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何雨柱的话,赵德柱如小鸡啄米一般连连点头,嘴里还不停地夸赞道:“何厂长,您这水平可真是高啊!仅仅几句话,就把咱们厂生产方面最关键的问题给点出来了,真是一针见血啊!”
何雨柱见状,连忙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少在这儿给我拍马屁了,这些话我可不是第一次说。之前开技术研讨会的时候,我就已经说过了,赵副厂长,你难道不记得了吗?”
赵德柱听了,赶忙摸了摸自己的脑门,脸上露出一副疑惑的表情,喃喃自语道:“有说过吗?我怎么一点儿印象都没有呢!何厂长,您肯定没有说过,不然我不可能一点儿都想不起来啊。”
何雨柱看着赵德柱那副茫然的样子,无奈地笑了笑,接着说道:“好吧,既然你不记得了,那我就再给你说一遍吧。今天正好就你一个人在,我就给你开个小灶,你可得好好听着,争取能有一些进步。”
赵德柱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喜笑颜开地说道:“太好了,何厂长,您快说吧!我一定洗耳恭听。”
何雨柱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之前我开生产线产能提高座谈会的时候,就特别强调过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木桶上面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个道理,你应该能明白吧?”
“同样的道理,制约我们生产线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恰恰就是那些最耗费时间的工序。就目前汽车制造行业而言,最耗时的工序非焊接和喷漆莫属。”
“这两个工序不仅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而且还属于劳动强度大、对身体有害的岗位。
“因此,我个人认为,我们未来应该集中人力物力,针对这两个环节展开技术攻关。看看是否能够研发出能够自动进行焊接和自动喷漆的机器。如此一来,届时工人们只需操控这些机器,便可轻松完成这两项工作。”
“毕竟,人工作久了,身体会感到疲惫,需要适当休息。然而,机器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只要对机器进行良好的保养,它就能持续稳定地工作。这样一来,我们工厂的产能必然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不过,具体要如何设计出自动焊接和自动喷漆的机器,我目前还没有头绪。这恐怕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攻克这个难题了。所以,归根到底要想实现技术进步,还是靠那些有才华的人。”
“何厂长,既然您之前都有这么好的想法,那为啥不说出来呢?”赵德柱一脸疑惑的问道。
“我并不是一名专业的技术人员,机械设计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保持高度的严谨态度。这可不是靠拍脑袋就能做出决定的,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精心制定计划才行。”
“之前我之所以没有提及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当时厂里的技术员们正全力以赴地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造工作,他们的精力全都集中在这上面了。”
“如果我在那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恐怕会对他们手头正在进行的工作造成干扰。毕竟,现有的生产线改造工作已经到了关键阶段,不能有丝毫的分心。”
“不过现在好了,生产线的改造已经顺利完成,我们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让大家尝试朝着这个新的方向去努力了。”
“赵副厂长,接下来就有劳你了。我会把刚刚提到的那两个任务交给你来负责。你的任务就是组织厂里的技术人员,对我所说的这两个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看看是否有办法能够将它们付诸实践。”
“当然啦,如果技术人员们有更好的想法,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我们不要局限于我的想法,要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专业知识。“
“要是在评估过程中遇到一些让你犹豫不决、难以拿定主意天马行空的想法,你可以直接带着提出这些想法的人来找我,由我来做出最终的决定。”何雨柱最后叮嘱道。
“好的,何厂长,我这就回去召集技术人员开会讨论这件事。您先忙吧!”赵德柱一脸严肃地说道,然后迅速端起桌子上的茶杯,仰头一饮而尽,仿佛那杯茶能帮他平复此刻的心情。
放下茶杯后,赵德柱没有丝毫耽搁,急匆匆地站起身来,脚步有些匆忙地离开了何雨柱的办公室。
然而,就在赵德柱刚刚离开没多久,办公室的门突然被人推开,唐兴华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
“何厂长,赵副厂长刚刚是不是找您发牢骚了?”唐兴华一进门便迫不及待地问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关切。
“是啊!怎么了,小唐?”何雨柱有些疑惑地看着唐兴华,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问。
“我刚刚给赵副厂长送下半年的生产任务时,赵副厂长看完之后,脸色瞬间就变得很难看,然后气冲冲地就往外走,我担心他出什么事,就一路跟着他,结果看到他来您的办公室了。”唐兴华详细地解释道。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赵副厂长猛地一下子心态没调整好。你也知道,咱们厂今年的生产任务确实比往年重了不少,他可能是单纯的压力太大了。刚刚我跟他说可以找上级把生产任务给减少点,他还不乐意呢!”
