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王爷 > 第202章 粮食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说完新城建设后又说了一下新的窑厂已经建好,等朱楩回来之后就可以开始造玻璃了,最后就是朱楩最关心的枪支

解子纶在信中表示,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打造出五十六支枪支,根据当前进度预估,等到朱楩从京城返回时,完成一百支应该不成问题。此外,弹丸是单独制造的,由于其制造工艺相对简便,因此目前仓库中的弹丸储备量十分充足。

朱楩阅读完信件后,立即给予回信。原因在于老田随他一同前往京城,无人负责对火枪队开展培训工作。在此情况下,朱楩只能将此任务交托给袁成。毕竟,袁成自身具备出色的射击技巧,并且身为岷海卫的指挥使,他在亲卫军内的威望仅次于朱楩。因此,由他来负责领导火枪队的训练,能够更好地彰显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这一次征讨安南的行动,虽然并不需要他所率领的亲卫部队——岷海卫充当主力或是先锋,仅仅只需要承担起护卫高层将领们的任务,并坐镇中军即可。然而,朱楩心中却有着更深层次的打算。在他的计划中,这支精锐之师不仅仅是简单的护卫力量,更是一支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奇效的奇兵。

而与此同时,还有火枪队以及特种部队,它们代表着跨越时代的军事变革。这种新型兵种的出现,将会给整个战局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可能直接决定战争的胜负走向。

朱楩深知这一点,因此对于火枪队的运用和部署,他必须慎之又慎,以确保其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至于左右两路大军的整军情况,朱楩也还是关注了一下,袁洪作为一个军都督,他手下精兵良将也是很多的,而且本次调集的兵力都是从后军管辖范围下四面八方抽调出来的,袁洪将这十万官兵安排到湖南境内集结,并且由广西、湖南、广东、三地进行军粮的筹集,大军到湖南后也首先开始屯田,确保粮食充足。

云南这边则由沐春率领的十万云南边防军从麓川出发,因为麓川新收复,所以肯定是没办法筹措军粮的,只能直接开始开荒屯田,好在区域广阔,能使用的土地面积也大,十万士兵再加上调集过去的部分百姓进行开荒,到年前也不用太担心缺粮的问题。

这古代打仗最大的难题实际上并非双方交战本身,而是让无数将领和帝王最为头疼的粮草运输问题。在本国境内作战还好,可以直接从当地的县衙或州府征集粮食供应军队。

然而,一旦涉及跨国界作战,粮食问题便成为了最大的挑战。毕竟身处他国管辖区域内,谁会愿意为你提供粮食呢?此时,解决办法只有两个:要么通过抢夺获取粮食资源;要么只能依靠从本国运送粮食过去来满足军需。

这种抢夺方式虽然成本最低,但必然会引发本国士兵与敌方军民之间的激烈对抗。毕竟粮食乃是生命线所在,敌方士兵或许还好应对,粮食遭抢后,他们大可继续搜刮附近百姓以获取补给。然而,如此一来,却会加深敌国百姓对本国士兵的仇视。他们不会将怨恨归咎于剥削自己的士兵,反而会对踏上他们土地作战的我方士兵愈发愤恨。这不仅会致使即使收复了失地,当地百姓也难以驯服,甚至可能引发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和反抗运动。

正如历史上赵宋王朝实质上已经灭亡,但百姓们依然坚定地拥护着宋朝的流亡政府,并坚决抵抗着蒙古士兵。最终,在那场惊心动魄的崖山海战中,陆秀夫怀抱着年幼的皇帝,与十万军民一起纵身跳入大海。然而,即使面对这样惨烈的局面,各地的起义仍未停歇。自元朝建立至其覆灭,不过短短不足百年时间里,大大小小的起义如燎原之火,贯穿了整个元朝时期。这些起义此起彼伏,从未间断,直至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取得胜利,建立了明朝。

以至于正史之中,明朝末年满清入关后便是如此这般一路南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坏事可谓做尽做绝,令人发指!也正因如此,哪怕历经多个皇帝更替,就算是在康熙年间那样繁荣昌盛的时期,全国各地依然存在着大量反清复明的起义军。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满清在征服每块土地时采取的手段过于粗暴简单——靠抢!这种方式虽然看似容易,但实际上却给后续的统治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毕竟,靠抢夺得来的财富和权力往往难以持久,而且还会激起民愤,引发社会动荡。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民心涣散,国家根基不稳。

然而,如果靠运粮,那么这种运作模式必然会带来高昂的成本投入。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陆运和水运。

若是选择陆运,则需要大量的力夫参与其中。这些力夫们拉着装载满粮食的车辆,艰难地奔赴前线。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他们自身就要消耗掉车上粮食的三分之一。当抵达前线时,他们无法将所有的粮食都交给士兵,而只能交出其中的三分之一。这是因为力夫们在返程途中仍然需要食物维持体力。

相比之下,水运则具有一定优势。通过使用大船进行运输,可以一次性装载更多的货物,同时所需的力夫数量也相对较少。此外,水运的速度往往比陆运更快,可以更迅速地将物资送达目的地。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运输效率,还能减少途中的损耗和风险。

朱楩其实早就知道这其中的问题,可无奈他现在造不出汽油车呀,要解决运量问题那还是得从运输效率上来改变,所以对于袁洪和沐春的屯田与当地筹措来说他是比较认可的。

只不过现在他有了一个更好的办法,这个办法也是他想了许久才想出来的,也只能说是在此次战争中试验一下。若是行得通那以后就可以复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