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澈见到赵崇气急败坏的模样,嘴角再次露出一丝丝嘲笑,随后开口说道:
“秦子爵,发明伤口缝合术及心脏复苏术,传至军中于禹国各处兵营之中活人无数,王尚书,本官所言是否属实!。”
刘澈说到这里,目光再次看向了一边的兵部尚书。
众人的目光又齐齐聚集在了其身上,兵部尚书总览全国兵事,对于秦风的功绩他也是佩服不已,此刻先是看了眼刘澈,随后又看了眼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的禹皇。
上前一步朗声说到:
“刘大人所言属实,经我兵部统计,在心脏复苏术及伤口缝合术推广全军之后,我边军仅去年一年伤亡比例减少了七成,通过此法获救官兵人数不下3万,而今年年初至今被救官兵已达5万,这还不包括,这最终决战尚未康复的官兵人数。”
说到这里,兵部尚书更是直接冲着上方的皇帝拱手作揖。一脸郑重的说道:
“陛下,今值干戈扰攘之世,将士乃吾国之根基,国家安宁之所系也 。秦子爵创伤口缝合术与心脏复苏术,大益于军伍。此二术既行,我军战斗力与生存之能得以显着提升。有众多康健之将士,则吾国足以御外侮,守疆土,拓宇开疆。臣以为仅此一功,国公足以。”
话音刚刚落下,兵马司都尉陈犁也立刻站了出来。
“陛下,臣赞同王尚书之言,秦子爵此举于吾禹国,乃稳军心之重器也。昔日疆场之上,将士负伤后,常因救治未及,而命殒黄泉。此景令众将士畏战之心渐生,于战事极为不利 。
今秦子爵创伤口缝合术与心脏复苏术,此二术行于军中,将士于战场之上便多了生机。纵身负重伤,亦有可救之望。故而军心大振,士气如虹。吾禹国之师,自此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秦子爵以仁心仁术,凝军心,固国本。实乃吾军中之福泽。臣以为,当于诸军营中广宣秦子爵之事迹,使将士咸知,国家必不负每一位为国效力之士。如此,则我军上下一心,国势愈盛,外敌不敢轻犯,社稷永固。”
“陈将军所言极是,臣等复议。”
陈犁话音落下,一众武官纷纷跪倒,齐声高呼。
赵崇看着那些文臣竟然齐齐跪下,面上更是露出愤怒之色,心中不停地骂道:一群武夫,不足与谋。
而就在他要继续开口反驳之际,却是又有一人抢先站出来,定睛一看竟然是太医院圆整孙思齐。只见孙思齐上前一步,同样躬身大声说道:
“陛下,家师此举,于吾禹国功莫大焉。非但拯万千将士之性命,更令吾国军医之术登峰造极,达前所未有的之境。此伤口缝合术与心脏复苏术,若能推而广之于民间,必使更多百姓受其恩泽。民生愈安,人丁愈旺,国势愈昌。
秦其以一己之力,为吾国医道树不朽之丰碑,理当受万民敬仰。臣恳请陛下厚赏,以彰其功。如此,则可激励更多人投身医道,精研医术,为吾国之繁荣昌盛增砖添瓦 。望陛下纳臣之谏,使良善得彰,贤能有励,我禹国之未来,必光辉灿烂,福泽绵延。”
话音落下,孙思齐更是得意的看了赵崇一眼,眼神中尽是挑衅。
而他的话则是将秦风的功绩从军中更是上升到了天下万民,如此一来,就连赵崇也是被说的哑口无言,只能在那里吹胡子瞪眼。
而此时高台上的禹皇脸上早已布满了笑容,看着朝中的臣子如此称颂自己的儿子,没有那个父亲不高兴。
“父皇,儿臣也有话要说。”
看着上前的赵甄,禹皇疑惑的看着对方。尽管昨晚赵甄已经知道真相,但是此时消息还没公布,因此他还是以太子的身份参加了此次朝会。
禹皇奇怪的是,这时候赵甄为什么会站出来,但随后眼珠一转便对赵甄露出了一个微笑。
“说”
“父皇,以秦子爵如今之功绩,确是已经足以晋升国公,但儿臣认为以其之功绩,国公之位也不足以彰显其功。”
此话一出,朝堂众人又是一阵目瞪口呆,包括刘澈,以及那些武官,纷纷张大嘴巴,愣愣的看着赵甄。
这国公已经是目前臣子可以达到的最高爵位,在往上可就是王爷了,但是在场的众多大臣都知道,如今的那些藩王可都是朝廷的眼中钉,此番边境太平之后,禹皇就会对这些藩王动手。
这个时候,皇帝又怎么可能在封一位藩王。
这种道理他们都知道,而赵甄身为太子又岂会不知,此刻赵甄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来,他们实在是不明白其用意。
但不容他们多想,赵甄的声音却是再次响起。
“禹国以农为本,秦子爵革新水稻之种法,产量倍增两倍有余。此术精研稻种,改良育秧、灌溉、施肥诸事,使稻苗茁壮,能御旱涝、虫害,米质亦优。推行后,仓廪盈实,粮价平,民安商兴,财赋增收,为邦国诸般建设强基固本 。
又创梯田开垦之法,巧辟山地丘陵为田,广拓耕地,保水土而护生态。往昔荒坡,化作层层沃壤,成禹国胜景,孕育独特农耕文明。
子爵此二功,关乎国本,以卓识与勤勉,解粮产之难,奠昌盛富足之基,勋业昭昭,宜载青史,受万代敬仰 。”
此番话出口,朝中众人无不再次动容。赵甄所言不错,禹国以农为本,农业乃是国之根基,秦风改革水稻种植之法,首创梯田开垦之术,无疑是让禹国的农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和这夯实禹国根基的功绩比起来,那些军功都显得黯然失色。
如果真要论功行赏,就这一件功绩都可封侯封王,更何况其先前还有赫赫战功。
“此外,秦子爵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四句箴言,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传至官学,成学子日诵精思之理。
庠序中,学子晨兴齐诵,志意高昂。研学经史,以 “为天地立心” 穷究物理。逢民生困,秉持 “为生民立命”,为官则清廉施政,从医则救民疾苦。
至于先圣遗慧,学子铭记 “为往圣继绝学”,潜心古籍,力传濒危技艺。科举场上,“为万世开太平” 催诸生奋笔,策论间针砭时弊、献治国策,求邦宁民安。
此箴言于士林口传,为精神指引、世运助力。受子爵激励,士子前赴后继。无论都会乡野,有读书处,便有箴言之力与士子担当。秦子爵之功,于读书人精神间,如不朽丰碑,光耀千古 。”
又是一段慷慨陈词,这一下不光是那些武人,就连一些原本还有些反对的文官,此时眼中也出现了一丝丝狂热。
“父皇,秦子爵通医理,懂农业,善工事,能征战,更志存高远,一心为国,如此人杰,儿臣以为当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