“没事就好,何厂长,那我就放心了。我去忙了。”唐兴华听完何雨柱的解释,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微笑着对何雨柱说道,然后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唐兴华离开之后,何雨柱缓缓地从沙发上站起身来,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仿佛身上背负着千斤重担。他慢慢地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缓缓地坐了下来,然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似乎想要平复内心的波澜。
其实,何雨柱心里非常清楚上级为什么没有缩减红星机械制造厂总厂的生产任务。他知道这其中的缘由,但却无法告诉赵德柱。这就像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被深深地埋藏在他的心底。
在此之前,由于安南劳动党订购的卡车任务,龙国国内原本就供不应求的卡车供应变得更加紧张了。然而,红星机械制造厂通过对生产线的改进,成功地提高了一些产能,从而弥补了安南国订购的缺口。
这本应是一个好消息,但世事难料,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就在这个时候,龙国西南的邻居白象国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白象国的总理尼赤赤鲁在与龙国的冲突结束后,因为无法接受白象国被龙国打败的现实,心情极度郁闷,最终急火攻心,导致中风。经过一年多的艰难挣扎,这位总理最终还是在1964年5月27日离开了人世。
因为尼赤赤鲁是意外离世,于是接替他位置的人不要通过选举就可以接任他总理的位置,按正常情况继任总理应该是年近七旬的财政部长莫拉尔吉·兰奇霍季·德赛。
莫拉尔吉在国大党内是一位饱经忧患的资深领导人,从1930年就加入了国大党,为白象的独立而努力,在白象的独立斗争中,曾4次被捕入狱,被监禁长达7年之久。
莫拉尔吉虽然资格老,能力强,但是为人固执,国大党主席的卡玛拉季担心他上台之后会打压他的影响力,于是趁机联合党的地方实力派排斥德赛。
结果58岁的不管部部长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接任总理,拉尔·巴哈杜尔,虽然也是白象国大党的资深成员,在国大党内有着一定的地位,但他的个人威望和能力却远远不及尼赤赤鲁。
于是拉尔·巴哈杜尔为扩大同盟,力邀英迪拉担任新闻广播部长,来寻求国大党内部对他的支持。拉尔·巴哈杜尔却没想到就是他这个不经意的一个任命,诞生了白象国唯一了一位女总理。
面对白象国内民众对东北地区丢失的关注和不满,拉尔·巴哈杜尔深知自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与巴巴羊存在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
在这个敏感的地带,拉尔·巴哈杜尔决定扩大军队规模,以此来显示白象国的军事实力和决心。这样的举措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的矛盾,让民众的焦点从东北地区的失地上转移开来。
然而,对于从龙国手中收复丢失的东北地区,拉尔·巴哈杜尔心知肚明,这绝非易事。他只能在国内的报纸上高喊一些口号,以表决心,但实际上,他根本不敢真的与龙国发生大规模冲突。
毕竟,他没有尼赤赤鲁那样的威望,如果再经历一次失败,恐怕白象这个勉强拼凑在一起的国家将会面临四分五裂的局面。
随着拉尔·巴哈杜尔不断地增强白象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的部署力量,对面的巴巴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巴巴羊别无选择,只能紧随其后,同样加强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力量。
然而,由于之前与龙国成功和平解决了两国边界问题,巴巴羊获得了龙国的支持。这一支持对于囊中羞涩的巴巴羊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因此,在加强前线军队建设的过程中,巴巴羊果断地决定向龙国寻求援助。
龙国在接到巴巴羊的求助请求后,展现出了高度的友好和合作态度。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巴巴羊的要求,并根据巴巴羊的具体需求,以贷款的形式向其提供了 2000 辆卡车。
