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时分,那热烈而璀璨的阳光宛如金色的丝线,透过茂密树林中斑驳的树叶,洋洋洒洒地倾泻而下,在地面编织出一地金黄,宛如一幅梦幻的画卷。
就在这迷人的光景中,柳如烟如一只轻盈的蝴蝶般翩然而至。她步履轻盈,身姿婀娜,带着满心的欢喜,来到了夙苏的居所前。她那笑意盈盈的模样,恰似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明媚而动人。只见她朱唇轻启,声音如同黄莺出谷般清脆悦耳,热情地邀请夙苏一同前往月湖,参加京城中贵眷们在那里举办的迎花节。
这所谓的迎花节,实际上不过是一场变相的相亲会罢了。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众多名门闺秀都会精心装扮,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期望能在这个特殊的场合里觅得如意郎君,成就一段美满的姻缘。
且看柳如烟,身着一袭鹅黄色的罗裙,那裙摆如同春日初绽的花朵一般娇艳动人。细腻的丝绸质地轻轻拂过地面,仿佛微风中的轻云,轻柔而飘逸。
她的发髻高高挽起,几缕发丝调皮地垂落在耳畔,更增添了几分俏皮与娇美。那精心点缀的发饰在阳光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与她那明亮的眼眸相互辉映。
整个人的气质因这身华服而得到极大提升,宛如一朵盛开的鲜花,令人眼前一亮,移不开目光。
看到如此美丽动人的柳如烟,夙苏不禁心中暗喜。她望着柳如烟,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那笑容里,既有对好友美丽动人的赞赏,也有着对即将到来的旅程的期待。
说起来,原本夙苏已经嫁为人妇,成为了尊贵的王妃。
像这样专为单身女子举办的活动按理说与她并无太大关联。但一来她从未亲身参与过此类盛会,心中难免充满了好奇,想要一探究竟,感受其中的热闹与浪漫;二来也是因为好友柳如烟的盛情相邀,她实在不好拒绝。
于是,抱着去凑个热闹、开开眼界的想法,夙苏欣然应允,决定与柳如烟一同前往月湖一探究竟。
她心想,或许这会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经历,能为平淡的生活增添几分色彩和乐趣。
反正对于那些当家主母而言,今日前往月湖相看各家姑娘本就是常事,她去凑个热闹也无伤大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地行驶到了月湖附近。
那马车的车身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车辕上镶嵌着璀璨的宝石,就连拉车的骏马也披着华丽的鞍具。
随着车夫的一声轻喝,马车最终稳稳当当地停了下来。
还未等马车上的人下车,便能听到不远处传来的喧闹声和欢笑声。
那声音此起彼伏,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欢快的交响曲。原来,那里早已经是人潮涌动、人声鼎沸。
无数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盛会。
放眼望去,只见俊男美女们穿梭其中,个个衣着光鲜亮丽,令人赏心悦目。男子们身着剪裁得体的长衫,腰间束着精美的腰带,显得风度翩翩。
女子们则身着五彩斑斓的罗裙,佩戴着璀璨夺目的珠宝,婀娜多姿,一颦一笑都充满了魅力。
按照此地流传已久的习俗,家中的兄弟们可以陪同姐妹们一同前来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盛会。一来呢,可以充当护花使者,保护自家姐妹免受他人的骚扰。
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难免会有一些不规矩的人,有了兄弟在旁,姐妹们便能安心游玩。二来嘛,则是顺便帮着相看一下,说不定能在这里遇到心仪之人。
毕竟在这样盛大的场合,有缘人相遇的机会也大大增加。
此时正值九月初,正是迎月花盛开的时节。那漫山遍野、铺天盖地绽放的迎月花,如同一大片绚丽多彩的云霞,美不胜收。
远远望去,那粉色的、白色的、紫色的花瓣相互交织,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一幅巨作。微风拂过,阵阵花香扑鼻而来,让人闻之心旷神怡、神清气爽。那花香中带着丝丝甜蜜,仿佛能让人忘却一切烦恼。
原本宁静清幽的月湖边此刻也变得热闹非凡起来。
