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和洛国的战争紧张气氛不同,今天的炎国很是高兴。

因为稷下学宫终于是开始使用了,厉夏亲自过去揭牌,并且提下了“求同存异,百家同源”八个字,作为稷下学宫未来的标准。

百家可以有自己不同点的地方,但是在稷下学宫,是为了寻求大家相同点的地方。

这几个字将会作为学宫的方针,避免百家的内耗。

毕竟百家的内耗,不仅内耗的是百家,同时被内耗的还有炎国,现在的炎国还很弱,根本就内耗不起。

为了这个学宫,厉夏给安排了一大块土地,现在房屋虽然还很简单,但是厉夏对这里很有信心。

为此,厉夏亲自担任稷下学宫的宫主,就是前世的校长。

这不是百家称呼,而是炎国给稷下学宫的正式官职,宫主是和三太平级的,可以参加廷议的资格。

只不过担心百家人不服,所以厉夏才会亲自担任这个宫主。

这个稷下学宫从去年就已经开始设想准备,如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稷下学宫的学子称作学生,没有职位只是一个称呼罢了,区别以前的夫子,毕竟名宿和名士都是夫子,多少不太好听。

所以稷下学宫不看重你的名望,只要是来学习的,都称作学生。

负责传播百家理念,算是有了正式官职,炎国给的职位是博士。

你给其他人当老师,那你肯定是一个博学多识的人,所以你的职位是博士,以后算是吃了公家饭。

老师是一个尊称,博士算是一种职位,兵家学生称呼兵家的先生为老师,先生都可以。

为了不失礼貌,兵家的学生见到史家的先生,也要尊重的称呼一声博士,这样一来大家都好看。

博士上面还有一个大博士,就是各家在炎国,在稷下学宫的领头人,都是大博士。

所以百家各只有一名大博士。

因为刚刚开始,所以稷下学宫只有史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新儒家,法家,刑家,农家以及雕刻家。

其中每家博士各一人或者两人,大博士只有三人,那就是新儒家,兵家,以及史家。

新儒家不用说,那位是新儒家派炎国的代言人,自然可以代表整个炎国的新儒家一脉,那是人家正主指认的。

兵家和史家就是江夫子以及孙夫子,他们虽然不是本家亲自指认的,但是人家名望大,说是炎国各家最有名望的,一点也没有错。

其他各家就只有博士,没有所谓大博士。

毕竟那几位名望低了一点,说他们是大博士,估计会有很多人不服气,再加上数量太少了,还不需要大博士那么高,他们自己也镇不住。

所以另外几家就只有博士,没有所谓的大博士了。

大博士以及博士负责学宫的管理,可以参加廷议,也可以不参加廷议,这一点比较自由。

如果有需要的话,他们可以把自己需求告诉宫主,如今就是告诉厉夏,由厉夏去做主协调。

稷下学宫开门了,厉夏把贵族的子弟,以及官职人员的子弟,再加上一部分有读书识字的人,一股脑都收入了学宫当中。

大概是四百多人,如此一来的话,稷下学宫开门了,不至于没有学生之类的。

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识字率太低了,这这些人还是经过深思熟虑想出来的,不然很难凑出来。

他们虽然不是百家之人,但是他们识字啊,好好教导的话,说不定真能够入了百家。

门口是两排大字,同样是厉夏提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和学宫一起的是图书馆,不过没有这么直白罢了。

如今叫做博园。

门边同样有一行小字,用来鼓励大家学习的。

踏入此门,可让你知过去,观当下,畅未来。

这里面的书籍,八成都是王宫里面的。

为了凑够这些书籍,厉夏把各国发来的史书都给搬进去了,还有炎国历代的史书。

毕竟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知识就是财富,所以不管是贵族还是王室,都喜欢收藏书籍。

从而垄断了知识,以至于很多珍贵的知识甚至成了绝本或者失传,这是重大的损失。

为了让知识下乡,厉夏准备了这个免费的博园,还有就是少年学宫,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

反正这么多书籍,放在王宫里的话厉夏也不看,这就是浪费,很多书籍甚至发霉烂掉了,但是也有很多人一书难求。

这个博园里面的书籍,全部都是免费看的,也可以让大家开眼界一类的。

对于厉夏的这个决定,江夫子等人都是十万个赞同的。

为此,江夫子还把自己珍藏的兵书给拿了出来,以前担心别人看了他收藏的兵法,从而针对他。

不过现在的他早就想开了,兵法是死的,战争是活的,没有人会傻到拿着兵书去排兵布阵,那只是给你一个思路,而不是万能的答案。

因此稷下学宫和博园的落成,算是给炎国人种下了知识的种子,至于这种子能不能发芽成长,就要看以后的表现了。

厉夏对此很重视,也是非常的有信心。

知识改变命运,不仅改变个人,也会改变炎国的命运。

对于王都的普通人来说,一直觉得知识是遥不可及的,现在终于有机会接触这种高大上的东西,自然是异常的兴奋。

一时间,这兴奋的氛围,甚至让大家暂时忘记了对战争的焦虑。

不管是从普通百姓还是到相国这些重臣,都是这种感觉。

而在这个时候,两份战报也终于到了厉夏的手中。

为了支持对洛国和蛮族的战争,只要关于这方面的战报,第一时间都会到厉夏手中的,以免公务太多导致战报处理不及时。

毕竟战争一直都是厉夏优先重视的对象,厉夏比谁都知道军队的重要性,只要他能够手握重兵,那么他就可以不在意其他人意见,强行推动一些改革。

但是也有一点,那就是要不断的胜利,只有不断的胜利,才能证明他决策的正确性,一旦战争失败的话,别说那些改革会打水漂,恐怕想要推动改革的阻力会变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