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网游动漫 > 有味道的神鬼事 > 第11章 愿足下俯而任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适初登大位之时,意气风发,重用杨炎为相,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一时之间,大唐似乎迎来了久违的中兴曙光。

然而,尽管李适踌躇满志,但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却依然如影随形。待到李适着手削藩,下头的兵镇却不肯轻易就范?大有与朝廷扳一扳手腕的架势。

所幸回到长安的诸位臣工对李唐还算忠心,大家劲往一处使,很快就把这场风暴平息了下来。

镇守平阳的李寰,可谓出力颇多。风暴平息之后,还让李适弄到了长安担任尚书。

在李寰的麾下,有个叫刘宪的衙将,为人刚正,作战勇猛,素有名声。就连李适,也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对刘宪进行过夸奖。

跟着李寰驻扎在平阳时,某天晚上,刘宪在家里歇息,正准备入寝。这时,刘宪听见房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

然后,就看见一个白衣人从门口飘了进来,大刺刺地走到刘宪的面前。“刘将军,府衙有事相召,让你赶紧过去。”

看着这个不请自入的白衣人,刘宪就有些恼了。虽说军中受文官节制,但也还是自有体系,即便有事,最起码的程序还是有的,怎么会缺少基本的礼仪呢?

“哪里来的狗碎,一点规矩都不懂!府衙有什么当紧的事,急的你这么传唤?”

“再说,我也是堂堂军中副将,平日里奉公守法、尽忠职守,从未犯过任何差错。你们府衙究竟有何等重要之事,竟敢这般未经通报便擅自传唤于我?难道真把我们军中当作可以随意戏弄之地吗?”

然而,面对刘宪的怒斥,那白衣人却仿佛浑然不觉,依旧面无表情地反复念叨着同一句话:“刘将军,府衙有紧急事相召,请您速速前往!”

看到白衣人的态度,刘宪的火气愈发旺盛了。他嚯地一下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双手叉腰,指着白衣人的鼻子就开骂了。

“好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吏!莫非你耳朵聋了不成?俺刚才已经说得明明白白,府衙与军中互不干涉,即便有召唤,也需持相关文书前来。怎的你不仅不听劝,反倒在此一个劲儿地催促!”

尽管刘宪已经气得暴跳如雷,但他的这番话语似乎并未对白衣人产生丝毫影响,对方仍旧像是什么都没听见似的,只是不停地催促着刘宪赶快动身前往府衙。

这下子,刘宪只觉得一股怒火直冲脑门,全身都颤抖起来,他瞪大双眼,满脸怒容地伸手提起放置在身边的腰刀,用力朝着地面狠狠地一顿。随着“铛”的一声巨响,整个房间都震动了几下。

“好你个不知死活、不识抬举的东西!识相的话赶紧给老子麻溜儿地滚开,否则休怪我手中这锋利无比的宝刀不认人了!”刘宪怒吼道,声音差点把屋顶都给掀翻了。

然而,怪异的是,面对刘宪如此愤怒的反应和凶狠的警告,那个白衣人却依旧无动于衷,继续在刘宪的面前喋喋不休。

“刘将军,府衙相召,您还不赶快动身前往,恐怕真的会大祸临头哦!”对其视若不见,充耳不闻,仍旧站在刘宪的面前滔滔不绝地说着话。

听到白衣人再次这般说道,而且这次的话语明显带有更强的胁迫之意,刘宪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汹涌澎湃的怒火了。

他猛地一下子抽出腰间那寒光闪闪的腰刀,刀尖直指前方,咬牙切齿地吼道:“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混账玩意儿,真当老子手里的刀是吃素的啊!”

