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尽管安家人一再咬定安文平近几年都不会考虑成亲。

可媒婆们就是越挫越勇,来的也越来越多,一副不拿下安文平这朵高岭之花,她们誓不罢休的架势。

厅堂里整日吵吵闹闹的,安文平在自己的院子里读书都不得安生,一怒之下干脆提前回了书院。

得知安文平不在家后,媒人们倒是渐渐的少了。

不过相比安文平的不堪其扰,许扬倒是乐在其中。

一直记挂着要替儿子娶媳妇的老太婆得知安家有媒人上门后,便时不时去安家门口溜达。

等媒人从安家出来,她便请进了自己家,请她们给许扬做媒。

对于安文平的不识好歹,媒婆们在许家可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恭维许扬的同时连带着还要拉踩安文平一脚。

说他读书读成书呆子,不会想姑娘,都快成和尚的谣言就是这样传出去的。

而相比安文平的冥顽不灵,许扬倒是乐在其中,甚至还让媒婆们将姑娘的画像带来。

看在他娘承诺的银子多的份上,媒婆们这才勉为其难的照做。

许扬就这么每天在媒婆们拿来的姑娘画像里摇摆不定,一会儿嫌这个嘴太大,一会儿嫌那个眼睛不够大,一会儿又是鼻子不够挺的,搞的跟皇帝选妃似的。

至于读书的事,怕是早被他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反正他回来这么久,许华一家就没见他翻过书。

原以为这家会比较容易,却没成想也是个脑子有坑的。

媒婆们一个个面上笑着奉承,背地里都在吐槽。

“他还嫌弃这个那个呢!人家还不一定看的上他。”

“可不是,虽然都是书生,可没有功名那就是比人安家的文平差一截。”

“听说还去逛过窑子,也不知道染没染上脏病,要真看上了哪个姑娘,才是真作孽呢!”

“要不是他娘允诺的银子多,谁愿意做这丧天良的事。”

“可不是。”

……

因为给许扬娶媳妇这事,许家也是整天的媒婆进进出出的,搞的许华夫妻很是不舒服。

明明都已经分家了,县城里的院子也租了,老太婆挑好的家伙事和要带走的粮食也已经收好了,可眼见他们就要离开,这一耽搁却又迟迟没有了动静。

搞的孟氏每天提心吊胆的,随时担心他们会变卦赖着不走。

关键当初分家时,也没规定好他们搬出去的期限,导致这会儿还真不好开口赶人。

原以为他们会一直这么住下去,好在事情很快有了转机。

一日,许扬看姑娘们画像时突然肚子疼,情急之下直接拿着画像去了茅房。

等他完事时注意到手里捏着的画像,也不管这会儿在哪,打开画像就看了起来,结果因为看的太专注,出门时被门口的石头绊了一下,当即摔在了茅房门口。

乡下的旱厕不如县城修的好,基本都是挖个深些的坑,担上两块木板就行。

此时正逢盛夏,茅房最臭之际,地上更是趴着茅坑里生出来的小生命。

许扬这一跤摔的颇有些狼狈,回房间时还被许华一家给看了个正着。

又羞又恼的他,当即臊红了脸,直接扔了身上才买不久的脏衣服,包了牛车,拉着东西就去县城了。

他们一走,等媒人再上门,孟氏便全都打发她们去县城找许扬。

没了媒婆的打扰,家里总算是安静了。

而且当初许扬嫌弃养鸡脏,深怕将县城租的院子弄的臭气熏天的,只让他娘带了一只公鸡去宰杀了吃肉,便死活不许她再带上母鸡,倒是便宜了许华一家。

如今家里八只鸡,每只鸡都能隔一天下一个蛋,没了老太婆的阻拦,孟氏将鸡蛋全煮了给几个孩子补身体。

在每天一个鸡蛋的滋养下,瘦的弱不禁风的孩子们肉眼可见的圆润起来,再时不时割些肉炖来吃,一家人的脸色都日渐红润了起来,日子总算是步上了正轨。

而小喜儿在她小叔和阿奶走后便将先前差点搭上命才藏起来的珠花给拿了回来。

只是这回许星不用急着嫁人,而且现在爹娘自己掌家,将来肯定不会苛刻她的嫁妆。

所以三朵珠花不用再留着给许星当嫁妆后,姐妹三人便一人一朵,戴上珠花,犹如新生。

至于欠了许小桃和许春兰让珠花的人情,三姐妹准备之后再想法子赚钱补给她们……

安家,

小七今日又跟着师傅认了几位药材,记录药名时有个字的笔画特别多。

回到房间后她便反复练了很多次,只是每次都控制不住写的又大又丑。

现在的她虽然识字不成问题,可毛笔字就是练不好,笔画少些的字还行,笔画一多,写出来便活像一块墨饼。

气馁之下便想起了安文平。

“要是大哥的话,肯定随便一写就很漂亮。”

正叹气呢!便听见房门“咚咚”作响。

抬头一看,可不就是自己方才正念叨的人吗?

“大哥,你不是回书院了吗?这又不过节,也没到休沐日,怎么回来了?”小七高兴的上前拽着他的胳膊仰着头叭叭道。

安文平宠溺的揉了揉她额前的碎发,带着她往桌前走去,“这不是知道有人在念我,便回来了呗!”

说着,提起一旁的毛笔在小七写的那堆墨饼旁落下了一个清爽俊秀的“蘘”字。

又手把手的教小七写了几次,见她有进步了才作罢!

“要想字好看,“练”是关键,只要每日都坚持练字,让手形成了记忆,即便是写笔画再多的字都不怕。”

小七叹了口气,撅着嘴道:“我知道了,以后会坚持的。”

这些日子她是有些懈怠了,本以为只要认识字就行,反正她写的不多,看得过去就好,却没想到报应来的这么快。

陪着小七喝了杯凉茶,安文平这才从袖袋里掏出一封推荐信。

这便是他这次突然回来的原因了。

“严夫子说,若是可以,让我去京城寻砚归先生,只要能说服他收我为徒,以我现在的水平,明年的乡试下场,至少有八成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