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之前涉嫌嫖娼被抓的男演员之所以能当男二号,也是因为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加之在圈子里有名气,虽不及薛泽顶流,却也红极一时,拍了不少经典电视剧。

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换角色这事,就算导演组捂得再严,也早晚都得爆出来,不可能藏一辈子。

时间一长,总有人能凭借蛛丝马迹,顺藤摸瓜摸出来点什么。

为了防止舆论发酵,导演组则在换完角色的第一时间,就联系各大媒体,放出捂了许久的黑料。

先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引起热议,将众人的视线吸引到原男二嫖娼被抓的事情上。

等舆论风向一边倒,铺天盖地都是声讨的时候,再由导演组出面,通过官博公布换人的消息。

因为事件本身敏感,导演组下的公关团队也并未乘东风趁机大肆炒作,一切求稳的前提下,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完成了演员的替换。

就连讨论角色该由谁来接替的话题都未引发。

虽然还是有些清醒网友察觉了些许端倪,但这件事本身错不在剧组,换演员也无可厚非,总归没掀起什么更大的风浪。

出师不利,流年不顺。

导演组重整剧组演员后,为了图个好兆头,也为了去去晦气,特意选了个良辰吉日,上香放炮等一系列玄学操作,终于是逐渐步入正轨,未在出什么岔子。

开机当天,薛泽还给柏鸢发来了采景的照片,坐标正是海启有名的地标,可以看到拍摄现场围满了不少看热闹的路人。

海启人虽然见惯了大风大浪,但有着顶流光环加持,总归还是要更显眼一些。

是以,不多时,薛泽在海启跟组拍电影的消息也跟坐了火箭似的爬上热搜,配图正是薛泽给柏鸢发过去差不多的,但是不同角度拍摄下的照片。

薛泽和柏鸢之前加过微信,现在又同处一个城市。

想见上一面,就不再需要依靠机场偶遇纯碰运气的玄学。

遇到编曲上的问题,一通电话,约个时间地点就能碰面。

当然,这只是理想中的预期。

事实上,因为薛泽如今的知名度等原因,真正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不但要提前跟经纪人报备,跟剧组里的但要提前请假,还要乔装打扮蒙混过眼尖的粉丝,更要避开无孔不入的恐怖狗仔。

光是想想就令人头大。

跟地下党接头的特务没什么区别。

因此,两人实则依旧只是通过电话相互交流,并未在私底下见过面。

薛泽将第三次改版后的编曲发给柏鸢试听,经过多次修改之后,终于敲定了两人都认可的最终版本。

编曲完成,之后要做的就是找专业作词家填词。

如果有需要,还可以找舞美进行一整套动作的编舞,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若是拍成mV,还需要另外再找人编纂剧本和请演员等一系列异常繁琐的流程。

薛泽这段时间忙着拍电影,为了全身心的投入进角色中,已经酌情推掉了没有必要的其他行程,还减少了上综艺的次数,显然是打算借着这部电影彻底打开荧幕的大道。

所以,距离这首两人一起合力完成的歌曲真正发表出来,被搬上台,还尚且遥遥无期。

只能往后一拖再拖,快的话也得有个一年半载方才能完工。

薛泽将这具体安排跟柏鸢说了之后,后者表示没有异议,慢慢来就好。

这首编曲本来也是她一时兴起的随手之作,并未打算借此弄出点什么名堂,甚至在全部的编曲都大功告成后,就被她彻底的放到了一边,借着创作中获得的灵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编排。

自然也就无所谓或早或晚。

她之前也说过,这首歌的原创依旧是薛泽,自己不过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饰,甚至如果不是薛泽一再提及,就连自己的署名都没打算附。

最后也没附真名,而是只用了一个简单的英文字母“b”——bird来代指自己。

只要有那个意思就行,其他都好说。

经由作曲一事,柏鸢也由此产生了点兴趣,在协助薛泽编曲之余,又基于灵感迸发和兴趣使然,开始编写并创作古典乐相关的旋律,将这当做课余生活的休闲娱乐项目。

因为之前跟薛泽试过钢琴合奏,由于对方技术有限,不但未能尽兴,反而还挑起了柏鸢的手感和技痒,有点怀念起之前温以彻在的时候,两人一块练习曲目的日子。

像他们这种顶尖级别的演奏,每次都酣畅淋漓,简单点可以用打音游来形容,顶级大师玩的是快节奏快旋律,打出完美全连击就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而跟薛泽这种不上不下的半吊子合奏,就好像把原本的曲目节奏和速度放慢了两倍,虽然也能连击,但总是这么不上不下的吊着一口气,就很不畅快。

只不过柏鸢也知道趁手的搭子不好找,要是人人都能像温以彻那样轻车就熟,那人人都能称得上是钢琴天才了。

就连温以彻当年升高中后,柏鸢也跟后来的新搭档磨合了一段时间方才罢休。

这种考验默契的事情急不得,柏鸢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并未对薛泽的琴技提升抱有太高的期待和期望,只在编曲的过程中少之又少的指点过几回,具体如何则受限于时间地点等诸多外音,只能等到之后有机会碰上了,再去校验。

柏鸢跟薛泽聊的最多的,也都只围绕着编曲和创作本身所展开。

另一边,与柏鸢同处一间教室的裴缙,则将她这段时间醉心于音乐上的举动向尽收眼底。

从他在柏鸢这里无意中得知了「温以彻」这个名字,又扫到了那张一闪而过的照片,将二者联系起来后便交代自己的跟班去打听有关对方的信息。

温以彻不是大院出身,混乐圈的人也没有隐藏身份的必要,他一小就钢琴天才的名声在外,每年参加的比赛和获得的奖项,即便有些是只有圈里人才知道的,不那么为大众所知,但也都有迹可查。

因此,裴缙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有关温以彻的大部分信息,将他在国内上过的学校打探清楚后,自然也就能反向查到柏鸢也曾跟他就读于同一所初中。

两人不但是双琴组合的搭档,还曾一起同台演奏,获得了业内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

甚至还设法弄到了一张两人同台演奏时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