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来到凤仪宫,恭敬地向自家母后行礼,脸上洋溢着兴奋之色,兴高采烈地说道:“母后,父皇让儿臣秋猎过后再出发去收服几个小部落,父皇对儿臣委以重任,儿臣一定会尽职尽责的。母后在这后宫中,也要保护好自己和妹妹。”
皇后却没有接自家儿子的话,反而从桌上拿起那些证据,递到太子面前。太子疑惑地接过,当他看完这些证据后,脸色瞬间一沉,眼中怒火升腾,愤怒地说:“这庆国公府和嘉嫔,好大的胆子啊!我平时也没有为难其他皇子们,二弟为什么要这样啊?”
这时,李长乐插话道:“太子殿下,皇位只有一个,这些皇子中只有二皇子成年了,他不跟您争抢才奇怪呢。”
太子看向皇后,说道:“母后,儿臣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告诉父皇,这神秘人真是太好了,要是让我知道他是谁的话,本太子一定要好好感谢一下那个神秘人。”
李长乐在心中暗自想道,这神秘人不就是自己吗?到时候太子要感谢,多给些银子就是了,银子这东西嘛,多多益善。
皇后听太子说要把事情告诉给皇上,微微皱眉,劝说道:“皇儿,你父皇和嘉嫔是青梅竹马,当年要不是她父亲去了边关,你母后我也不会做上这个皇后之位。说到底,也是本宫欠了她的。不过这也没有办法,事情已成定局。”
娄宝珠在一旁气愤地说:“母后,这事情必须跟父皇说,二哥这也太过分了,哪怕让父皇给他一点教训也好。”
皇后面露犹豫之色,说道:“可是你父皇会不会因为顾念旧情,不会给嘉嫔定罪吧?”
娄宝珠急切地又说:“那母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呀?”
皇后思索片刻提议道:“要不皇儿啊,你明天就别去狩猎场了,就称病在家算了。这样一来,嘉嫔她们的计划也就落空了。”
三人正在沉思当中,权衡这个方法的可行性。这时,李长乐开口说道:“皇后娘娘,这不可行。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今年的秋猎,嘉嫔娘娘那边可能会失手,可来年呢?二皇子一直虎视眈眈的,太子殿下也没法安心啊。”
太子听后也点了点头,说道:“母后,就听长乐妹子的吧,把事情禀报给父皇再说。”
皇后听后,微微颔首,随后吩咐太监总管:“去请皇上过来,太后身体也好多了,再把太后也给请过来吧。”但犹豫了一下后,皇后又说:“还是不要请太后了,让太后好好休息吧。”
大总管领命而去,来到养心殿的时候,嘉嫔娘娘正端着汤碗过来给皇上喝莲子羹。皇上看着嘉嫔如此端庄贤淑的模样,不禁又想起了俩人少年的时候,那时候的嘉嫔是多么的单纯可爱,清纯得犹如一朵小白花。
嘉嫔贴心地说:“皇上,您可要注意身体,可别累坏了龙体。”
皇上听了这话,只觉时光仿佛又回到了曾经,温柔地说道:“爱妃有心了,你也要多保重身体才是,可别为了做个莲子羹累坏了自己。”
嘉嫔微笑着说:“臣妾做这些都是应该的,能为皇上做这些,都是臣妾的荣幸。”
这时,皇后凤仪宫里的大总管来到养心殿,养心殿皇上身边的大总管拦住他,轻声说道:“皇上正在和嘉嫔娘娘谈心,王公公一会儿再来吧。”
于是,王公公会意,从包里拿出了一些银锭子,交给陈总管。还请陈公公笑纳:“这是小的一点心意。”陈总管拿着银子笑呵呵地就去禀告皇上了。皇上听后说:“朕今日公务繁忙,就不去凤仪宫了,让王公公先回去复命吧。”
陈总管过来跟王公公说了这个事情,王公公坚持道:“皇后那边有重要的事情。”
皇上也有些好奇,心想究竟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于是就跟着王公公去了凤仪宫。嘉嫔见状气得够呛,觉得皇后又坏了自己的好事。
皇上来到凤仪宫,就看到了皇后、太子、娄宝珠、李长乐都在。皇后贴心地给皇上端了一碗刚炖好的乌鸡汤,皇上喝了一口,直夸凤仪宫的厨子手艺好。皇后端庄一笑,说:“陛下喜欢就好。”
然后皇后又说:“陛下啊,臣妾这边有一些证据,宝珠说是神秘人送到公主府的,您不妨看一看。”
于是皇后就把证据拿给皇上看,皇上看了以后,脸色一变,呆愣了半天,根本不敢相信这个事情是自己爱妃和她的母族做的。皇上看向皇后说:“皇后啊,反正这些事情都还没有发生,你跟朕说,这证据是什么人送来的?说不定是有人要挑唆我们黄家人的关系呢?”