说完,刘宪就拎着刀当头朝那白衣人砍去。眼见刘宪当真动起手来了,那白衣人连连向后倒退了好几大步,然后身形一晃,像轻烟一般消失在刘宪的房间里。

看着白衣人眼睁睁地消失在自己的面前,刘宪这时也回过神来了。这白衣人只怕不是个人,是个鬼。

不过,即使那个白衣人是鬼,但刘宪却并未显露出丝毫怯懦之意。就像他先前说的那样,自己向来奉公守法、恪尽职守,未曾犯下任何过错,即便来者真是鬼魂那又如何呢?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想到此处,刘宪干脆利落地将腰间佩刀放置一旁,随后吹灭油灯,解开衣衫,安安稳稳地躺在床榻之上,不多时便进入了梦乡。

这一觉睡得颇为酣畅,不知不觉间已至三更时分。这时,那个白衣人又出现在刘宪的房间里,朝着刘宪大喊,“刘宪,府衙有事相召,速速前去,否则,恐遭弥天大祸。”

被白衣人的喊声惊醒之后,刘宪坐起了身。因为心里明白眼前这白衣人是个鬼,刘宪反而更加平静了。

他心中暗自思忖,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都说“阎王注定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既然命中有此一遭,又何必怕呢?

这般想着,刘宪不紧不慢地开始整理衣物,待到穿戴整齐之后,他才开口回应道:“好好好,老子这就随你走一趟,且看看究竟是何等要紧之事非得要老子到。”

跟着白衣人出了门之后,那白衣人又引着刘宪出了城。刘宪紧紧地跟在那白衣人的后面,想弄清楚他究竟会带自己去哪里。

出城之后,外面到处都是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倒是那白衣人这时候反而像是黑夜里的明灯。

跟着白衣人一直走,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前面慢慢的出现了一丝亮光。这时,刘宪发现,自己还真被那白衣人带到一处公署面前。

那公署和平阳城的府衙差不多。在夜色里更显得气势磅礴庄严肃穆,也更添了几分阴森,让人心生敬畏。

等走到公署的院子里以后,公堂里的情形,刘宪是看到清清楚楚了。

公堂的正上方,坐着一名官员,表情肃穆,不苟言笑。公堂的两边,则或站或坐着众多的小吏。还有一个小吏正在大案前向那官员禀报着什么。

这时,那个白衣人回过头时,朝刘宪做了个手势,示意他在院子里先行等候,然后迈步进了公堂。

那白衣人进入公堂之后,向堂上的官员躬身行了一礼,然后大声道,“禀告大人,刘宪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带到了。”

堂上的官员听到刘宪已到,顿时神色一振,挥手让正在和自己说事的小吏退下。然后站起了身,整了整身上的衣冠,慢慢的踱出了公堂。

刚下得台阶,那官员便满脸堆笑双手抱拳向刘宪深深的行了一个大礼。见到那官员向自己行礼,刘宪也是大骇,素来文重武轻,也赶紧向那官员回了一礼。

见刘宪如此重礼,那官员脸上的笑容更甚了,热情的邀请着刘宪进入公堂。

两人进的堂内,那官员回身走到堂下,转头又让身边的吏员搬张椅子过来,放在自己座位的左侧。

搬过来的椅子和那官员的座椅材质相同样式相仿。等到椅子摆稳之后,那官员又伸手朝刘宪做了个“请”的手势。

虽然不明白那官员是什么意思,但刘宪也毫不怯场,大步走了上去,安然落座。

待两人都坐稳之后,那官员才清了清嗓子。“刘将军,可是久仰了。”然后又拱手朝公堂上方举了举,“人间天子对你可也是褒奖啊。今天烦你前来,实在是有要事和你相商。”

见对方如此客气,刘宪倒也不好托大。微微一下,坦然回应道,“大人廖赞,刘某不过一介武夫,那须得大人如此夸奖。”

看到刘宪自谦,那官员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人间天子的旨意,让我等也是如雷贯耳。”

“事情是这样的。此间虽是冥府,有业镜照着。但偶尔也有些藏垢纳污之事。污了冥府的名声。”

“十殿天子震怒,勒令成立巡视组,专门负责巡察各地山岳河渎等情况,若是发现不合之事,可以当场法办。以正冥府规秩。”

