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在牛耳山以北十里的地方安下大寨,与牛耳山和寿春遥遥相望。
每日,马强都会拿着倍望镜去查看牛耳山上的动静,却只能看到树影摇晃,其余什么都看不见。
也不知道有多少敌军,也不知道对方有些什么准备。
斥候似乎也没办法靠近,就马强看到的,已经伤了五人,死了两个。
不过,其余地方的信息与情报倒是如同雪片一般飞回来,贾诩和法正两人都在不断的处理着情报,还不时两人一同讨论,再在一张巨大的帛布上绘下线条。
如此巨大的帛布,要是不小心绘错一笔那就完全浪费掉了,马强也佩服起两人的精细程度来了。
其余诸将,一直在营中练兵,尤其是张飞和关羽,刚借来的兵并没有与将领形成足够的默契,现在正好可以加强这方面。
众将没有一人抱怨,反而都在憋着一口气,等到开打之后再发泄出来。
终于在七日后,贾诩和法正将这丈余宽的地图绘制出来了。
众将齐聚一堂,等待地图打开的那一刻。
法正指挥士兵打开地图,只见上面山川地形、城墙楼阁全都一应俱全,甚至连寿春城中央那座伪帝皇宫都勾勒出了飞檐楼脚,一目了然。
士兵虽然不清楚数量,却已经标注好了大致的布防。
这一幅图,虽然不如西川地形图那般价值连城,却也在这场战役中价值千金了。
贾诩当然还是讲解者,对着马强和刘备方向抱一抱拳,贾诩开口便是一个噩耗。
“根据我的线人情报,袁术将豫州各郡的守军全部招回了寿春,以此来抵御我们的进攻。”
“陈、鲁、谯、弋阳、阳安、襄城六郡的守军共计四万人驻扎在此。”贾诩手指寿春城北的驻兵所。
“而寿春原本的近两万守军驻扎在此。”指向的是城东驻兵所。
“西、南两侧分别是新兵各一万五千,皇宫禁卫还有一万。”
贾诩微微停顿,“共计有十万士兵。”
“嘶……”众将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
知道袁术兵多,没想到这么多!
马强更是涌起一股“瘦死骆驼比马大”的感觉。
别看袁术近年来四处作战失利,但人家可以一个郡城放六千乃至八千守军,而凉州刚开始天水都只有三千兵马,益州现在也不过是三到五千,只有成都有一万士兵。
简直没法比。
“哈哈……这么说,我们是以四万围十万,说出去到底谁丢人啊!”张飞哈哈大笑,引得众人侧目。
听罢张飞所说的,魏延、马岱也跟着笑了起来。
以少围多,确实是一个很好笑的事,懂带兵的都会笑话这个兵力少的布阵吧,而真的了解了这场战役的只会笑话这固守一隅的十万士兵。
看来马强上一次的鼓励仍然在激发着众将,虽然知道守军更多,却已经能如常面对了。
“那牛耳山上还有两万士兵?”徐晃问出一个关键问题。
贾诩摇摇头,“牛耳山上的守军是城北调出去的两万士兵。”
徐晃看上去松了一口气。
若是牛耳山的两万人再加上有十二万的话,杀都要杀很久呢。
“袁术要是知道我们只有四万人,会不会来袭击我们?”马岱也问道。
“不会。若袁术敢袭击我们,那肯定也会出城与我们决战,而现在他却龟缩在城中不敢动弹,那他也不会敢打开城门出来偷袭。”关羽还是那副半闭眼睛的傲娇模样。
但这个见识也确实比很多睁开眼睛的更广博。
贾诩微微点头,继续说道:“牛耳山上的具体布防探查不到,但可以肯定的是,袁术一定在山上布下了许多防守工事,储备了足够的粮草和饮水。”
这个马强赞同,自己连日都看不到山上有人动作,那肯定是衣食无忧才能如此。
“所以,我们还是只有先攻山,把牛耳山完全拔掉才行。”
众人皆点头同意。
这牛耳山并不是很陡峭,想要强攻还是有得打,只不过强攻就一定会面对寿春派出的援军,必须要考虑好腹背受敌的情况才能进攻。
“那淮水和淝水的情况如何?”马强突然问出了一个与进攻无关的问题来,贾诩都给问得愣住了。
“两条水我都没有去探查,我认为我们没有水军,探查了也不可能由这两面发动进攻,所以没有将精力放在上面。”
马强点头表示认同贾诩的说法,但明显对于这两条河有念想。
“子龙、德山,你们两位各率一百斥候,拌作平民,各自探查一条水,将水位、上游、曲折等一应信息全数探明,就当是要开垦农田而探访水利。”
为了把所有水利信息都探明,确实赵云和马岱比较合适。
赵云虽然没有明白,仍然欣然领命去了。
马岱一脸不情愿的也只能跟着赵云离去。
“文和,请继续吧。”马强对贾诩说道。
贾诩虽然茫然,却没有立刻询问,而是继续将自己和法正讨论出来的战术解说了一番。
“所以,能否攻下牛耳山,关键在于我们四面同时进军,要足够快和猛,让山上和城中的敌人都反应不过来。”
法正补充说道:“我们要先行骄兵之策,让对方放松警惕,前面要不断攻山,败得越来越快最好。”
这种打法的最终时候很符合张飞、魏延的战斗风格,两人并无异议。
“这样打消耗有些大。”黄忠仔细想来,却发现其中弊端,“而且对于士气伤害比较大。”
“我没有问题。”张飞、魏延同时说道。
两个最需要士气来打仗的将军都没问题,似乎也可行。
“我另有一策。”刘备突然开口,“现在天气已经转热,山上虽然有树荫遮日,仍然闷燥烦热难当,若我们在山下生火烧烟,以烟熏山顶,当使山上士兵无力支撑防守。”
“噗……”马强喷了一口水出来。
谁说刘备宅心仁厚,对待敌人这种损招也同样使得出来啊。
不过也正因为刘备关心民生,所以才对气候和人关心的东西上心吧。
只能说,这条计策只有刘备想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