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唐气象 > 第34章 一代女皇之坎坷称帝(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章 一代女皇之坎坷称帝(中)

【04】徐敬业打响反武第一枪

武则天当政,她侄子武承嗣、武三思等人手握大权,如日中天。大唐李氏宗亲深感自危又怨恨不忿,只是迫于武氏势力不敢妄为。

暗潮涌动下,一位因功受赐李姓的功臣之后抢先站出来,掀起了反武浪潮。他就是大唐军神李世积之子、曾任眉州刺史的李敬业(以下称徐敬业)。

李世积原本姓徐,唐高祖李渊赐他李姓,太宗时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堪称战功煊赫。死后,儿子徐敬业袭承了英国公爵位。

光宅元年(684年)九月,徐敬业与弟弟徐敬猷受人牵连坐罪贬官,在扬州遇到了同样遭到降职处理的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薄骆宾王、詹事杜求仁、御史魏思温等人。

这些高干子弟、失意官员和落魄文人聚到一处,先是疯狂发泄对时局的不满,接着便开始琢磨着改变现状。可是眼下承平已久,起兵叛乱没有由头哪行?于是,他们想到了被贬为庐陵王的中宗李显,为起兵造反找到了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匡扶中宗李显!

魏思温在这些人里足智多谋,负责制定具体计划。

他先让监察御史薛仲璋申请出使江都(今扬州江都区),又派人找到薛仲璋,伪称:“扬州长史陈敬之谋反”,薛仲璋随即以此为由收押了陈敬之,代管扬州事务。

几天后,徐敬业乘驿车抵达江都求见,说自己是扬州司马所属官员,刚接到朝廷出兵讨伐高州酋长冯子献作乱的密旨,令火速征募军队前往。

薛仲璋以钦差大臣身份下达命令,让士曹参军李宗臣大开府库,放出囚犯并发给盔甲、武器,把陈敬之斩于监所。录事参军孙处行查觉有诈拒不从命,被斩首示众。扬州都督府所属官员见识了孙处行的下场,不敢再行反抗,乖乖听命行事。

因徐敬业家世显赫,被推举为匡复府上将,兼任扬州大都督。

唐之奇、杜求仁担任左、右长史;李宗臣、薛仲璋担任左、右司马;魏思温任军师;骆宾王为记室,掌管各类文书。不过十天左右,就集结起了十余万兵力。

有了领导班子,有了武装力量,诗人骆宾王大笔一挥,写下那篇着名的《讨武曌檄》,布告天下:

“临朝听政的伪后武氏,人非善良,出身寒微。当年曾为太宗嫔妃,以替太宗更衣之机私通先帝李治。她暗中隐瞒事实,夺占后宫恩宠,抢走皇后宝位,陷先帝于乱伦;她杀掉姐姐屠戮兄长,毒死皇后害死太子,恶劣行径为人神所共愤、天地所不容;她包藏祸心,觊觎皇位,幽禁先帝之子,重用自家宗族。先帝坟头之土未干,幼小国君身在何处!试看今日大唐,竟是谁家天下!”

这篇文采斐然的檄文传到武则天那里,当得知是骆宾王所为,她不怒反笑的对众宰相说:“这么好的人才,你们却让他流落江湖为逆臣所用,实在是天大过错!”

为尽快扑灭叛乱,朝廷委派宗室将领、左钤卫大将军李孝逸挂帅,在李知十、马敬臣辅佐下,发兵三十万讨伐徐敬业。

魏思温劝徐敬业:“我们既以匡复唐室为名,就应亲率大军堂皇向前直指洛阳。让世人都知道我们志在勤王,天下一定云集响应。”

薛仲璋另有想法,认为:“金陵有王气,且有大江阻隔。不如先攻取常、润二州,以此作为争霸天下的根基,再向北夺控中原。如此进退都可无忧,方为上策!”

魏思温反驳他:“山东豪杰因武氏专权而愤怒惋惜,听到我们起兵,无不翘首企盼。现在不顺应大势建功立业,反而龟缩起来筑造巢穴,让远近豪杰听到怎会不一哄而散。”

徐敬业采纳了薛仲璋意见,让唐之奇驻防江都,自己渡江攻打润州。

魏思温对着杜求仁感叹:“兵聚则强,兵分则弱。敬业不集中兵力渡过淮河,收服山东夺取洛阳,恐怕失败就在眼前!”

