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老祖宗她不好惹 > 第577章 聘礼与嫁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宴会后,各方的回馈也没让人失望。

大郎终于确定了自己妻子的人选,三郎也不多让,就连三娘子和施京墨的婚事正式提上日程,二娘子的婚事......

一桩桩,一件件大事都赶到了一起。

乔欣不得不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再次召开久违的家庭会议!

每当家里决定一些大事的时候,乔欣就会用这种方式,迅速的召集齐家庭成员一起商讨,以最快的速度做下决定。

乔欣扫视一下在座的众人,直接开门见山的说起事情。

“想必大家都知道把你们聚在一起是为了什么事情!

老大,老二,你们作为父亲和未来的亲家公打过招呼没?”

乔云清:“对于三郎的亲事,儿子昨天跟范兄提起过,对方也乐见其成。只需要咱们择日请媒人上门提亲即可!”

乔云信:“大郎这边有些哦难办,荣昌伯有些含糊其词。居然说自己做不得主,要回去征询他家太夫人的意见!”

徐氏也开口道:\"娘,田姑娘的母亲是乐见其成的,可若是太夫人以孝道压人,此事恐怕要生变故的。

乔欣并不着急,而是问起大郎的想法。

“大郎你那边如何,田姑娘可乐意?”

“祖母,田姑娘和孙儿彼此有意,就是有些放心不下自己的母亲和弟弟。”

乔欣闻言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是人家母亲同意,当事人自己也同意,倒是偏心的继祖母和二叔不同意了?

那也不算什么大问题,只要田家大房没有意见愿意结这个亲, 二房的意见不用在意,反而要小心对方不怀好意。

田姑娘的第一门亲不就是被堂妹抢了去?

乔欣为了杜绝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建议道:“不如请陛下赐婚,他们不就无法阻拦了?”

乔大郎若有所思:“这倒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可是陛下会管臣子这些家事么?”

乔欣:“别人家或许不会,可荣昌伯府的事那就说不准了。

田姑娘的父亲必竟救过陛下的性命,可这些年大房一直是被打压的,若是长宁郡主这次婚事还被二房破坏了,陛下难免不会落下一个刻薄寡恩的名声,眼下陛下需要的只是个梯子而已!”

众人顿时把目光投向乔云信。

乔云信:“母亲,儿子等会N进宫,去求陛下恩赐!”

“嗯,大郎的事情就说到这里,三娘的婚事呢?老二你怎么看?”

“儿子不赞成施小将军入赘,日后留在京城自己的府邸,两家离得也近,入赘还是免了吧。”

乔欣看着三娘子道:“三娘,我和你父亲是一个意思。

并非是嫌弃小将军,世人对于上门女婿多有非议。

他毕竟在朝为官,所面对的局面更加复杂。

若是你和施京墨的孩子日后大有出息,可世人提起他的父亲主动入赘咱家,对他的人生极为不利,咱们没必要人为的设置这个障碍。

再说了,施小将军如今孤身一人,咱们若是答应了这个入赘才让你出嫁,难免落下乘人之危的嫌疑。

咱们是结亲不是结仇,你两日子过得舒心才是顶顶重要的!”

乔三娘:“祖母,孙女明白,孙女也是这么跟他说的,只要日后他不限制孙女回府,出门做事,其它的事情都好商议!”

乔欣见她这番波澜不惊的模样,反倒提起心,怕孙女破罐子破摔,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你这是真想清楚了,这女子出嫁堪比二次投胎 ,可别一时意气用事!”

乔三娘心头微暖,语气真诚。

“祖母,他的条件正适合孙女。再说日后都在京城,若是有什么事,还有父兄为我撑腰呢! ”

见她如此,乔欣也就适可而止了!

接下来几天的日子里,乔府又陷入忙碌之中。

孩子们的聘礼和嫁妆都是早早备好的, 这些年陆续往里面添置不少, 如今只需要整理出来别有遗漏就行。

徐氏和王采薇花了几天的时间准备完毕。

施京墨还未上门提亲,宫里就往乔府连下两道赐婚的圣旨。

“这小子对三娘也算是有心了,居然拿功劳去换赐婚的圣旨。”

“你老这下可也放心了,三娘子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秦嬷嬷总感觉乔欣好像对任何人的婚姻都持着悲观的情绪。

这感觉别人未必有,可她一直和老夫人形影不离,对方一个眼神,她都能体会到其中的情绪。

俩人说着话,就听下人禀报两个儿媳妇来了。

徐氏过来是找乔欣说起孩子嫁妆里面有些不确定的部分!

“阿娘,二娘子和三娘子的嫁妆里,还有一部分儿媳不太清楚,想老人家做主。

这安华县茶山和君康堂收益以什么样的形式充作孩子的陪嫁?”

乔欣头也不抬答道:“当初分家的时候不是都定下来了么,十年的收益作为我这个祖母补贴给孙女的。

如今这也差不多十年了,每年都单独留出这一部分现银,都在库房里放着的。

你把账目算清楚就行了,到时候给孩子们抬过去就是了。”

“媳妇不是这个意思,是......是这银两的数目也太大了一些,若是再加上那些田地庄子,铺子,二娘和三娘子的嫁妆都快赶上了公主了。”

徐氏这话真的一点都不夸张,当账房把那些账目报给她的时候,她自己都惊呆了。

尤其是分家之后,婆婆身上的担子没那么重了,随着西南和西北的茶马场开通了,婆婆光在安华县的茶山每年收益最少是十万两。

君康堂的收益也不承让,大量的药田采收,药妆的大卖,哪怕每个月自家花钱补贴百姓义诊,可一年下来总收入也有几万两。

抛开一切成本,三娘子和二娘一年到头啥也不做,就能到手一两万两。

这还不算二娘子和三娘子用私房钱置下的那些产业。

毫不夸张的说,乔家的姑娘个个都是家财万贯的主。

虽说这些钱是婆婆补贴给自己女儿和侄女的陪嫁,相比之下大郎和三郎他们的聘礼就不够看了.

徐氏再怎么开明,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她今儿前来就是想劝劝乔欣能不能调整一下。

乔欣倒是看的开,她手上赚钱的项目多的是,多给点孙女撑腰,她自己乐意,谁也管不着。

不过也确实没必要做的太高调!

“我给的银子不算在嫁妆里面,就当做私房钱给孩子们!”

徐氏暗暗咂舌:谁家女儿的私房钱十几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