皇后张了张嘴,什么也没有说,心中有些寒心,觉得果然是最是无情帝王家,可为什么皇上要对嘉嫔那么好?
太子还想要说什么,皇上摆了摆手,表示自己还要回去养心殿处理公务。
这时,李长乐开口了:“陛下,儿臣能证明这一切的真伪。”
皇上有些疑惑,停下了脚步,看向李长乐。
李长乐不紧不慢地从平时用的药箱里取出来一个木盒子。皇后和皇上都不明所以地看着这东西,李长乐点了一下这东西,它就发起了亮光。
皇上看了看,目不转睛的,还以为这是什么稀世珍宝。皇上刚要说什么,就听见了这“木盒子”里传出了对话。
里面先是嘉嫔的声音:“母亲,女儿我好委屈呀,如今只能屈居皇后之下,皇后和皇上如今恩爱有加,皇上可真是无情,要不是当年父亲您去了边关,我才是皇后。都怪皇后。既然做不了皇后,那日后就做太后好了。”
接着,又传来了那天庆国公和庆国公夫人以及二皇子的对话,几人在谋划着秋猎要谋害太子的事情。
听到这些声音,皇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眼神中满是愤怒和失望。
“没想到,朕如此信任的人,竟然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皇上咬牙切齿地说道。
皇后在一旁轻声说道:“陛下,如今证据确凿,还望陛下能妥善处理,以保太子安危,也维护皇家的威严。”
太子也说道:“父皇,儿臣一直兢兢业业,从未有过亏待二弟之处,他却如此行事,实在让儿臣心寒。”
娄宝珠也气愤地说:“父皇,嘉嫔娘娘和二哥太过分了,不能轻易饶恕他们。”
皇上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朕会好好处理此事,皇后,你先安排人暗中监视嘉嫔和二皇子的一举一动,不要打草惊蛇。”
皇后领命道:“是,陛下。”
皇上又看向李长乐,说道:“长乐,你这东西倒是神奇,救了太子一命,朕定有重赏。”
李长乐微微福身,说道:“陛下,儿臣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能护太子周全,是儿臣的荣幸。”
皇上点了点头,随后便起身离开了凤仪宫。
这边,在魏国军营。孟磊把枪支交给了刘老将军。刘老将军兴致勃勃地用枪支打板栗和核桃,不过一会儿,地上就堆了一大片板栗。
刘老将军还叫孟磊帮着自己一块儿捡,孟磊回答一声:“好嘞,刘将军,到时候我们把这个板栗和核桃拿去给大家一块儿吃。”
刘老将军跟孟磊说:“如果能用这个枪支用在战场上,那岂不是战无不胜了?”
孟磊摇摇头,表示:“这事情还得我们南国太子殿下做主。”
俩人收集的核桃、板栗都快堆成小山了。刘老将军让孟磊去叫兄弟们帮着一块儿来搬,自己还想再去玩会儿这个枪支。
刘老将军往林子里走,发现干枯的草木就越多。前面有一片树林,长得还算不错,上面还有一个马蜂窝,刘老将军脑子一转,觉得如果可以把这个马蜂用枪支消灭的话,到时候就不愁拿下拓跋余的残党了。
砰砰砰,几声枪声响起,刘老将军按动扳机。马蜂全都掉下来了,马蜂非常愤怒地朝着刘老将军飞了过来,密密麻麻的,大概有成千上万只那么多。
刘老将军狼狈地抱头鼠窜,朝着孟磊那边过去,刚好这时的孟磊也不在,只剩下了一堆板栗和核桃,孟磊去叫人了。
刘老将军这时很后悔,就不应该去挑衅这些个马蜂。
等孟磊回来以后,就看到了被马蜂蛰成了猪头脸的刘老将军。孟磊好心地问道:“刘老将军这是怎么了?”
刘老将军哭笑不得地把这件事情给说了一下,孟磊想笑又不敢笑,于是就让人把刘老将军抬了回去,让军医诊治。
想到什么,孟磊一个激灵。太子殿下之前说,用这个枪支要低调些。这下好了,自己肯定要受罚了。
果然,回到军营的时候,落九霄得知了这一切。罚孟磊去给大家挑十天的水。
孟磊询问落九霄:“太子殿下,属下知道错了,可不可以不要挑10天的水?”
落九霄眼神一眯,说道:“嫌十天太少了,那就15天吧。”
孟磊不说话了,再说的话,恐怕要挑一个月的水了。
孟磊提着好几个木桶来到井边,在井边打水的士兵们都好奇地议论:
“诶,这不是南国太子身边的红人孟侍卫吗?怎么来到井边和我们一块儿挑水了?”
