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茹玉听了这话,笑骂着拍了一下妹妹的手。
接着,她便静静地看着妹妹。
苏楚玉与苏茹玉是双生姐妹,两人的容貌其实有八分相似,不过苏楚玉因为常年锻炼身体,身量比姐姐高一些,体格也比姐姐健壮一些。
相比苏茹玉,楚玉的眉目更为英气,行为也更加不拘小节。
楚玉一出手,茹玉便知道是她妹妹回来了,还在心里为她捏一把汗呢!
茹玉接着带着楚玉去看望母亲。
苏无双看到三女儿归家又是一阵欣喜和愧疚,抱着楚玉哭了好一阵子。
这边信国公将同族的几个主犯打了个半死,又将他们一齐捆了起来,后面大理寺的人也都到了。
大理寺的人看到,满场的人躺得横七竖八,也是吓了一跳。
好在来的人是郭理丞,信国公只和郭理丞说有事他和皇帝去说。
第二天,信国公自行上朝,说是家中进了反贼,威武侯上门探看时,被刺身亡了。
因为治家不严,导致威武侯身亡,信国公向皇帝请罪,说是愿意解甲归田,卸下禁卫军统领的重任,只当个普通的公侯。
皇帝并没有多说什么,压下了威武侯府人的不满,同意了信国公的请求。
实际上,如今的局面是皇帝正是愿意看到的。
皇帝对威武侯的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因为威武侯是一颗废棋。
在襄王失势之后,威武侯府就已经是一粒废棋了。
皇帝对太子不满,想利用威武侯府这一粒废棋给信国公府一些教训。
当然皇帝也是以为信国公真的在外面身亡了。
没想到信国公最后居然回来了。
当然,威武侯敢于对信国公府动手,除了皇帝的默许,更因为威武侯自身的私欲与不甘。
对于自请卸下禁卫军统领的职责,是因为信国公也心里明白,既然皇帝对他出手了,那他的官职定是再做不下去了,再做下去,定是会让皇帝起疑心。
当然,信国公忠君爱国了这么多年,最终自己的家庭还是会遭受帝王的算计。
一腔热血为国为君,到头来却得到这样的结果,信国公也是心寒。
不如趁这个档口激流勇退,给自己的后辈争取一些机会。
正好自己的儿子苏无锋回来了,自家孙女苏茹玉也当上了女官,这信国公府的未来,就要靠这些后辈了。
信国公将家中的那些被打得个半死的同族之人,都交由了大理寺处置,罪名定的是入室抢劫。
在信国公的运作之下,这些人大概会被判流刑。
要问信国公为什么大义灭亲,不培养亲族?
一是因为在外人看来,这些人只不过是到信国公府闹事的流氓地痞。
信国公就算处置了,也不会有人对信国公指手画脚。
二是信国公不需要见利忘义,欺辱弱小的同族。
这种同族,若是培养出来了,日后也是背信弃义、唯利是图之辈,还不如如今早早收拾了,免得留下祸患。
信国公将自己的儿子、孙子以及外孙都带回了家,后面又向外界宣布他信国公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儿子,京城众人具都哗然。
谁能想到,失散十多年的儿子居然就在信国公一次出游之后被找回来,这怎么不能说是信国公府的福气呢?
至于阿九,也是被苏无双认了回来。
对外只是说从小被拐走,后来又找回来了。
信国公府最近这一番觅得子女,寻回血亲的举动,可让京城八卦的贵妇们见识了一番神妙。
在众人啧啧惊叹的同时,也有不少人不以为然,甚至恶意猜想。
不过信国公府的众人还不知晓,他们正在筹备府上千金曼曼的抓周宴。
恰逢太子妃回府省亲,信国公府开始真正热闹起来。
苏无锋有四个孩子,分别是大壮、二美、三壮和四美,当初信国公听到这些孩子的名字,嘴角可是抽了又抽。
他将旁边一脸嘚瑟的苏无锋给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并且下定决心,等回到信国公府定要给孙子、孙女们换个好听的名字。
事实就是,这一路上相处多了也就习惯了,到了京城,却是将这个事情忘了个干净。
结果后来报名字时,又将苏老夫人雷了一遍。
苏老夫人不忍心自己的孙子孙女叫这么粗浅的名字,便和苏无双商量着取了四个文雅又有寓意的好名字。
但是大家见面还是叫这四个俗名,又好记又好听,苏老夫人便也不再计较了。
等到曼曼抓周这天,信国公府红绸高挂,彩灯摇曳,每个人脸上都是一片喜气。
早上起来,大壮二美几个表哥表姐带着曼曼在信国公府疯玩了一番。
接着,曼曼的几个姐姐又为小妹穿上了百家衣,戴上了各种华贵可爱的首饰。
收拾过后的,曼曼显得异常可爱,她左手戴着一只小巧的玉镯,脖子上挂着金玉锁,头上则扎着两团可爱的发髻,用红色的绸绳系着。
配合着曼曼红红的脸蛋,甜美的笑容,简直就像是画上爬下来的福娃一般。
在这边姐姐们在装扮小妹,在另一边,苏老夫人与苏无双正布置着抓周。
在内屋的中堂之上,一张精心布置的锦席尤为引人注意。
锦席之上,宝气四射,上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抓周物品。
有小巧的金银珠宝首饰、华丽的七宝玩具、名贵的文房四宝、绝世孤本还有精致的蝴蝶缎绣等等,令人目不暇接。
这边三姐苏楚玉看着自家小妹,真是越看越爱,她玩着小妹的脸蛋,突然想起了什么。
苏楚玉回到房中,拿了一个什么东西,将那东西放到了小妹抓周的锦席上,想着感觉有些不够,她又从囊里掏了掏,又掏出来两个小的,放在了锦席之上,这才点了点头,满意离去。
不多时,信国公也走到了锦席之前,他望着锦席上琳琅满目的抓周宝物,开心地笑着。
信国公笑着笑着,也从怀中掏出什么东西,将它放到了锦席的最中央,看了看,还是不满意。
信国公将那东西摆到了最显眼的地方,这才罢休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