考虑到如此大规模的卡车交付任务,只有红星机械制造厂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和经验。所以,不出所料,这 2000 辆卡车的交付重任最终落到了红星机械制造厂的肩上。
结果就是明明已经神都分厂已经建成投产,红星机械制造厂总厂的生产任务却依然保持原来的水平,没有被汽车工业局缩减。
回顾尼赤赤鲁生前最后一年多的执政时间,他也仅仅是在口头上高喊着要收复东北地区,却始终不敢真正付诸行动,与龙国发生实质性的冲突。
而在 1962 年与龙国的那场冲突中,白象陆军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几乎被龙国消灭殆尽,这无疑给白象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指望剩下的军队打败龙国军队,把东北地区从龙国手里夺回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白象神话中的梵天、毗湿奴与湿婆三位大神一起降临现实帮助白象陆军。
不仅如此,尼赤赤鲁心里非常清楚,要想成功抵御龙国的进攻,三位大神必须全部降临才行。否则,哪怕只是少了其中任何一位,他都觉得自己绝对无法战胜强大的龙国军队。
于是乎,在这种情况下,尼赤赤鲁别无他法,只能选择口嗨。首先,他坚决不接受龙国对东北地区的占领。在他看来,只要白象政府尚未正式承认这一事实,那么被龙国夺走的东北地区仍然属于白象所有。
其次,面对白象军队在与龙国冲突中的惨败,尼赤赤鲁并没有去反思白象军队自身以及他个人存在的问题,反而找了个荒唐的借口。
他声称,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有人暗中充当了龙国的奸细。这些人鬼鬼祟祟地将白象军队的部署情况泄露给了龙国军队,这才导致龙国军队对白象军队的布防情况了如指掌,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击溃白象军队。
有了这样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后,尼赤赤鲁毫不犹豫地采取了行动。他果断地将那些从东北地区逃出来的官员和地主们统统扣上了私通龙国的罪名,并将他们抓进监狱进行严厉审讯。
这些费尽千辛万苦从东北地区来到白象本土的地主和官员是万万没想到,白象政府不仅不安抚他们这些背井离乡的人,反而给他们扣上卖国贼的帽子,把他们抓到监狱。
原本他们就是因为担心留在东北地区可能会被龙国针对,才历经千辛万苦,一路上受尽各种奔波,好不容易回到白象本土,本以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却没成想竟然被自己人给抓进了监狱!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们猝不及防,一个个都惊恐万分,在监狱里高呼着自己是冤枉的。他们声嘶力竭地喊着,希望能引起外界的注意,还他们一个清白。
然而,负责审查他们的官员却是带着目的来的,他根本就不想听他们的解释。只见那官员一脸冷漠,嘴角还挂着一丝不屑的笑容,毫不客气地说道:“哼,你们说自己是冤枉的?我怎么就那么不信呢!”
官员的话如同一盆冰水,无情地浇灭了他们心中仅存的一丝希望。他们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官员,不明白他为何如此武断。
官员似乎看穿了他们的心思,继续说道:“龙国军队早就占领了东北地区通向本土的西里古里走廊,如果你们不是私通龙国,那你们通过西里古里走廊的时候,龙国军队怎么可能会允许你们携带这么多财产来到本土呢?”
官员的质问让他们哑口无言,因为他们确实无法解释这个问题,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打了胜仗的军队会抢掠民众的财产。
可他们在经过龙国的军队驻守的防线时,龙国的军队根本不检查他们携带东西,直接很大方的就让他们通过了防线。
一时间,监狱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只有他们沉重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
官员见状,嘴角的笑容更加明显了,他接着说:“所以,真相就是这些财产就是你们向龙国军队贩卖前线军队情报所获取的报酬!既然你们不肯说实话,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说完,官员大手一挥,对旁边的士兵命令道:“给我狠狠地打!”