“我也不知道哇,这孟侍卫向来跟在太子殿下身边,怎么会做这种粗活累活呢?”
“哎,肯定是他得罪了太子殿下,这才被分来做苦力了。这小子可真是没有眼力见儿啊,要我在太子殿下身边,肯定不会受罚的。”
孟磊怒吼一声:“你们都给我闭嘴。”
于是,旁边的一个士兵想了想,狗腿地表示:“孟爷,您休息吧,这挑水的活交给我就行了,您在一边歇着,下午再回去,太子殿下也不会知道的。”
孟磊刚想应下,又想着毕竟是自己做错了事情,于是就摆了摆手:“算了,我自己来吧。”
于是就和大家一块儿挑水了。
而在皇宫这边,嘉嫔还不知道自己的阴谋已经败露。她正满心欢喜地准备着秋猎的事情,想着这次一定能让太子死在狩猎场上,到时候自己的儿子就能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子。
嘉嫔叫来自己的心腹宫女,说道:“秋猎的时候,一切都准备好了吗?可千万不能出任何差错。”
宫女恭敬地说道:“娘娘放心,都已经安排好了,到时候一定会让太子有去无回。”
嘉嫔满意地点点头:“很好,等这件事情成功了,本宫一定不会亏待你。”
另一边,二皇子娄清放也在为秋猎做着准备,他心中暗自得意,觉得太子的位置马上就要属于自己了。
“太子,你就等着在秋猎时丧命吧,这皇位迟早是我的。”娄清放喃喃自语道。
皇后按照皇上的吩咐,安排了可靠的人暗中监视着嘉嫔和二皇子的一举一动。她心中也很是忧虑,不知道皇上最终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希望皇上能公正处理,不要因为旧情而偏袒嘉嫔和二皇子。”皇后在心中默默祈祷着。
太子回到自己的宫殿后,也在思考着这件事情。他对二皇子的行为感到十分痛心,毕竟是自己的亲兄弟,却为了皇位不择手段。
“二弟啊二弟,你为何如此糊涂?”太子长叹一声。
李长乐回到公主府后,也在想着接下来的事情。她知道,这次揭露嘉嫔和二皇子的阴谋,虽然暂时保护了太子,但也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
“希望事情能顺利解决,不要再有什么变故了。”李长乐心中想着。
而此时,皇上在养心殿中,也是心烦意乱。他一方面对嘉嫔和二皇子的行为感到愤怒和失望,另一方面又念着和嘉嫔的旧情,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他们。
“嘉嫔啊嘉嫔,你为何要做出这等事情?让朕如何是好?”皇上在殿中来回踱步,眉头紧皱。
就在皇上心烦意乱的时候,太后身边的太监前来禀告:“皇上,太后听说了宫中发生的事情,想要见您一面。”
皇上心中一紧,他知道太后肯定是知道了嘉嫔和二皇子的事情,于是说道:“朕这就去见太后。”
皇上来到太后的宫殿,太后正坐在榻上,脸色严肃。
“皇儿,哀家听说了嘉嫔和二皇子的事情,你打算如何处理?”太后开门见山地问道。
皇上叹了口气,说道:“母后,儿臣也正为此事烦恼,嘉嫔是儿臣的青梅竹马,二皇子是儿臣的亲生儿子,儿臣实在是不忍心严惩他们。”
太后听后,脸色更加难看,说道:“皇儿,你身为一国之君,不能因为私情而不顾国家的安危和皇家的尊严。太子是储君,是未来的国君,他的安危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嘉嫔和二皇子竟然敢谋害太子,此等大罪,绝不能轻饶。”
皇上听了太后的话,心中一震,说道:“母后教训的是,儿臣明白了,儿臣一定会公正处理此事,以保太子安危,维护皇家的威严。”
太后点了点头,说道:“这就对了,哀家相信你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皇上从太后的宫殿出来后,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他回到养心殿,立刻传召皇后、太子、娄宝珠和李长乐前来。
众人来到养心殿后,皇上说道:“朕已经决定了,嘉嫔和二皇子谋害太子,罪大恶极,嘉嫔废除位分,打入冷宫,永不得出。二皇子剥夺皇子身份,贬为庶人,流放边疆。庆国公府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众人听了皇上的决定,都纷纷表示赞同。
皇后说道:“陛下英明,如此处理,既维护了皇家的威严,也能让太子安心。”
太子也说道:“谢父皇为儿臣做主,儿臣定当更加努力,不辜负父皇的期望。”
娄宝珠也开心地说:“太好了,这下嘉嫔娘娘和二哥再也不能作恶了。”
李长乐微微福身,说道:“陛下圣明,如此处置,大快人心。”
皇上点了点头,说道:“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大家都退下吧。”
众人退下后,皇上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