说到这里时,那官员脸上的笑容不见了,转而是一脸的凝重。

“只是这事干系重大,恐牵扯甚广。非刚正勇烈之士恐难担此大任。将军名声响彻人间冥府两界,所以本官斗胆邀你前来,是想将军屈就,能接下这份差事。”

听得那官员让自己接下冥府巡视组的差事。刘宪猛地一下就站了起来,抱拳道,“承蒙大人关爱,只是刘某生性鲁莽,目不识丁,做事又冲动,着实难以承担如此大任,还请大人另请高明。”

“将军,来来来,坐下说话。”见刘宪拒绝,那官员倒也没有生气,继续和颜悦色的劝说刘宪。

“将军,你切莫多虑。这事儿也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复杂。也不是让你独自操办此事。真发现了不合法规之事,自然有吏员前来办理。”

“龌龊之事,或者是什么牵扯,都与将军无关。这事儿要铺排开来,关键在于要一个品行刚正、有胆有识的人来坐镇。”

可是,不管那官员怎么苦口婆心的劝说,刘宪始终不为所动,咬紧牙关,坚决不肯答应出任那官员口中的职务。

见刘宪态度坚决,毫无转圜的余地,那官员不禁苦笑着长叹一声。“这可如何是好啊,事情到了我这儿推不动,十殿天子的怒火我可怎么承受得住?”

“将军啊,也不是卑官有私心。这事儿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十殿天子的诏令下来之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你。既然你不愿意,本官也不会勉强。”

说完这番话以后,那官员脸上是一脸的失望。

看着官员的失望的脸色,刘宪假装没看见,反正就是不答应这事。

见刘宪始终不为所动,那官员扭头看向自己右边掌管文书的小吏,“可还有人选?”

“大人,洪洞县县吏王信,刚正勇烈不亚于刘将军。刘将军既然不愿意,建议是不是把王信召来问问。”

听到吏员这么回答。那官员又叹了一口气。“刘将军,虽然你不答应这事,但本官也不为难你,现在我就安排人手送你回去,我要见见那洪洞县县吏王信。”

然后,又转头吩咐那掌管文书的小吏,“还不速速将王信带来!”

听到那官员的语气有些不善,这时,刘宪的心里也是一惊。不过,不等他多想,便突地从酣睡中惊醒过来。

这时,天色已经有些发白了。回想着刚才的情景,刘宪的额头上不禁渗出了阵阵冷汗。

过了几天之后,李寰派刘宪去北都执行一项公务。因为要经过洪洞县,李寰就让刘宪在洪洞县补给。

在与洪洞县县衙交接的时候,刘宪突然就想到了那个冥府官员劝说自己出任巡视职务不成,然后召见洪洞县县吏王信的事。

于是,刘宪就问和自己交接的吏员,“贵县县衙可有个叫王信的?”

那吏员先是一愣,随即点点头,“是有个王信,哎……好人命不长,祸害一千年,可惜了老王,前些日子离世了。”

听到那吏员这么说,刘宪不禁有些好奇,便向他打听起王信的事来。

原来,在洪洞县,王信也称得上是一个跺跺脚地皮也要震三震的人物。他对洪洞县的情况极为熟稔,为人正直公正,做事又公道,有胆有谋,洪洞人都称他是“王青天”。

前些日子,某天早上,王信突然没了。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惊雷,瞬间传遍了整个洪洞县城。

等到王信出殡那天,整个县城一片缟素,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儿,穿上白色的孝服前来为王信送行。甚至还有许多住在远处的百姓也闻讯赶来,自发来送他最后一程。

听到那吏员的话,刘宪不禁有些发呆。他估摸了一下,这洪洞县县吏王信去世的时辰,差不多就是自己醒来的时候。

想到这里,刘宪只觉得背后一阵发麻,倘若那时,自己答应了那个官员的请求,恐怕当时丢掉性命的就是自己了吧。

后来,洪洞县县吏王信之死和刘宪拒绝冥府差事的说法不知怎么就慢慢传了出去,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说王信上任是冥冥中自有定数,但事情倒底怎么样,却没有人去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