一艘艘精美的画舫整齐地停靠在岸边,船头和船尾都挂着五彩斑斓的灯笼。那些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将整个湖面装点得如梦似幻。有的画舫上还传出悠扬的丝竹之声,让人陶醉其中。
人们或三五成群地站在画舫前欣赏美景,他们指指点点,口中不时发出赞叹之声。或兴高采烈地登上画舫,准备畅游月湖,去感受那湖水的波光粼粼和微风的轻抚。
而在岸边的空地上,一座朝湖而立的祭台格外引人注目。
祭台高大而庄严,四周摆放着鲜花和香果。人们怀着敬畏之心,在祭台前默默祈祷,希望能得到月神的庇佑,保佑这一方土地风调雨顺,保佑人们幸福安康。
祭台上摆放着一张香案,上面供奉着鲜花和香果,香炉里香烟袅袅升起,宛如仙境一般。
来参加迎花节的未婚女子们纷纷来到这里,她们先是虔诚地点燃香火,对着神像默默祈祷一番,然后从一旁的花篮中挑选出一朵最娇艳动人的迎月花,小心翼翼地簪在发间,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祝福。
迎花节的由来与那神秘而美丽的月湖息息相关。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月湖曾有仙女降临,带来了缤纷绚丽的花朵和无尽的祥瑞之气。
自那时起,人们便将每年的这个时候定为迎花节,以祈求幸福安康、风调雨顺。
在这一天里,各种精彩的活动纷纷上演。首先便是众人前往寺庙或庵堂虔诚地上香,向神明表达自己内心的敬意和祈愿;接着则是乘坐画舫游览月湖,欣赏湖水波光粼粼、岸边繁花似锦的迷人景色;而后大家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闲聊家常,分享彼此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当然,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相看,年轻男女们借此机会寻觅心仪之人,成就一段美好姻缘。
只见柳如烟身姿婀娜地朝着香火旺盛的庙宇走去,准备上香祈福。
在一座庄严肃穆的庙宇中,香烟袅袅,信徒们虔诚祈祷。一旁的夙苏,身着华丽的衣裳,气质高贵典雅,她目光敏锐地留意到周围的情况后,连忙催促着身边的云红道:“云红啊,你也赶紧去上炷香吧,说不定能得到神明庇佑呢。”
然而,云红却面露难色,她低垂着眼眸,轻声回应道:“王妃,奴婢身份低微,就不必了吧。”云红的声音细若蚊蝇,带着几分怯懦和不安。她深知自己只是一个卑微的丫鬟,不敢奢求神明的关注和庇佑。
夙苏不禁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位善良的王妃对待身边的人向来宽厚,她一直想要给云红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她前前后后送给云红不少精美的首饰,那些首饰璀璨夺目,价值不菲,每一件都是夙苏精心挑选的。
可云红从未佩戴过,依旧保持着朴素的丫鬟装扮,从不刻意修饰自己。
夙苏不明白云红为何如此,是不喜欢这些首饰,还是有着其他的顾虑。
但这次,夙苏态度格外坚决,再次说道:“不行,快去!”她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眼神中满是期待和鼓励。
就在这时,柳如烟微微一笑,那笑容看似温和,却又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
她不着痕迹地向身后的几个小丫头使了个眼色。
那些机灵的小姑娘立刻心领神会,嘻嘻哈哈地凑上前去,不由分说地拖拽着云红一同走向香案。
她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在这安静的庙宇中显得格外响亮。
一时间,欢声笑语在人群中回荡开来。云红起初还有些挣扎,她的脸上满是窘迫和无奈,但面对这些热情似火的小姑娘们,她的反抗显得那么无力。
云红终究还是无法抵御柳如烟丫鬟的热情相邀,再加上夙苏那坚定不移的目光所带来的无形压力,最终只得无奈地点头应下。
她缓缓地走向香案,双手合十,默默祈祷着,心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这里地处偏僻之所,平日里鲜有人至。夙苏独自站在远处,撑起一把油纸伞遮挡着炎炎烈日。她静静地凝视着远方,耐心等待着。时间悄然流逝,没过多久,便看到两道身影渐行渐近。
走近一看,原来是云红和柳如烟回来了,而此时,二人的发间都多出了一朵迎月花。那小小的花朵宛如初绽的娇蕊,粉嫩欲滴,惹人怜爱。
柳如烟手持一把精美的团扇,轻轻地将其遮掩在额头前方,以遮蔽那炽热的阳光。她面带微笑,轻声说道:“王妃姐姐,我家的画舫就在那边呢,府中的下人早已提前赶到并做好了准备。咱们快到船上去歇息片刻吧,这天真是热得要命!”
