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来亨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说:“郑将军,如今南明势力渐弱,已是昨日黄花,将军我们现在应该趁机巩固实力,而不是继续争斗下去。我建议双方暂时停火,协商合作事宜,共同对抗朱府。这样既能减少内耗,又能增强我们双方的国家的力量。”
郑芝龙听后陷入沉思。他明白李来亨的话不无道理,但他也担心其中是否隐藏着什么阴谋。然而,在当前形势下,合作似乎是一个可行的选择。经过一番权衡,他终于做出了决定。
郑芝龙点了点头,说:“李将军所言有理。但合作需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沟通细节。”李来亨表示赞同,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合作方案。郑芝龙认真倾听,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随着对话的深入,郑芝龙逐渐放下了戒心,与李来亨展开了一场坦诚的交流。他们讨论了如何协调行动、分配资源以及应对外部威胁等问题。虽然过程中难免存在分歧,但通过双方的努力,他们逐渐找到了一些共识。
最后,郑芝龙和李来亨达成了初步的协议。双方同意暂时休战,共同商讨更详细的合作计划。他们约定在适当的时候再次会面,以确保协议的顺利实施。
在告别之际,郑芝龙感慨地说:“李将军,今日之会真是出乎意料。希望我们能够携手合作,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李来亨微笑着回应:“郑将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期待下次见面时,我们能有更多的成果分享。”
随着郑芝龙和李来亨各自返回自己的营地,这场意外的相遇成为了一段佳话。他们的决定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战局,也为后续的历史发展留下了重要的一笔。这段故事告诉人们,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有时候需要放下偏见和敌意,寻求共同利益,才能实现和平与发展。
在李来亨成功说服郑芝龙后,他率领军队返回太原。一回到营地,他立刻写信给李自成,详细报告了他与郑芝龙之间的对话和协议,并附上了自己对局势的分析和建议。
当李来亨写完信并准备派人送去时,一旁的将领们开始劝谏道:“将军,我们此次出征南明,乃是朝廷诸大臣共同商议的结果。如今,将军擅自与南明签订和平条约,这已经是越权行为。而现在,将军还要写信回朝,我担心朝廷对将军的这个决定会提出质疑,甚至可能导致将军失去大将军之职。这样做是否值得呢?”
李来亨静静地听着他们的劝谏,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表情。他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我明白你们的担忧,但作为一名军人,我的直觉告诉我,朱府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如果我们现在放纵朱府的势力发展,将来必定会后悔莫及。因此,我已下定决心,要对朱府发起战争。”说完,他站起身来,下令道:“全军集合!”
士兵们迅速集结起来,整齐地排列成队。李来亨站在高台上,目光坚定地望着他们,大声说道:“各位将士们,我知道大家都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安。但请相信我,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任何敌人。现在,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迎接挑战吧!”
众将士齐声高呼,表示愿意追随李来亨。他们纷纷拿起武器,准备踏上新的征程。李来亨看着士气高昂的将士们,心中充满了信心。他坚信,只要有信念、勇气和智慧,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京城,李自成收到来自李来亨的信件的时候,整个人都麻了,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中的信笺。他从未想过,李来亨竟然会如此大胆,竟敢擅自改变朝廷的政策!
李自成心中矛盾重重,一方面,他对李来亨的行为感到愤怒和失望;另一方面,李来亨又是他最为爱护的将军之一,曾经立下赫赫战功。此刻,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
就在这时,下方的群臣中有一人似乎看出了李自成内心的纠结。他恭敬地站出来,开口道:“启禀陛下,凡涉及军务之事,皆非小事。若是李将军在来信时说了些什么,请陛下您将此事告知群臣,以便我们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李自成听后,沉思片刻,最终还是决定将李来亨的事情告诉群臣。于是,他缓缓展开信笺,向群臣宣读了李来亨的信件内容。读完之后,群臣们一片哗然,议论纷纷。他们对于李来亨的行为表示惊讶和不满,但也有人认为他可能有自己的苦衷。
李自成静静地听着群臣的讨论,心中愈发纠结。他知道,这件事关系重大,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到朝廷的权威,更可能引发更大的麻烦。然而,他又不愿轻易舍弃李来亨这位得力的将领。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李自成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就在众人沉默的时候,牛金站出来说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帝微微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牛金深吸一口气,道:“陛下,无论如何,臣认为李来亨将军已不再适合担任如今的高级指挥官一职——征南大将军。应当先将其传唤回朝,让他向陛下和朝廷解释清楚情况。之后,我们再选派合适的将领去接替他的工作。陛下,请您决断,此乃当下最佳之策!”
皇帝闻言,陷入沉思,没有立即回应。而朝堂之上,众多大臣纷纷议论起来。有人赞同牛金的意见,表示李来亨必须给个交代;也有人觉得应该给他一个机会,毕竟他也是大顺朝的功臣之一。一时间,朝堂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皇帝眼神犀利地扫了眼殿下的大臣们,开口说道:“李来亨虽劳苦功高,但此次行事确实鲁莽。传朕旨意,命李来亨速速回京,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若他抗旨不遵......”皇帝顿了顿,“格杀勿论!”
另一边,李来亨带领着军队一路高歌猛进,捷报连连。正当他准备乘胜追击时,圣旨到了。李来亨接旨后,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知道此番回京,定是凶多吉少,但圣命难违。
在回京的路上,李来亨一直在思考如何向皇帝解释。他决定写一封奏折,详细说明自己这么做的原因和想法。同时,他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在李来亨被撤走后,王益终于有机会从城墙上探出头来。他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心中暗自庆幸:“好险啊!”他没有想到李来亨会如此拼命地向自己发动攻击,差点就让他失去了最后的一道防线。不过幸运的是,李来亨最终还是选择了撤退。
“这世上居然还有这么不要命的士兵?”王益心里暗自嘀咕着,他从来没见过这样打仗不要命的人。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王益不禁感叹道:“真是一群疯子!”但无论如何,他必须尽快将这个消息告诉老爷。于是,他急忙命令手下:“快去禀报老爷,告诉他大顺国敌军已经撤离了。另外,通知大家准备行动,我们要把失去的城市夺回来!”
此时的王益深知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懈怠。他立刻组织起人手,着手夺回那些曾经被大顺军占领的城市。尽管任务艰巨,但他充满信心。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成功。而此刻,他也希望老爷得知这个消息后能放下心来,不再担忧他们的安危。
王益带领着士兵们冲进了城市,与留守的大顺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城中的百姓们也纷纷加入了战斗,他们用各种方式支援王益的军队。
经过几天几夜的激战,王益终于夺回了失地。他站在城头上,看着满目疮痍的城市,心中百感交集。
此时,远方传来一阵马蹄声,王益定睛一看,只见一队人马正向城池赶来。领头的正是他的老爷。
老爷来到王益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做得好,王益!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
王益谦虚地笑了笑,说道:“这都是大家的功劳,要是没有大家的支持,我也不可能成功。”
老爷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不过,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大顺军虽然退了,但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要加强防守,随时准备应对他们的进攻。”
王益连忙点头称是。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李来亨坐着囚车开始朝着京城中而去,很多参将虽然不服,但是这个朝廷的命令,也有李来亨的军令在强压,所以整支军队才没有哗变,但就是这样,将士们心中已经存在了不满意的心态,本来就是囚徒组成的部队,有了这件事,使得这支部队更加的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