润州刺史李思文是徐敬业的叔父,知道了徐敬业计划,忙派人向朝廷告急并率军迎战,但很快兵败被俘。徐敬业劝他投降,遭李思文拒绝。曲阿令尹元贞前来增援,也被徐敬业所败,力战而死。

此时,唐军主力已在李孝逸统率下逼进扬州。

徐敬业忙从润州回军,屯驻高邮下阿溪(今江苏扬州高邮西南石梁河),派徐敬猷驻防淮阴,将领韦超、尉迟昭扼守都梁山(江苏淮安盱眙县南)。

李孝逸进至临淮(江苏宿迁市泗洪县),因偏将雷仁智作战失利停军不前。侍御史魏元忠劝他:“天下承平已久,听闻有人叛乱,都在关注何时剪灭。如今大军滞留,远近都很失望。万一朝廷下令换帅接替将军,您该如何推脱逗留不前的罪责!”

李孝逸立即挥师向前,副帅马敬臣在都梁山击斩尉迟昭,韦超仍盘踞都梁山与唐军对峙。

十一月初四,朝廷嫌李孝逸进展迟缓,任命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讨伐徐敬业。

这道诏令意图明显,一方面黑齿常之是百战名将,由他出马剿灭徐敬业不在话下;另一方面也再给李孝逸压力,带着三十万正规军打了两个多月不见成效,朝廷颜面何存!

听到黑齿常之要来,李孝逸有些急了,召集将商议。众人大多认为韦超据险固守,将士无从施展勇猛,骑兵无法发挥优势,且穷寇死战,硬攻伤亡太大,不如分兵围住都梁山,然后直趋江都,攻灭他们老巢。

支度使薛克扬说:“叛军虽占据险要,但人数不多。我们如分兵包围,留多了分散前方兵力,留少了又会成为后患。应先集中力量打下都梁山,一旦攻陷,淮阴、高邮之敌自会瓦解冰消。”

魏元忠提议先打淮阴徐敬猷,众人都说:“那还不如先攻徐敬业,徐敬业败了,徐敬猷不战而擒。如果先打徐敬猷,徐敬业从下阿溪迎击,我们可就腹背受敌了。”

魏元忠说:“不会这样!敌军精锐集中在下阿溪,与之决战,有利于彼、不利于我。万一失利,战场颓势很难挽回。徐敬猷是个赌徒,对打仗一窍不通,且兵力较少人心不齐,大军一到即可拿下,徐敬业想救也来不及。而后乘胜席卷,就算他们有韩信、白起的勇悍,也无法阻我兵锋。如今放着易取之敌不打,偏要与强敌硬碰,不是好计策。”

众人见他分析的通透,便都不再言语,李孝逸当即定下决心。先打韦超,韦超趁夜遁走;再攻徐敬猷,徐敬猷弃城而逃。

十一月十三日,唐军进击下阿溪,徐敬业沿溪固守。

唐将苏孝祥、成三朗率五千人乘舟发起攻击,被徐敬业打败,唐军死伤过半,苏孝祥战死,成三朗被擒。

唐之奇把成三朗拖到阵前准备斩首,行刑前欺骗大家:“这是李孝逸。”成三朗挣扎着放声大呼:“我是成三朗,不是李将军。大军已到,你们败亡在即。我死了,妻子享受荣耀;你们死了,全家蒙受耻辱。赶紧束手就擒!”

