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我在古代当开山大王 > 第11章 到达目的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也许是吃过肉了,每人都元气满满的在朝阳的陪同下爬上最后的高山。

把家当放在山顶的坪坝上,这里的地质特殊,山脚都是荆棘丛树,小腰处长些松树,青岗树,悬崖峭壁端长是些枯萎的不名植物。

大多不敢站在山顶,怕一个不小心踩空了。

坐在这山顶上可以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虽然都是山外连着山的样。因着太远,只见山的轮廓。还能看到远远的一团返光的地方,那是水潭。

脚下的山很高,光上山都是两个时辰。左右一直向前延伸,不知到可以达到哪里,再往后看,就是此行的目的地,很远很远的地方还是山连着山。

山下有条十米左右的河,远远的都能看见河水在流动,河腰处安置着一座木桥,桥上有人影在移动,密密麻麻的建筑分布在河的两岸,还能看见高低起伏的青石板街道小小的人影。

近处全是青油油一片,应该是良田。

大家看着此情此景都松了口气,都在想以后在这里生活也不错!于是休息好了,就开始迫不及待的下山。

杨老四背着一个圆滚滚的草团子站在山顶,兴奋的忘记了媳妇,刚迈下一只脚。领头小将拿着马鞭背着手走到他身边蹲下。

“有事?”杨老四问。

“你昨天不是问我,猪为啥不往上也不往下跑吗?现在我来告诉你它为什么…领头小将说完把手放在草团子身上,往前一推。

啊啊啊…山间都回荡着杨老四的尖叫声,也幸亏现在的时节只有麻雀,不然一定会是“声出惊山鸟”

众人也不闲着,各自各的下山,也有人学杨老四一样跑下山,看两个时辰的爬山时间,这一跑多快,跟脚下安了个风火轮。

大多数都是自己S型下山,杨一沫等小孩,已经有这么多上下山的经验了,冬砍了一捆树枝,双手各抓住一根骑在树枝上。让大人在后面一推,个个娃像坐滑板一样向山下冲去,山间再次回荡着尖叫。等娃们都走完了,大人们才一步一滑的半蹲着往山下赶。

两盏茶后,大人们来到山脚下,放下了身上的家当,然后开始找自家娃。一回头,哇,“这排排站的娃咋回事?这娃后面站着杨老四和十几男人,个个都站有了一条线,个这站在娃面前的黑瘦老头谁家的?咋比他们下来的早,真是老当益壮啊!”

想完都叫自家娃别乱跑,各自各忙活着煮吃的,完全没理会这些大娃娃和小娃娃眨抽了的双眼。

老杨家人多,也不在乎家里少个儿子干活的事。饭煮好了,叫娃吃饭,一喊二请的。

大人们心里都疑惑今天的娃吃饭咋不积极了,平时饭还没熟那双眼睛都快掉锅里了。难道今儿个不饿?唉!还是得找娃随便吃几口也行。

我拉,我拉怎么拉不动。往自己的娃看去,哎呦喂,“你谁呀?拉着我家娃,说着再拉,嗯,还拉不动。

火了,瞪着罪魁祸首,然而罪魁祸首比他们还火,瞪着铜铃大的双眼,双手叉腰,手里还捏着跟又细又长的长竿望着他们,就是不说话,显示着他很生气哄不好的那种。

这种情况只好问自己娃,显然这些娃中老杨家占多,杨一沫杨一起也在其中。杨一沫脸皮薄,不好意思开口,杨一起就没有这种情绪。然后各家娃开始叽哩呱啦的讲述着他们的\"丰功伟绩\"。

大人们听了都给自家娃屁·股上一巴掌。

纷纷上前道歉,去检查自家娃踩踏过的麦田,20多公分长的麦苗挨山脚的地方压倒一片。还一一处压有人字型的,没人认领。

这时扭扭捏捏的杨老四出列,“我这是跑得太快停不下来才踩到的。”

各个跑下山的小伙子都认领了自己踩踏的地。

各家进行赔偿,杨老爷子特地去看了那些踩塌的地,心痛的直抽抽,嘴里不停的念叨败家子。

大多赔偿半斤一斤的粮食,老杨家赔了五斤。由杨老四拿去赔偿给那老头。

杨老四抓粮袋递给老头,老头伸手接,没拉动,再拉还没拉动,使劲拉,终于拉动了,两手抱着粮袋一屁·股坐在地上。

抬起头瞪着杨老四,想骂人,骂他找不着北的。然而看到杨老四人高马大的,要出口的脏话吞了回去。

“算了,本还想着今天可能是要不到赔偿的。现在要到了,大人不计小人过。哼的声音朝着山脚边拴着的牛走去。

领头小将慢悠悠的走到杨老四的身边,用马鞭戳了戳他,“怎么样?学会了吗?知道猪咋跑了吗?你看猪都会的你不会。哎!”叹口气背着手走了。

反应过来的杨老四才发现自己被拿去和猪比了。

吃过了,独轮车用上,把背着的东西都绑在车上,轮流推着走,这爬上爬下的路,太累人了。

望着远处的城,都想赶快到。

紧赶慢赶的还是在天黑没有赶到黔州城,到处都是种着庄稼良田不好安营扎寨。经各村商议,决定做火把赶路。

远远的望过来。这条弯弯曲曲的道路,在这黑夜里像弯弯曲曲的火蛇在游走。

丑时一刻到了黔州城外,四周寂静无声,只余手里的火把噼里啪啦声音和不远处哗哗水流声。

大部分的小孩都已经在独轮车上睡着了,都不用指挥,各家就安置好了。

清晨太阳光照的山尖亮嘡嘡的,山下的州城躲在阴凉下。

这一次也是各户只有一个名额进城。

杨老大回来的时候牵了一头黄牛,两岁左右的样子。

周围的村民也一样手牵着牛,当然大部分没有牛,即便有钱,一天之内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牛出售。

买了一把弯刀和斧头,都是买农具时店家推荐的,说山里人家一定要有这两样东西。

巳时,进城的村长和领头小将回来了,手里的拿着一叠纸,纸上分别写着东、南、西、北。

然后让各村长抓阄,老杨家所在村子抓到黔北。由黔州城的官府派人领着迁徙的人前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安置。此时领头小将才算完成此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