今日的天气犹如蒸笼一般,酷热难耐,那高悬的烈日毫不留情地释放着滚滚热浪,似乎要将大地都烤焦。
那炙热的空气紧紧包裹着身体,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熔炉之中,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灼热的气息。
“哟呵,这不是楚王妃么?怎么今儿个有雅兴到这月湖来闲逛啦?”一阵如利箭般尖锐刻薄、充满了低嘲意味且异常熟悉的声音,突然刺破了周围原本的宁静氛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夙苏听到这个声音后,眉头如被紧拧的麻花一般,心中涌起一丝如潮水般的不快,但还是缓缓地回过头去。
她的内心在极力克制着那股即将喷涌而出的愤怒,努力保持着表面的平静与从容。
在月湖之畔,宁静的氛围被一群不速之客打破。
只见夙嫣然正站在不远处,她那双眼睛如同阴森的毒蛇一般,紧紧地盯着前方的人,目光中透着毫不掩饰的恶意与嫉妒。
那眼神仿佛要将夙苏穿透,将她的一切都吞噬在这无尽的黑暗之中。
而在夙嫣然身旁,还站着陈言苡以及其他几位看上去有些陌生的姑娘。陈言苡的脸上挂着与夙嫣然如出一辙的嘲讽笑容,那笑容里藏着深深的恶意和算计。
其他几位姑娘虽面生,但从她们的神态和眼神中,不难看出也是抱着看好戏的心态站在那里。她们身着华丽的服饰,佩戴着璀璨的珠宝,却无法掩盖住内心的丑陋与狭隘。
这群人聚在一起,形成了一道令人厌恶的风景。
她们身上穿着的华丽服饰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那精致的剪裁和昂贵的面料,无一不在彰显着她们身份的不凡。每一处刺绣、每一颗宝石的镶嵌,都仿佛在诉说着她们出身高贵,与众不同。
夙嫣然此刻下巴高高扬起,一脸趾高气扬的模样,那神态仿佛整个世界都要围着她转似的。
她的嘴角上扬,挂着一抹轻蔑的笑,眼神中充满了不屑与傲慢,仿佛站在她面前的人是多么的卑微和渺小。
她满心期待着能够借机好好地奚落夙苏一番,顺便瞧瞧热闹,看看这位曾经的夙家大小姐如今会是怎样一副狼狈不堪的模样。在她心中,夙苏的落魄与不堪是她最乐意看到的场景,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她那扭曲的心理。
对于这样的场景,夙苏其实早就有所预料。
只是当她看到陈言苡那副摆明了就是过来看笑话的丑恶嘴脸时,心里头不禁感到一阵翻涌,直犯恶心。
陈言苡那副幸灾乐祸的表情,让夙苏感到无比的愤怒和失望。
曾经的相识,如今却只剩下了嘲讽和冷漠。
夙苏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波澜,她告诉自己,不能在这些人面前示弱,不能让她们的阴谋得逞。
她挺直了脊梁,目光坚定地迎向那些充满恶意的眼神,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风暴。
只是,夙嫣然却带着几人转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