一旁站着士兵立马挥舞皮鞭对这些人的身上狠狠的抽打起来,只为让他们承认自己的罪行。
这些人在东北地区时,向来都是趾高气昂、作威作福的,他们何曾遭受过这样的苦楚?每一鞭抽打在身上,都让他们痛苦不堪,难以忍受。
于是,在挨了几鞭之后,这些人便纷纷求饶,表示愿意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只求能得到政府的宽大处理。
官员见这些人如此识趣,心中甚是满意,他嘴角微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随即高高举起手,示意士兵们停止抽打。
然后,他面带微笑地对这些人说道:“嗯,不错,你们还算识相。看在你们如此配合我工作的份上,我呢,也不是一个不通情达理的人。”
他顿了顿,接着说:“你们从遥远的东北地区,历经千辛万苦才来到本土,这说明你们的心中还是有国家的嘛。或许,你们是被手下的人给蒙蔽了,才会让他们私自与龙国军队勾结。”
官员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给这些人思考的时间,然后继续说道:“不过呢,我现在可以给你们一个机会。”
“只要你们愿意将自己一半的家产交出来给我,并且把那些真正与龙国私通的人告诉我,等我抓住了他们,你们就可以平安无事地回家了。”
这些人一听官员的话,哪里还不清楚官员要干什么,于是一个个争先恐后的交待起来自己有多少家产,只为能早一点从监狱里走出去。看着这些人如此配合,官员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心中暗自思忖:“有了这些人的供词,不仅能够顺利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还能趁机从这些人身上捞取一大笔钱财,简直是一箭双雕啊!”想到这里,官员的心情愈发愉悦起来。
他转身对一旁的书记官吩咐道:“书记官,你可要仔细记录好这些人口中的供词啊!等他们说完后,记得让他们自己签字确认,以确保这些供词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至于他们缴纳的罚金嘛,就交由我的管家来负责处理吧。”
交代完这些事情后,官员心满意足地直接离开了监狱,留下了忙碌的书记官和那些被吓得瑟瑟发抖的犯人。这样的场景,在许多靠近白象与龙国对峙前线地区的监狱里不断上演着。
由于有了这些从东北地区逃出来的人的供词,白象的民众们对政府的不满情绪逐渐得到了缓解,他们的怒火不再像之前那样猛烈地指向政府,而是转而对准了那些被指控向龙国军队出卖白象军队情报的“叛徒”们。
负责处理这件事情的官员眼见民众的怒火已经成功被转移到了这些所谓的“叛徒”身上,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他下令将按照那些人提供的名单所抓到的人从监狱里提出来,似乎是想要给民众一个交代,同时也想借此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公正”和“开明”。
在当众宣读完这些人的罪行之后,官员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带着毫不掩饰的愤怒和决绝:“对于这些叛徒,我们绝对不能心慈手软!他们背叛了我们的国家,背叛了我们的人民,必须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他的话语如同惊雷一般,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为之震撼。民众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对这些叛徒的愤恨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
官员接着说道:“现在,就是他们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的时候了!”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正义的审判者在宣判。
说完,官员缓缓举起了右手,那只手在空中显得格外沉重。士兵们见状,立刻提起手中的枪支,黑洞洞的枪口瞄准了那些叛徒。
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凝固了,整个广场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人们屏住呼吸,注视着官员的右手,等待着那决定性的一刻。
终于,官员的右手猛地落下,如同落下的审判之锤。与此同时,士兵们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枪声在广场上骤然响起,震耳欲聋。
叛徒们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便纷纷倒地,鲜血溅满了地面。这一幕让在场的民众们大快人心,他们欢呼雀跃,对官员的果断行动表示赞赏。
正是靠着这样坚决的举动,尼赤赤鲁成功地缓和了民众对他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