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说别人,

汲黯听完都想打陆鸣一顿,太气人了!

如此重大的功劳,他竟然说自己以后还能立很多,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要是别人说这话,怕是立即就会引起百官的群嘲,真是笑死人了,

可这是陆鸣说出来的,竟然没人觉得他是在胡说八道,不服也得憋着。

刘彻嘴角抽搐,好吧,有能力就是任性,

这样的臣子再给他来一堆,越多越好,他容得下。

“富民侯觉得朕应该怎么办?”

“建议,我仅仅是建议,至于是否可行,还需要陛下和众位大臣商议。”

惊人眼球的目的已经达到,陆鸣立刻收敛态度,接下来要好好说话了。

见陆鸣恢复常态,朝堂众人心中果然舒服了不少,

你一个人再厉害,发明再多厉害的农具,想要推广天下也离不开众人的支持。

“陛下曾经数次说过,汉家庶事草创,我认为大农令的职能还不够完善,

需要增加专门来研究推广新式农具和种植技术的官员,并且在地方各个郡县也配备同样的官员。”

如今的大农令,部门名称是大农令,最高长官也被称为大农令,职能覆盖的比较广,

要管理皇帝手中的籍田,掌管长安的粮食储备,各地郡县的粮仓,兴修水利等等职责,却没有哪一个官职是专门掌管新技术研发推广的。

科学院可以解决研发问题,却没有专门的官员来配合推广,不仅不利于新农具和新技术的推广,

也减少了科学院人员的出路。

“大农令以为如何?”

此事涉及九卿之一,刘彻起码也要先问一问。

“陛下,臣认为富民侯说的对,确实应该增设此项官职,方可进一步提升大汉的农桑水平。”

郑庄当然不会反对,此事对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又多了一批手下,有什么不好的。

“富民侯还有其他建议么?”

“我建议陛下以后要注重推行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简单的四个字却蕴含无数可能。

都不用提现代时期的种植技术,就是明清时期的种植技术都足够给大汉上一课的。

历史上有名的那些农书,就连时间最近的《泛胜之书》都要在西汉晚期才会诞生,

《齐民要术》、《农政全书》这些在不同时代的集大成者,现在更是连影子都没有。

大汉如今的种植技术,横向对比起来绝对是领先的,可以和同时期任何一个地区的文明进行比较,

但是纵向比较起来,完全就是一个新兵蛋子,是如此的稚嫩。

仅仅是设置几个官员,推广一些新农具和新技术是不够的,种地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事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即便到了现代,看天吃饭这句话依然适用于农业种植,一场洪水下来就能让人颗粒无收。

陆鸣小时候见过,听过太多天公不作美的例子,谁也没办法。

“陛下,农业种植是一件系统性的事情,需要全方位发力才配得上精耕细作这四个字。”

“富民侯详细说一下,怎么做才能配得上叫精耕细作。”

知道陆鸣今天是要搞个大活,刘彻索性配合到底,说吧,一次说清,说透,大汉需要这些。

“种田一事,以天时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大汉立国之后,使用的还是秦朝时期使用的历法,此历法年代久远,存在一定误差,如何能指导天下农事呢?”

因为农事活动和四季变化密切相关,所以历法最初是由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创制的,汉朝如今沿用的还是秦朝时期的《颛顼历》,

限于当初的测制水平,这部历法早已经不适合如今的时代。

历史上,要一直等到公元前105年,才会由司马迁等人提议,由汉武帝下令制定新的历法,也就是《太初历》。

说到历法,太史令司马谈有些惭愧,

天文历法本都是他职责分内的事情,没想到却需要别人来提出这个问题。

“陛下,臣有罪,未能提前指出历法存在的问题。”

司马谈躬身作揖,深刻反思自己过往的所作所为,为何没能提出这个问题。

“还请富民侯多加指教,我一定及时改正错误。”

“太史令客气了,我只是请各位反思一下,没有别的意思。”

让别人反思,并不是让别人去死,打着反思旗号想要致别人于死地的言论,陆鸣从小到大见多了,

要不是今天要理清一系列问题,他实在不想用反思这个词,都臭了。

“我建议先从历法开始,修订历法必须观测天象,观测天象必先制造天文仪器,

要在大汉各地建立观测地点,从南东北,由东至西,以大量观测结果为基础,建立新的准确历法。”

司马谈连连点头,这些话一听就是真正懂历法的人才能说出来的,看向陆鸣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崇敬。

他哪里会知道,陆鸣说的这些内容都是郭守敬提出来的。

郭守敬身份众多,是元朝时期着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

以后的月亮上,有一座环形山就会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在他的主持下,元朝制定了大名鼎鼎的《授时历》,

其精确程度为中国古代历法之最,一些数据与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所用的数值完全相同。

刘彻心里嘀咕,他的富民侯究竟记不记得后世的历法,要是记得的话,直接拿一部出来不就好了。

“陛下,历法是一个环节,后续还要兴修水利,改造土地,推广新农具,新技术,如此种种才配得上叫精耕细作。

也唯有精耕细作才配得上叫重视农桑。”

陆鸣环顾四周,“天下百姓没有精力和能力去做这些事情,需要朝廷去做,然后再教给他们,

这是朝廷应尽的职责,也是我等肉食者应尽的义务。”

朝堂上一片沉默,和陆鸣提出的要求相比,他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郑庄拱手道:“老夫为官多年,自认为有所功绩,如今和富民侯相比,真是倍感惭愧。”

他知道陆鸣正在写一本关于农业种植的书,没想到陆鸣想得如此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