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阅世走人间 > 第228章 心灵对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敬诚开着车,心情愉悦地朝着目的地前进。他的目的地正是大名鼎鼎的\"三苏祠\"。

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激动,因为这里承载了太多历史与文化的厚重。

吴敬诚对苏东坡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苏东坡都是他心目中的偶像。

终于抵达目的地,吴敬诚兴奋地下了车,“咱们到了,一起下车去看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一起走近着名的历史人物。”他招呼大家一同前往参观学习。

金不换、李易阳和郭忠江也纷纷下了车,他们带着好奇和期待走近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建筑群。

三苏祠,这座曾经是北宋着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故居的地方,如今已成为一座久负盛名的名人祠堂和古典园林。它不仅见证了苏氏家族的辉煌历程,更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敬仰与追思。

当他们走到三苏祠的正门时,众人不禁抬头仰望。只见正上方悬挂着一块镏金横匾,上面刻有三个大字——\"三苏祠\"。

这三个字由清朝着名书法家何绍基题写,字体苍劲有力,气势磅礴。站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苏氏父子的文学气息扑面而来。

进入三苏祠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庭院。庭院中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散发着阵阵清香。

沿着青石板路漫步其间,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正门右侧有一棵大榕树,其树冠若张开的巨伞,直伸展到墙外。

吴敬诚笑着对众人说道:“你们看这棵树,就像是一把巨大的雨伞,为‘三苏祠’遮风挡雨,保护这一方神圣的文化圣地!”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看见前方道路两侧各有一株古银杏树,笔直参天。

金不换不禁感叹道:“这两棵树优雅威严,仿佛是在守护这座古老的祠堂,恭迎着每一位前来参观的嘉宾。”

穿过银杏树,吴敬诚走在最前面,他默默地浏览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涌起一股敬仰之情。

只见三苏祠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门前依次排列着大门、前厅、启贤堂、木假山堂、济美堂等建筑,东西两侧为对称的厢房。

黑漆大门的左右木柱上镌刻着一副醒目的楹联: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这副对联生动地描绘了三苏父子的文学成就和这座祠堂的历史地位。

吴敬诚他们穿过前厅,来到了飨殿。

一踏入大殿,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三尊高大而庄严的民服彩绘三苏坐像。

苏洵端坐在中间,他头戴老人披风,银须飘然,面容和蔼慈祥,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他作为一家之长的威严与慈爱。

苏轼则居于右侧,他头戴峨冠东坡帽,留着浓密的胡须,头微微仰起,眼神深邃而机敏。他左手握着书卷,似乎正在思考着什么,展现出一种旷达洒脱的精神气度。

苏辙居于左侧,他的头发盘绕成书生髻,微微俯身,双手展开书卷,陷入沉思之中,仿佛在追寻人生的真谛。他身上散发着儒学雅士的气质,给人以沉稳和内敛的感觉。

这三尊坐像栩栩如生,色彩鲜艳明快,让人感受到了三苏父子的风采和魅力。

吴敬诚站在他们面前,不仅被他们的才华和智慧所折服,也对他们的生平事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殿正中央高悬一块巨大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书写着“养气”二字。

吴敬诚抬头仰望着这块匾额,眼中闪烁着敬佩之情。他说道:“这‘养气’二字,是不是取意于孟子所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呢?彰显三苏父子正气凛然、高风亮节的肃然形象啊!”

说完,驻足观赏舍不得离开。

李易阳不可思议的说道:“吴大人啊!你是不是入迷了,就像是看见什么宝贝似的!”

“走吧!走吧!着什么急嘛!”吴敬诚说着又带着众人绕过了大殿,来到了后面的启贤堂。

启贤堂内陈列着苏家祖先的神位,这里庄严肃穆,弥漫着一种庄重的气息。

吴敬诚站在堂内,静静地凝视着那些神位,心中涌起一股对先辈的敬意。他轻声念道:“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人们都会经历风风雨雨,一句绝妙的诗句包罗万象。”

这时,一旁的郭忠江好奇地问道:“少爷,您刚才所吟的那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吴敬诚微微一笑,解释道:“诗句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送参寥师》,这句诗意味着我们在这一生中,需要阅历世事,行走于人间,但同时也要将自己的身心寄托在世外云岭之中,保持一份超脱和宁静啊!”

郭忠江听后,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感叹道:“原来如此!这句诗真是意味深长啊!”他不禁对吴敬诚的博学多才感到钦佩不已。

吴敬诚感慨地说:“生而为人,我们总是为了衣食住行而奔波忙碌,总有社会赋予我们的角色需要去扮演,也总有家庭的责任需要去承担。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积累,我们会逐渐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值得我们过分纠结或担忧。相反,我们应该学会保持内心的宁静,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时,就会发现生活变得更加轻松愉快,我们也能够更好地享受生命的美好。”

郭忠江笑着说:“少爷,我明白了,人生需要不断努力,也要自得其乐呀!对吗?”

金不换兴奋地表示:“是啊!你们俩说得对,我走进‘三苏祠’,立刻就感受到了,这里充分展示了苏氏父子的卓越成就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他们的诗词去认真品位,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啊!”

李易阳惊叹地说道:“唉!兄弟们,我一直都在驻足观赏,这个地方真是不简单啊!你看,这些房间布置得十分雅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像我这样的大老粗,来到这里真是受益匪浅啊!”

吴敬诚连忙回应道:“易阳兄,你太谦虚了。如果按照你这么说,那我岂不也成了大老粗?要知道,苏东坡他们的素养,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企及呢!”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心中对苏东坡等人的敬仰之情愈发深厚。

不一会儿,吴敬诚带着大家继续往前走。

他们来到了木假山堂的右前方,这里有一座名为“云屿楼”的建筑。这座楼建于清光绪三年,因其三方环水、两方围竹,被称为“岛居”。

事实上,整个三苏祠都是一个“岛居”,三面环水,园内种满了斑竹,与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相呼应,体现出他高尚的品格。

阳光洒在竹林间,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

吴敬诚他们漫步在园中小径,感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让人忘却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

吴敬诚终于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品味古人的智慧与情怀。

吴敬诚每到一处,都会停下脚步,仔细欣赏眼前的美景。他看到三苏祠的主体建筑周围,是按照苏州园林的造景风格精心设计的。楼台亭榭、竹树花草、桥廊湖山、雕塑碑石等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错落有致,或屏风般遮挡视线,或掩饰着背后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

在云屿楼的南面,有一座名为抱月亭的亭子。它矗立在清泉和荷田之间,散发着清新淡雅的气息。清风拂过,荷叶轻轻摇曳,荷花散发出阵阵芬芳,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从云屿楼往西走数十步,可以到达披风榭。这座建筑最初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经过了重建。原来的披风榭建在眉州城里的环湖上,但随着湖水逐渐干涸,湖上的建筑也渐渐毁坏。如今,披风榭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三苏祠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吴敬诚漫步在这些美景之间,心情格外舒畅。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也领略到了古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在这里,他仿佛穿越回了古代,与苏轼、苏辙等人一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披风榭的北面,在一泓清池里重塑了一尊苏东坡盘陀坐像。

这尊雕像栩栩如生,苏东坡席地而坐,目光深邃,仿佛正在凝视着远方,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阅世走人间”的故事,他那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和对世界的深刻洞察。

这座雕像让人们感受到了苏东坡的豁达与超脱,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进行心灵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