各路唐军相继赶来,数次作战均遭败绩。李孝逸准备撤军,魏元忠劝他:“眼下是顺风,草木又已干枯,有利于火功。”再三请求李孝逸放手与敌军一战。

徐敬业其实早成了强弩之末,士卒久战之下疲惫不堪,都在犹豫观望,阵型日渐松散。

李孝逸虽然优柔,但能从谏入流,尤其肯听魏元忠的话。他按魏元忠计谋,集中兵力猛攻叛军并顺风纵火,徐敬业大败,所部士卒被唐军斩首七千级,掉入水中溺亡的不计其数。

徐敬业等人逃入江都,携妻子奔赴润州(江苏镇江),准备乘船沿江入海逃往高句丽(今朝鲜半岛)。李孝逸进驻江都,分派将领追击。

十一月十八日,徐敬业行至海陵(江苏泰州),舟船遭遇大风无法前行。将领王那相叛变,杀掉徐敬业、徐敬猷、骆宾王,割掉他们的首级归降。余党唐之奇、魏思温等人也均被抓获斩杀,为期三个月的变乱遂告平复。

徐敬业叛乱,他的家族也受到牵连。军神李世积被追夺官爵剥夺李姓,连棺材都被挖出抛弃荒野。可怜他一生谨慎,死后却被不肖子孙所累,怎不令人扼腕叹惜!

名将程务挺因与唐之奇、杜求仁关系亲近,坐罪斩于军中。被他打的找不到北的突厥人听到消息,竟然宴饮狂欢,还专门为程务挺建立祠堂,每次出兵进犯都要向他祷告祈福。

后人在评论此事时说:“徐敬业如能用魏思温计策,以匡复李唐为己任,挥师直指河洛,即便兵败身死,也不枉忠义一场。而他却贪求金陵王气,自己想做皇帝,成为真正的叛逆,又怎能不败!”

【05】血洗李唐宗室

随着掌权日久,武则天渐渐有了称帝的心。当然她也有所顾虑,毕竟史上从未有过女人称帝的先例,且李唐宗室经过近百年的繁衍生息,早已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庞大势力,他们怎会甘心让政权旁落外姓手中。

武承嗣了解姑姑想法,也在暗中琢磨,如何把姑姑堂而皇之的推上帝位。

垂拱四年(688年)五月,武承嗣暗中让人在一块白石上刻下“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字,经过技术处理深埋土中。然后让亲信唐同泰挖出,带着奏表一并呈献太后,诈称从洛水中无意所获。

太后大喜过望,将这块石头命名“宝图”,提拔唐同泰为游击将军。十一日,下诏亲临洛水祭拜,接受“宝图”。在神都南郊组织祭天仪式,感谢上苍赐下祥石,诏令全国各州都督、刺史及宗室、外戚于祭拜洛水前十天内齐聚神都。十八日,太后加封“圣母神皇”尊号。

七月初一,武则天又将“宝图”改称“天授神图”,把洛水改称“永昌洛水”,严禁人们在河中捕捞垂钓。

圣母神皇,顾名思义,离皇帝已经不远了。她是在用这种方法试探,找出并除掉持有疑义的人。等到无人再敢反对,称帝也就顺理成章了。

眼见形势日益紧张,大唐宗室坐不住了。

李氏先祖出自陇西,身兼汉、鲜卑两大民族基因,兼具文韬武略的优秀人才灿若繁星,如李道宗、李孝恭、李神通、李道玄等,都堪称一代名将。

太宗、高宗对宗室做法是“爵位可以承袭,但官职必须有能者居之”。在这种模式引导下,虽然也有些不成器的纨绔,但多数可堪一用。即到了中、晚唐衰落时期,大唐宗室仍涌现出众多贤臣良将。

如果从综合能力上去比较,李唐宗室在我国众多朝代中绝对位居前列。

在这支庞大的宗室队伍中,绛州刺史韩王李元嘉、青州刺史霍王李元轨、邢州刺史鲁王李灵夔、豫州刺史越王李贞、通州刺史黄公李撰、金州刺史江都王李绪、申州刺史东莞公李融、范阳王李蔼、博州刺史(今山东聊城)琅琊王李冲,都因有才行美名受到群臣拥护,尤其被武则天所惮。

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鲁王李灵夔是高祖李渊的儿子,越王李贞则是太宗李世民之子,他们四人辈份最高。

李元嘉等人当然也清楚武则天忌恨他们,这女人连亲儿子都杀,他们算什么!因此,暗中都有除去武氏、重掌天下的想法。

当太后诏令所有宗室聚集神都,他们在惊慌中互相打听消息,纷纷传言:“圣母神皇想在祭祀洛水时,借机把李唐宗室收捕杀净。”

