心,他将对方扶到石凳旁边,请其坐下,随后才缓缓开口:
“娘,儿子如今不是您想象的那般不济,我现下的实力,不敢说就一定能解决南家,为您报仇,不过,哪怕收拾不了对方,全身而退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一旁的聂玉也插嘴帮他说话:
“是啊,刚才那个老头对您儿子什么态度,您没见到吗?没实力,他会态度如此和善?”
这话好使,梦娇儿回忆起了刚才三叔的态度,在自己儿子面前,总给人一种敢怒不敢言的印象。
她赶紧抬头,仔细去查看儿子的修为,然而,却是根本无法参透,身为梦家曾经的天才,不到二十岁的她,修为就已经臻至金丹境了,可由于离了爱人,见不到孩子,孤苦伶仃被困家主二十年,在修炼上早就没有了欲望,这么些年来,几乎止步不前,到如今,修为也不过金丹境三阶的她,自然看不透张文彻的实力。
“儿子,跟娘说说,你如今是金丹境几阶了?”
知道儿子的修为不俗,梦娇儿心绪激动,张文彻的年纪她记得清楚,不过二十岁,这般年纪,修为已经超过了自己,其天赋是在自己之上啊。
听到娘亲的询问,张文彻抿嘴轻笑着回道:
“娘,我如今的修为不是金丹境。”
此话一出,梦娇儿明显有些失望,可旋即又露出颇为诧异的神情:
“那为何娘亲我看不清你的修为?”
大概是想到什么,她紧跟着自言自语道:
“看来,你身上是有遮掩修为的法宝。”
“娘,我如今的修为已经到了元婴境界,不然,我如何敢独闯梦家来寻你?”
见母亲会错了意,张文彻轻叹一声,直接将修为告诉了对方,他知道,以母亲的阅历和所处的环境,是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会有人在二十岁出头的年纪,突破金丹,进入元婴境的。
果然,听到他的话,梦娇儿整个人愣住了,她以为儿子在跟自己开玩笑,遂伸手轻轻拍打了对方的肩膀一下:
“儿子,莫要跟娘开玩笑,娘是认真的。”
“我也是认真的。”
张文彻表情虽然并不严肃,可一双眼睛里却满是真诚。
与儿子对视了好一会儿,梦娇儿终于确信,对方并没有跟自己开玩笑,她忽然喜极而泣,扑在儿子的怀里再次抽泣起来......
许久之后,哭声渐渐停下来,梦娇儿轻拭着眼角的泪水,在儿子的搀扶下,再次坐到了石凳上,这次她相信了儿子的话,即便战不赢南家,脱身是没有问题,因此,她也下定决心,要跟儿子一起回去。
要回家了,就不得不提自己那个多年未见的男人,母子俩开始唠起了家常:
“你父亲这些年过的怎么样?”
想到二十年来,那个让自己魂牵梦绕的男人,她的脸上闪现出了仅有少女才有的羞涩。
“他过的......还行。”
张文彻本想说父亲过的不错,考虑到母亲被软禁在梦家,遭罪二十年,若是说父亲过的好,有些不合适,遂连忙改口。
“那他如今......成家了吗?”
梦娇儿本来是不敢问这件事的,她害怕听到令人失望的答案,可话赶话间,最终还是没忍住好奇心,犹豫着问出了口。
“没有,父亲心心念念着您,他一直在努力修炼,争取提高自身修为实力,让自己有资格到梦家来,将您接回去。”
张云潭对妻子的真心,天地可鉴,这点就连张文彻都自愧不如。
听说丈夫至今未娶,梦娇儿心中一阵窃喜,虽然当初二人海誓山盟过,可二十年的光阴已过,春花秋月,几经轮转,谁还能保证始终不变?
可自家那个男人却做到了,这点不得不令梦娇儿感动。
见母亲没再说话,眸中含有泪花,却更多是欣喜和思念,张文彻笑了笑,将母亲再度拥入怀中:
“娘,放心,收拾完南家,咱们就回家。”
梦娇儿轻轻拍打着儿子宽阔的脊背,而后才推开他,擦干眼泪,坐直了身子:
“都是有媳妇的人了,也不给娘介绍介绍。”
张文彻一惊,自己这个娘亲心思缜密,怎么能猜的出来自己已经成亲了?
他笑着抬手挠了挠头:
“没想到娘亲如此敏锐,如何能够看得出来我已经成亲?”
没想到,梦娇儿却诧异的看了他一眼,似乎是有些听不懂儿子的话,她缓缓起身,走到了旁边,声音温柔:
“姑娘,叫什么名字啊,你俩成婚多久了”
张文彻:“......”
聂玉:“......”
“伯母......那个......我......不是张公子的媳妇儿......”
一向性子开放,说起话来毫无顾忌的聂玉,此刻却羞红了脸,自己跟着男人来见人家娘亲,说两人没一点关系,估计也没人信......
这下轮到梦娇儿错愕了,她眼睛瞪的大大的,深吸了几口气,勉强回应了对方一个浅浅的微笑,随后转过头看向自家儿子:
“既然成亲了,就别在外面勾三搭四的。”
聂玉这下更尴尬了,自己这是又被人家当成小三了吗?
她急忙出言辩解:
“阿姨,不是您想的那样,我与张公子很清白,如今我们俩......属于合作关系。”
她可不傻,若是告诉对方,自己是为了报恩,主动要伺候人家儿子,估计会被人家看成是心怀不轨,缠着人家儿子的毒妇人。
“娘,聂姑娘熟悉南域,实力也不弱,我们确实是为了合作办点事,才暂时同路的,你放心,儿子还不是那种朝三暮四的人。”
张文彻也不愿在此事上纠缠,便顺着聂玉的解释,附和了几句。
儿子大了,再说,自己从小也没照顾过他,一见面就数落对方并不好,梦娇儿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点了点头,算是接受了两人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