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半晌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不可置信道:“皇帝,你要将我赶去五台山?”
她几乎是被气笑了:“好好好,哀家当真养了一个好儿子,如此孝顺,竟是要将寡母往山上送去修佛!”
太后被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捂着心口往后倒去。
福珈惊呼一声:“太后!”忙去将人扶起,落泪道:“皇上难道是听了谁的谗言,连太后都不顾及了吗?”
皇帝一双眼如乌丸一般,只定定地看着太后,即便她歪下去也毫无动作,竟是一点儿情绪起伏都无,一副他的决定不可动摇的样子。
太后见他如此情状,便知道他是铁了心的,心中又惊又怒。
若只是一个害嫔妃无子的罪名,莫说不是她做的,即便真是她做的,皇帝难道还会替妃嫔做主送走自己这个太后不成么?
太后再了解这个儿子不过,他的皇子的排行都排到十三了,若是只为了子嗣,何至于此呢?
其中必定是有什么旁的缘由,她还不清楚。难道是皇帝晓得她对大阿哥使人纵火烧宫一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吗?可若是如此,皇帝该先处置有弑父之举的大阿哥才是,如何会先到她的慈宁宫问罪?
太后心中不明所以,可皇帝今日格外寡言,她只得先定了定念头,要试探一番,才能对症下药。
她对着福珈摆摆手,一副心灰意冷的样子,淌泪道:“罢了罢了 ,连哀家的儿子都如此要驱赶哀家,哀家何必留在宫中讨人嫌?”
皇帝看着太后唱念做打,并不置一词。
太后见皇帝无动于衷,只得颤颤巍巍地转过身子,对着皇帝道:“只是莫说是哀家离宫,便是死,总也要做个明白鬼。”
她捂着心口叹道:“皇帝,你从前是在孝顺不过的人了。若非是出了什么大事,被哀家伤了心,必不会下如此决断,宁肯冒着顶着不孝之名的风险,也要将哀家远远地送离京城。”
“可是皇帝,哀家实在不晓得是何时伤了你的心了。哀家只忧心是有奸人作祟,在皇帝面前挑拨了皇帝与哀家的母子之情,以至于骨肉分离……”
太后落下泪来,痛心疾首道:“皇帝身边若留下这样居心叵测之人,这叫哀家如何能放下心来?便是哀家将来久居佛前,祈求佛祖保佑大清国运昌盛,保佑皇帝身体健康,只怕想起那人,便也难以安眠!”
她如今已经顾不得那许多,自然收了装成被嬿婉收买,故意明褒暗贬大阿哥的做态,言语中都是在暗示嬿婉便是。那挑拨母子之情的奸人。
可皇帝看到她处处内涵嬿婉的样子,反倒更觉得自己之前怀疑嬿婉和太后联手是多疑了——太后分明是恨不得将嬿婉踩到泥地里去,又怎会帮着嬿婉母子打压大阿哥?
对着太后看似十分真情流露的样子,皇帝却容色淡淡,唇角勾起一抹讥笑道:“皇额娘多虑了,皇额娘因愤于诚贵人所为病倒了,病中梦到了皇阿玛。皇额娘思念皇阿玛,惦念儿孙,非要前往五台山祈福。儿子久劝不住才听之任之,又何谈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