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婶一听负责后勤,心里乐开了花,本来这便是她擅长的事情。
“刘茂,你可以加入后勤组,协助婶子大娘们上山采冬笋、摘野菜,保证大家的安全。若是有幸打猎到什么,村里同样会按市价收购,你看如何?这样一来,大家的伙食还能得到改善,毕竟村里的存肉已经不多了。”
“真的?”
刘茂惊喜万分,起初听到被安排到后勤组时还有些不情愿,但如今能参与打猎,村里还会给予相应的报酬,这意味着他打到的猎物除了每日固定的八文工资外,还能额外得到补偿。
假设一天能够猎得一只野鸡,市价大约为四十文,那么一天就能赚到四十八文。
相比起建筑队的日薪十八文,即便隔几天才能猎得一只,这买卖也极为划算!
“当然,如果你想拉几个朋友一起,我们也不会拒绝。”
话音刚落,他便看向身旁的哥哥,两人眼神交汇,心意相通,随即决定携手加入后勤的行列。
第五组,那可是我们村庄里人人称道的账房小队,事情不多却至关重要,一天五文钱的工钱,刚刚好适合我那既机灵又细心的侄子侄女。
他们的工作简单却不失重要性,只需将大伙儿辛勤劳作的汗水,化作账本上一个个工整的数字,记录着每个人的付出与收获。
但切记哦,每日劳作之后,千万别忘记找他们俩登记你的工时,哪怕是最末的一刻时光。
若是不慎遗漏,待到房屋高耸,瓦砾成墙,结算时才发现少了自己几天的汗水,那也只能依循账本的铁面无私,它可不管你人前的千般理由。
此外,若是哪家有了急事,无法前来参与建设,一定要提前告知小组长,而组长们也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留意是否有未至的身影,做到心中有数,账上不差毫厘。
言罢,众人便如流水般散去,各自迈向温暖的帐篷,小路上回荡着细碎的议论,关于小组的选择、银两的筹措,都在低声细语中传递,既充满期待,又藏着几分私密的筹划。
齐凯的目光不经意间与张家那一对年龄与自家小子相差无几的兄妹交织,心底忽生一计,脚步不由自主地向张老二靠近了几分。
“张村长,您看,能否让我家小子也加入到记账的那个队伍中?”
张老二初时有些愣怔,区区五文钱,对于齐家来说似乎并不构成什么负担,不禁疑惑地反问道:“你是说齐洋那孩子?”
“对,他今年都十二岁了。至于工钱,我们可以不要,主要想让孩子跟着学习学习。其实,我家小子以前也是读过些书的,只是后来因为路途遥远,加上我们做父母的有些溺爱,孩子就不愿意再去学堂了。不过他并不顽皮,平日在家也时常捧着书本研读。”
每当提起儿子,齐凯心头总免不了涌上几分愁绪。
喜读书自然是好事,家中条件也能支持,可孩子就是不愿意踏出家门半步,将来又能有何成就呢?
“知道了,稍后让你儿子过来,让鸣一带着他一起做吧。”
张老二这才恍然记起齐凯的儿子,那个羞涩的少年,性格与齐凯全然不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温柔。
齐凯闻言,糙汉的脸上也难以掩饰喜悦之色,大儿子显然不适合继承他的衣钵,但他希望借此机会,让儿子多与张家的孩子们交流,也许能从张公子那里学到一二,将来做个账房先生也是条不错的出路。
“慢着,你人脉广,要不先帮着张罗采买之事?无论何种食物皆可,若是能弄到一头肥猪,那就更妙了。盖房子是项重体力活,若肚子填不饱,哪有力气干活?”
后勤这块,郭大嫂早已忙得不可开交,采买的事宜实在难以兼顾。
“这段时间确实有点难办,不过我会尽力试试。”
齐凯眉宇间凝结起一丝愁云,这年头世道艰难,承诺不可轻易出口。
“尽力而为吧,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
话毕,二人各自散去,齐凯则转身去找寻儿子,预备前往张家。
自从离开山林,在平原上安营扎寨,张家与齐家的帐篷就相距不远。
此时此刻,张家正讨论着是否应该让张家大哥也加入到记账组,这主意竟是他自己提出的。
他对张老二展示的账目管理颇感兴趣。
反正自己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要做,不过是让人按个手印,简单轻松得很,自认为完全能够胜任。
“你这身体状况……”
一旦谈及张老大的身体状况,一向温和无主见的张大嫂总是不由得紧张起来。
“放心吧,没事的。”
“大哥,不如你就帮村里管账吧,正合适做个账房先生。我的事情已经多得应接不暇。”
张老二越想越觉此事可行,村里收的银两,未来的采购,乃至与砖瓦厂的往来账目,都需要有人仔细清理,条理分明。
“好吧。”
张老大爽快答应,张大嫂即便想要阻止,也为时已晚。
徐莉云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想法。
见到张大嫂满脸忧虑,便轻声宽慰道:“大嫂,大哥的任务主要就是在需要用钱购物时记上几笔,比鸣一他们的活轻松多了。”
“真的吗?”
账房的工作听起来竟如此简单?
徐莉云轻轻点头,没有过多解释,而两位男士也都默认了这份看似轻松的差事。
的确,村里的账本就那么几本,以张老大那精明的头脑,处理起来自是游刃有余。
张大嫂在京城时并不常亲自料理家务,对此类事务了解不多,见大家都这么说,也就信以为真,心中的顾虑逐渐消散。
就在此时,齐家父子登门拜访。
“张村长,这是我儿子齐洋,快问好。”
齐凯一边介绍,一边催促儿子上前。
“村长好,张伯伯好,婶婶们好,弟弟妹妹们好,我是齐洋。”
齐洋稚嫩的声音中透露着礼貌与拘谨,宛如春日里新发的嫩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这一套礼貌话下来,几人的眼神中流露出对这位少年难以掩饰的好感,他的举止之间透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稳重与得体。
“念过书吗?”
张老大的声音如同春日微风,温和地拂过少年的脸庞,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