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楚王熊章全力推动楚国新制度的改革,使得楚王对朝堂的掌控力度和朝堂对楚国地方的掌控力度增强了不少。

之前随着楚国将县邑合成郡之后,有些郡守仗着其在郡内的权势居然敢无视楚国朝堂发布的一些政策,虽然不至于到对抗中央的局面,但已然有这个趋势。

现在熊章利用九品官制极大的提高了楚国朝堂的权威性,若是还有地方官无视朝堂的诏命,阳奉阴违,那一定会为之付出其承受不起的代价。

楚王熊章正式将理政殿设立为楚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此后他只需要通过掌控理政殿就能从容的掌握楚国的朝政,他也能彻底从冗杂的政务之中脱身,从而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谋划楚国的发展。

熊章设立理政殿之初,理政殿虽能帮助熊章筛选政务,但由于几位大臣职权不明,导致效率不高。

弥生虽是令尹,但其权责与前任子西、沈诸梁相去甚远。

因此,许多事务无法迅速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案,需呈交熊章亲自处理。经过改革后,理政殿的几位大臣分别分管一至两个部门,各负其责,而总理大臣弥生则负责协调工作,从而提高了楚国政务的处理效率。

这种分工明确的管理方式使得楚国朝堂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在楚国的新制度推行后的三个月,楚王熊章在理政殿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小朝会。

这个会议的参与者包括理政殿的诸位公卿、御史台的主官、大理寺的主官以及八部尚书等高级官员。

由于这次会议涉及到军务,所以大将军府的上将军也被邀请参加。

楚王熊章坐在王座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朝堂下的群臣。他开口道:“弥卿,如今楚国新政推行得如何?”他的目光落在总理大臣弥生身上,期待着他的回答。

弥生微微躬身,恭敬地回答道:“王上,目前楚国的制度在朝中的更迭进展较为顺利,但大理寺分院衙门和监察御史衙门在地方上的建设遇到了一些波折。”

楚王熊章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追问道:“可有人胆敢对抗新法?”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严厉和不满,若有人敢公然对抗新法,不论是谁,都要遭受自己的雷霆之怒。

“王上,并非是要对抗新法,而是大理寺分院建立后,地方上的主官被剥夺了司法之权,而监察御史衙门的设立,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朝廷对地方官的不信任。”

“因此,对于大理寺分院和监察御史衙门的建立,他们表现得不那么上心,甚至有些冷眼旁观。”总理大臣弥生害怕楚王熊章发怒,赶紧解释道,同时也算是替各郡主官在熊章面前说了几句好话。

楚王熊章听了弥生的话,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是不希望自己越过理政殿直接对各郡县的主官进行处理。

“那依弥卿之意,应该如何呢?”熊章向弥生问道。

“王上,臣认为吏部对楚国上下百官有考核之权,可以让吏部官员对楚国地方官员进行考核,从郡守到乡里各级官员都应按照楚国官吏管理法进行考核。”总理大臣弥生建议道。

听到弥生的话,熊章神色不变,但心中已经泛起了波澜,他脑海里突然就迸出两个字:“京察”。

京察,这可是有明一代清除异己、树立权威的不二法门啊!明朝后期,京察更是成为了党争的强力手段。

那时,京城中频繁进行京察,过分到几乎一年一察,京官们苦不堪言,被逼得要么站队,要么自请外放。

朝局一片混乱,国事也因此被荒废,百姓生活困苦,最终引发了暴乱。

熊章深知明朝后期朝廷党争之乱象,对于京察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明白,考核百官本身并没有错,但必须要把握好尺度,否则一旦失控,便会成为党争的利器,让整个国家陷入动荡和混乱之中。

想到这里,他不禁皱起了眉头,开始思考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弥生站在朝堂之下,目光紧盯着王位之上那个一言不发的男人——楚王熊章。他的心跳不禁加快,内心充满了忐忑不安。

弥生深知自己将要提出的建议可能会引起争议和反对,但他坚信这是正确的举措。

他要让吏部对地方官员进行全面而严格的考核,以确保他们的能力和廉洁度符合楚国的要求。

这个提议主要基于两个重要原因:首先,理政殿作为楚国政务的最高机构已经正式确立,而弥生作为首任理政殿大臣,他肩负着为理政殿树立权威的责任。

通过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可以展示理政殿的权力和影响力,同时也为他个人在百官之中树立权威。

其次,地方官员拥有巨大的权力,并长期在地方任职,如果他们是能干的贤臣良吏,那么将造福百姓,促进国家的繁荣。

然而,如果他们是残酷贪婪的官员或只知享乐、不务正业的人,将会给当地人民带来苦难。因此,必须严厉查处这些不良官员,以保障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正当弥生暗自忐忑时,楚王熊章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传入了弥生的耳中:“就依弥卿的意思去办,也要让下面的人知道天威。”这句话如同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让弥生感到无比欣慰。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恭敬地回应道:“臣领命!”他深深鞠躬,表示愿意全力以赴完成这项任务。

“吏部虽有对百官考核之权,但为了显示朝堂的公允,也不让地方官员担心,就由御史台出人辅助吏部官员考核,吏部为主,御史台为辅,弥卿觉得如何?”熊章笑着对弥生问道。

弥生思考片刻后,回答道:“王上所言甚是,御史台这些年督察百官,在百官之中极具威信,若有御史台辅助,臣只会更加放心。如此一来,既能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又能让地方官员安心。”

熊章点了点头,继续说:“考核百官乃是筛选官员之中不合格者,优秀者升,劣者贬,方能安百官之心。以后吏部和御史台每过三年对都城的官员进行考核,每五年对地方官员考核一次,此为定例,不可更改。”他的目光扫过众臣,表情严肃而坚定。

总理大臣弥生等大臣纷纷起身,齐声称赞道:“王上英明!”

他们深知这个决定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认为这将有助于提高官员素质,促进朝廷的稳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