通州刺史李撰伪造皇帝诏书给博州刺史李冲,称:“朕被幽禁关押,请诸王从速发兵救我。”

李冲收到伪诏,也弄了份假诏书,对外宣称:“神皇准备把李氏江山授予武氏。”

八月十七日,李冲以此为名,派长史萧德琮招募兵员,并分报韩、霍、鲁、越四王及贝州刺史纪王李慎(李世民之子),以皇帝李旦名义命令他们各自起兵、共击神都。

太后很快掌握了信息,诏令左金吾将军丘神积为清平道行军大总管前往征讨。

李冲在当地招募到五千人,计划从博州(山东聊城)渡过黄河攻打济州(山东济宁)。军队进至武水县(今山东聊城东昌府区西南),县令郭务悌一边固守,一边派人向魏州(河北邯郸大名县东)求援。

莘县(山东聊城辖县)县令马玄素带一千多人迎战,担心打不过,便进入武水县协助郭务悌守城。

李冲让人推着堆满枯草的车辆,堵住城池南门,顺风纵火焚烧城门。谁知风向突变,李冲所部受火焰影响无法前行,一时士气大挫。

将领董玄寂对身旁人嘀咕说:“琅琊王与国家开战,这是要造反啊!”

李冲立即把董玄寂斩首示众,以儆效尤。谁知这一行为非但没有起到震慑效果,反而把这些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吓得一哄而散,李冲身边只剩数十名家丁跟随。

军队都散了,仗还怎么打!尴尬的李冲只得返回博州,被守门士卒所杀。从起兵到被杀,仅用七天即告失败。

丘神积率军赶来,博州早已平定。城中官吏身着素服出迎,以示谢罪。丘神积二话不说把他们全部杀死,又拥兵入城滥杀一通,千余家横遭破灭。

越王李贞听说李冲起事,也在豫州(河南驻马店汝南县,后改为蔡州)举兵响应,攻陷上蔡(河南驻马店辖县)。

豫州与博州不同,距武则天统治中心神都洛阳太近,她迅速做出反应。

九月初一,诏令宰相张公辅为元帅,左豹韬大将军麹崇裕为中军大总管,宰相岑长倩为后军大总管,发兵十万讨伐李贞。

此时李冲兵败消息已经传来,李贞本想自戴枷锁到朝廷请罪,恰好所部新蔡县令傅延庆招募到两千勇士,李贞打消了投降念头,站出来欺骗这些人说:“琅琊王已经攻破魏州、相州,拥兵二十万,很快就会与我们会合。”

又从所属各县征调五千士卒,把他们分为五营,派汝南县丞裴守德统领。这些人纯属被迫参与毫无斗志,只有裴守德与他同心。李贞把女儿嫁给他,还任命他为大将军,曲意拉拢。

麹崇裕进至豫州附近,李贞派儿子李规及裴守德前出迎战,被打得大败逃回城中,李贞只得闭城固守。

麹崇裕兵临城下,李贞左右劝他:“大王您怎可坐受戮辱!”李贞看到大势已去,与儿子李规、裴守德等人自尽身亡。

当初诸王在酝酿起兵时,范阳王李蔼派使者告诉李冲:“假如四方诸王同时发难,事情定会成功。”

正在诸王反复商定起兵时间时,李冲却耐不住性子抢先发难,导致李贞仓促响应,其他各王则连反应时间都没有就已迅速败亡。

李贞起事前,曾派使者告知寿州刺史(安徽淮南市寿县)赵瓌。赵瓌妻子是李渊女儿常乐公主,按辈份是李贞姑父。

当初赵瓌担任定州刺史,女儿嫁给了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李治对这个儿媳出奇的好,武则天因有过大姐与外甥女争抢帝宠的教训,立即把她废为庶人幽禁起来,饿死于宫中。接着武则天又把赵瓌贬到栝州(浙江丽水),并让常乐公主随行,且终生不许进京拜谒,几年后才又调整到稍近些的寿州。

可想而知赵瓌夫妇对武则天有多痛恨,听到李贞犹豫不决,常乐公主对李贞使者说:“你回去转告越王:当年隋文帝篡夺北周宇文氏政权,尉迟迥作为外甥仍能举兵匡救社稷,虽然功业未成,但忠烈之心感昭天下。你们都是先帝之子,如今李氏危若朝露,你们不思舍生取义,仍然犹豫不决,到底在等什么!灾难将至,大丈夫宁做忠义鬼,不可窝囊死。”

