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语当然有事情做。
时下奶茶店、火锅店和烧烤店已经在各个州府的府城开了,经过几个月的经营,生意也稳定下来,接下来只要按着她最开始的规划行动,将店开遍整个大禹不是问题。
至于锦玉楼,目前只有京城和北州府有,若是要在其他地方开,只需要安排一些信得过的人到这两家锦玉楼跟着那些厨子学习就是了,不用她再亲自教。
不过为了店铺长长久久的运营下去,接下来她每隔一段时间会写几个方子,给厨子们学习。
店里时常上新,客人才会一直有新鲜感。
“我打算试着做一些用的东西。”黎语看着嘉宁郡主道。
嘉宁郡主登时来了兴致,“你想做什么?”
黎语摇头:“我暂时还没有想好,准备先选几样试试,到时候看哪样好做就先做哪样。”古代不比现代,没有机械,全靠人工的情况下必定要先选那种容易出货的做。
听她这意思,分明是有许多选择,因为终身大事带来的烦躁消弭无踪,嘉宁郡主兴冲冲道:“等你做好了,一定要让我第先看到,若是需要什么东西,尽管跟我说,只要我能弄来的,就一定帮你弄来。”
黎语跟她道谢。
*
在王府留到傍晚,黎语特意跟安王见了一面。因为嘉宁郡主说东海州那边的护卫除了东宫的人,还有王府的人。
这样的话,安王说不定比项先生知道的还多。
安王确实知道的比较多。
跟黎语想的一样,东海州的水颇深,去的十二个官员中,在上个月月底的时候有五人受伤,官兵也死了七八个,受伤的则有三四十。
“这是两日前送来的消息,因为东海州离京城不太近,所以这算是上个月和这个月前几天的情况,这几天的还要再等几日才能送来。”安王道:“你尽可放心,小韩大人和裴侍郎在一起,周围除了朝廷派去护卫他们的官兵,还有东宫的护卫在暗处,他们都会尽力保护小韩大人。”
黎语点点头,末了问道:“王爷,不知这几日会不会有人往东海州去,我想给韩铮写一封信。”
安王:“有,明日便有一人过去,你若真要写,现下便写吧,等会儿本王安排人的时候给你带过去。”
黎语一喜,连忙借了嘉宁郡主的笔墨写信。
她没多写,只报了平安,然后让韩铮注意保护自己。
*
东海州内。
韩铮正跟裴侍郎坐在一起用晚饭。
几个官兵、苗大和裴侍郎的侍从站在门外,防止有人来刺杀。
余光扫了眼门口,裴侍郎道:“这案子的证据委实难找,再这样下去,四月的时候咱们也不一定能回京城。”
韩铮咳一声,压着声音道:“裴大人不用着急,其实我已经找到了部分证据。”
裴侍郎的声音猛地扬起,“当真?”
韩铮:“我不说谎。”
裴侍郎:“证据可在你身上?我想看看。”
韩铮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过去,“这上面是知府死前写的,我查过,是他的字迹。咱们只要顺着他上面写的去找,一定没有问题。”
裴侍郎接过去,从前到后看了两遍,最后拍拍韩铮的肩膀:“韩大人不愧是去年的状元,怪不得陛下爱重你。”
韩铮谦虚地说自己也是意外找到的这东西。
屋子里,两人一边吃一边说,声音轻快,外面守门的人察觉到,互相对了对眼神。
两位大人如此高兴,一定是案子有了重大的进展。
*
是夜。
韩铮住处。
一个蒙面黑衣人将剑插进门缝内,一点点拨开了门栓。随后他轻轻地推开门,蹑手蹑脚地进入屋里。
今夜无月,只有门外挂着的灯的光照进屋内。
他靠着这一点光小心翼翼走到窗边,然后举起了剑往床上鼓起的包刺去。
这一剑,他用了十成的力气,只盼着一下子把韩铮杀死,然而剑刺下去的那一刻,他发现了不对。
他连忙上掀开被子。
只见床上没有人,他的剑刺的是枕头。
他心中警铃大作,立刻抽出剑往外冲,但跑到门口时,他走不动了。
不知何时,门口站了一排官兵,其中一个官兵的剑就架在他的肩膀上。
他想回头,却发现自己身后也站了两个官兵,二人举着剑,把他的路堵死了。
“前几日我们就觉得不对劲,明明是隐秘的行动,却在中途遇到刺客。怪不得呢,原来是你给他们通风报信。我记得没错的话,你叫刘飞吧。”
裴侍郎提着一盏灯站在门口,韩铮站在他旁边。
二人衣冠整齐,精神十足。
被抓的官兵刘飞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一瞬间,他失去了所有的气力:“你们晚上那些话是故意说给我听的。”
“不说给你听,你怎么会露馅呢?”裴侍郎示意其他官兵将其抓住,“我们其实根本不知道叛徒是谁,只是试一试,没想到一次就成功了。”
刘飞瞪大了眼:“所以...所以你们手里根本没有证据。那晚上韩大人拿出来的纸......”
韩铮:“那只是我默写的《四书》上的片段。”
刘飞:“......”
*
叛徒刘飞被官兵们押了下去。
裴侍郎也跟他们一起走了。
刘飞是个难得的活口,他们必须好好利用,最好能从他嘴里撬出一些话。
韩铮也想跟着去,被裴侍郎阻止。
“韩大人身上有伤,还是先休息吧,不必与我一起。”
其实是他打算对刘飞用刑,那刑有些残酷,韩铮一个书生看见了,或许会害怕。
来东海州的这些日子,裴侍郎做事最为稳妥,他这么一说,韩铮便知他有安排,于是听了他的话。
*
京城。
这日一大早,黎语迎来了项先生。
项先生先真诚地感谢了黎语一番,然后掏出一张纸递给她。
黎语接过来一看,是一张地块的契书。
她以为只是普通的地块,结果仔细一看,发现契书上的写的是一百亩地。
“这是太子妃嫁妆中的地块,她听说黎娘子想种花,便把契书给了我,让我给黎娘子你送来,太子妃说了,黎娘子若有什么需要的,可以跟她提,不必太客气。”
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