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样的极品亲家,林绾绾也是很无语。
若只是小气一些,也不是不能相处。
现在的周家有了一些底气,被旁的人占点便宜也没什么。
但若是一副强盗的样子,动不动就是一副欠钱的嘴脸,林绾绾自然不会给他们面子。
连脸都不要了,难道还要捡起来给她贴上吗?
林绾绾自问可没这么好心。
林绾绾怀里的姜小翠眼眶微微泛红,她的心里有些许惆怅。
自己的娘家人为何会这般。
若是客客气气的,怕婆婆也不会说什么。
哎……
“娘,你真的要把小翠留下吗?
是不是小翠不用回娘家了?”
周大壮吸了吸鼻子,小声的说道。
林绾绾白了一眼周大壮,没好气的说道:
“小翠是家里的长媳,以后家里的担子她慢慢得挑起来了。
若是她回了娘家,这个家里该怎么办?”
林绾绾一下子将姜小翠的地位拔得很高,让姜小翠受宠若惊。
“好,谢谢娘了。”
姜小翠微微叹了一口气。
有些事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周二丫把门关上了,一家人也算是吃上了饭。
之前姜小翠一直担心娘家人会上门闹事,现在事情就过去了,好像也不是那么容易接受。
至少周家把姜小翠当成了宝。
吃完晚饭,林绾绾带着周大壮特地去了一趟村长家里。
林绾绾不可能一直待在荷花村,回镇子上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以傅桂芬的脾性,有可能还要想着法过来闹。
大壮老实,小翠又软弱,很有可能被他们拿捏了。
林绾绾自然要提前做好准备的。
周大友一家刚准备吃饭,却看见了林绾绾带着大壮居然来了,连忙站起身来。
虽然林绾绾特别客气,经常免去周大友的一些礼节,但周大友也不是傻子。
别人客气归客气,不能把别人的客气当成自己的理所应当。
“大壮娘,快进来坐。
今天可把你气坏了吧。
可千万别往心里去,有的人脸皮就是厚。”
周大友的脸上满是笑意。
唐三娘立刻搬出两张凳子,招呼着林绾绾坐下。
“来来来,别客气,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家好了。”
再过几个月就是年底了。
今年年底,各村的村长并没有什么变化, 但沧河镇的陈里正已经上了年纪,很可能要进行更换。
而里正一般都是在几个村长之间推选的。
除了村民的推选之外,还要得到了林知县的认可。
平安县有些特殊,除了林子华林知县之外,荷花村还有一位能说得上话的七品芋孺人。
所以这一次周大友的赢面还是比较大的。
就是要看林绾绾愿不愿意为他说上几句话了。
林绾绾能来家里,周大友自然高兴的很。
“村长叔,吃饭呢!”
林绾绾坐了下来,但周大壮站着,像个门板一样站在林绾绾身旁。
“嗯。
大壮娘,家里头的事儿应该没什么要紧吧?”
周大友关切的问一句。
“没事,一点小事儿而已。”
林绾绾轻描淡写的说道。
“村长叔,我今天来是有一件事儿要说。”
“哦?
大壮娘,有什么事尽管说。
都是一个村子的,相互之间是应该有个照应。”
周大友有意与林绾绾一家走得近一些。
其实从林绾绾做卤飘香开始,周大友就觉得这个女人有些不简单了。
脑子撞的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咋能想出来那么多玩意儿。
“大壮,来!”
林绾绾把周大壮拉了过来,开口说道:
“村长叔,大壮这孩子老实,有的地方可能不太懂,平时在村子里面需要你多照应着点了。”
“那是自然。
大壮娘有啥好事都想着我家,我自然也要投桃报李的。”
周大友一口答应。
“如果大壮娘说的是这件事儿,其实大可不必开口。
你对我家的恩德,我都记在心里。”
林绾绾微微一笑,拉着周大壮的手说道:
“我一直叫着村长叔,其实按照村里的辈分算起来有些远了。
所以我想着让周大壮认你为叔爷,咱们两家的关系才能更近一些。”
周大友的年纪虽然不是很大,但辈分颇高, 和村里的一些老人是一辈的。
周大友心中一喜,连忙点头答应。
“大壮这小伙子我颇为喜欢,咱们两家能攀上亲戚那自然是最好的了。”
“好,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
明天是个好日子,我回去准备准备。”
认亲这事儿可不能马马虎虎,必须得郑重其事。
周大壮想要在村子里立足,必须得找到自己的依靠。
林绾绾虽然能护着他,但大壮毕竟是个男子,不可能一辈子都让亲娘给护着。
身为家里的长子,必须得把头高高的抬起,不能让人轻看了。
有了周大友这层关系,在村子里面更加好立足一些。
听娘这么一说,周大壮连忙毕恭毕敬的说道:
“见过叔爷。”
“哈哈哈,好好。
大壮,好好干,以后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
以后的村长说不定……”
话到这里,周大友便停下了。
以后的事情可说不准,谁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若是周大友轮不上里正的话,村长的位置可能还得坐上十几二十年呢。
自觉有些失言的周大友立刻止住了话头,呵呵笑了几声。
林绾绾将这不经意的瞬间给记住了。
眼看到年底了,肯定有什么事儿发生。
这时,周有才扛着锄头从外面进来。
周有才的个子不高,长长的锄头压在他肩膀上,都快要把他压瘫了。
“爹,娘,我回来了。”
周有才的声音极为的疲惫,身材瘦弱的他本来就不适合在田里刨食。
看见林绾绾也在,周有才急忙打了个招呼。
这可是朝廷命妇,怠慢不得。
林绾绾点了点头,等周有才走到里屋后,才又开口说道:
“叔,有才是块读书的料。
如果一直在田里刨食,恐怕这一辈子很难再有出路了。
如果有机会,还是送到学堂的好。”
读书是一条出路,不管什么时候这条路都走得通。
周大友自然认同,只是现在问题就摆在眼前。
束修费就占了家里的大头,另外也没有好的学院可以去。
周大友可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周济才那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