李冲、李贞兵败,给了武则天铲除异己的大好机会。

她派监察御史苏珦调查,想以此为契机把宗室近亲一网打尽。但苏珦是正人君子,不会搞罗织罪名这一套,经他审讯并未发现鲁王等人参与谋反的证据。武则天把他召回,温和的说:“你是雅人做不得脏事,我派别人去。”

武则天把苏珦打发到河西做监军,让周兴等酷吏前往。经过残酷审讯,坐实了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公李撰和常乐公主的谋反罪名,把他们抓回洛阳胁迫自尽,所有亲戚、党羽一并处死。武则天仍不解恨,又将他们改为“虺”姓(音同“毁”,一种毒蛇)。

李贞死后,文昌左丞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阖州境内受到牵连的多达六七百家,被抄家灭籍的五千多口。

狄仁杰密奏:“这些人都是无辜的,臣本想公开上奏,但有替逆党开脱的嫌疑;不说,又恐违背陛下仁慈体恤的天性。”武则天随即赦免了他们死罪,改判流放丰州。

当时,朝廷军队还未撤出豫州。将士们仗恃功劳,向州县索要财物,狄仁杰一律不准。张光辅恼怒的质问狄仁杰:“你们区区州县,还敢轻视元帅吗?”

狄仁杰答:“扰乱河南的原本一个越王,没想到如今一个李贞死去,却有千万个李贞复生!”

张光辅没明白过来,瞪大眼睛看着狄仁杰。

狄仁杰正色说:“您统率三十万大军,所杀之人何止越王李贞!城中百姓听说官军到了,翻城越墙向您投诚,您却放纵士兵杀掉他们作为功劳,以至城外原野血流成河。请问,您和您的这些兵与李贞有何区别!我恨不能请到尚方斩马剑,架在您脖颈上。就算死了,也了无遗恨!”

看着义正严辞的狄仁杰,张光辅被噎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回朝后,他奏告狄仁杰傲慢无礼、出言不逊,武则天把狄仁杰调往复州(湖北仙桃一带),没再追究。

豫州官员、百姓因狄仁杰而获安,但其他地方杀戮仍在继续,蔓连之风一起,连武则天都难以收住。

十月十四日,东莞公李融闹市问斩,全家抄没。

十一月初六,太宗女儿城阳公主的三个儿子薛顗、薛绪、薛绍因参与作乱,坐罪问斩。薛顗、薛绪处死,薛绍因娶了武则天的爱女太平公主,免死杖责一百,在狱中饿死。

太平公主于开耀元年(681年)下嫁薛绍,结婚七年夫妇感情一直很好,薛绍死时太平公主最小的儿子才刚满月。这次事件对太平公主打击很大,令她性格大变。为了安抚女儿,武则天杀掉堂侄武攸暨的妻子,把太平公主嫁给了他。还打破大唐公主食封三百五十户的惯例,破格将她封户增加至一千二百户。

十二月初一,青州刺史霍王李元轨被废为庶人贬往黔州,死于途中;江都王李绪斩于闹世。

永昌元年(689年)四月,汝南王李炜、鄱阳公李諲等十二人被杀。

七月,纪王李慎流放巴州,死于途中。其八子相继被杀,举家发配岭南。

十月,郑王李璥等六人被杀。

天授元年(690年)七月,高宗之子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被武承嗣诬告谋反,全族被杀。

八月,南安王李颍等宗室十二人被杀,又用鞭子打死了原太子李贤的两个儿子。

至此,太祖、太宗子嗣基本屠杀殆尽,高宗个别子嗣也被波及,剩下些年幼弱小的流放岭南。只有高祖女儿千金公主因头脑灵活且善于逢迎,被武则天收为义女,得以幸存。

杀光了宗室,武则天又把眼睛盯住了与她不是一条心的朝中重臣与名门望族。她的想法既直接又简单,敢拦我路者杀无赦!周兴、来俊臣等众多酷吏粉墨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