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漫游影视诸天之旅 > 第132章 坐镇一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5

离开熊廷弼的府衙,陆诚连忙追上传旨太监,取出二百两银票,不动声色的塞到对方手中:“这位公公,大冷的天儿,劳烦这么远跑一趟,实在过意不去。小小心意,还请公公收下。”

之前见陆诚一直没什么表示,这位传旨太监还以为陆诚是个不懂事儿的二愣子,甚至已经想着回头怎么说陆诚的坏话,可没想到陆诚也是知情识趣的。

“陆游击,这是说的什么话。咱们都是为皇上效力,咱家也就是跑跑腿儿。要想守住辽东,抵御建奴,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将士们。陆游击忠心报国,陛下定会记着的。”

“是是是,公公辛苦了。”

之前,在熊廷弼的府衙中时,陆诚并没有给这位公公拿银子,也是因为熊廷弼眼里容不得这些。

送走了传旨太监之后,陆诚这才赶回军营,召集手下的百户、总旗,把朝廷的旨意说了一遍。

朝廷册封的这个官职也是很有意思,指挥佥事是正四品的武官。

按照大明朝的卫所制度,每个卫所设置指挥使一名,为正三品。指挥同知两名,算是副长官,为从三品。其次就是指挥佥事,为正四品。

大明的卫所制之下,军户只能当军户,卫所官职也是可以继承的。抗倭英雄戚继光,当年就是继承了他父亲的指挥佥事。

如果把一个卫所比作一个地方的军分区,指挥佥事就相当于上校参谋长。

不过,陆诚还有个游击将军的职位。

按理说,驻守一方的武官,应该是卫指挥使,地方守备,千户所的千户,分别对方一个卫所,次一级的城堡,以及千户所。

但此时的大明朝,卫所制崩溃,募兵制混杂,军政制度混乱不堪,游击将军也能坐镇一方。

就像之前被陆诚亲手斩杀的李永芳,在投降后金之前,就是大明驻守抚顺的游击将军。

也可以说,陆诚用范文程和李永芳两人的人头,换了一个和李永芳之前一样的官职。

指挥佥事和游击将军,看似两个官职,实际上指挥佥事相当于后世的军衔,游击将军才是带兵的官职,类似于上校团长或者旅长。

不过,陆诚这个游击将军,现在可以坐镇一城,并且辖制三个千户,可直接掌管三千兵马了。

最重要的是,陆诚终于有了一处自己的地盘儿,而且是海州这样一个原本繁华富庶的城市。

就算是现在这个城市已经有些没落了,可陆诚也有能力让它重新焕发生机,成为自己的第一块根据地。

召集各级军官开完会之后,各级军官纷纷前去准备搬家事宜。

这年头,想要搬个家可不容易,尤其还是一千多人的集体搬家,要运送的东西就不是一个小数字。

好在陆诚此时的驻地就位于辽阳南部,距离海州城也就是六七十里,可以沿着官道直接到达,交通也很方便。

花费两天时间,收拾好一切之后,陆诚就派出一队骑兵,提前赶往海城,通知海城那边的两个千户派人前来接应。

之后,一千二百战兵,加上四五百杂役,分批次朝着海城搬家。

早在冬季来临之前,陆诚花费了不少银子,购买了大量的粮食物资,其中单是粮食,就足够陆诚那一千多号人吃上小半年的。

平时,这些粮食物资都是一点一点,像蚂蚁搬家一样运到驻地。

如今一起运往海城时,就需要大量的骡马分批运送。

在大队人马到达海城之前,陆诚先一步率领骑兵进入海城,见了见那两个千户。

那两个千户也已经听说了陆诚刺杀两个叛贼的消息,对陆诚也是非常佩服,倒是没有什么不服。

更何况,陆诚背后还站着辽东经略熊廷弼,背后是有大靠山的。

在大明朝,普通士兵如果没有一定的背景,就算是在军中干上一辈子,立下各种战功,也顶多是升到千户,想要再往上,就很难了。

陆诚今年也才二十一岁,就已经做到了正四品的指挥佥事,而且还不是仗着祖上余荫,完全是凭借自己打拼出来的,谁能不服?

两个千户,一个名叫马伯军,今年三十二岁。一个名叫杨友仁,今年二十九岁,都是正值壮年,也都是辽东的军户出身。

陆诚见到两人之后,也没有废话,直接就问起了海城的情况:“马千户、杨千户,现在海州城内总共有多少兵马?守城的物资几何?”

“启禀大人,海城原本有兵马五千五百余,千户五名。萨尔浒一战,三名千户带领本部人马出征,都没有回来。后来,陆续有一些被打散的兵马逃了回来。现在整个海城,还有三千三百多兵丁,战马两百多匹,兵器倒是不缺,就是缺少粮食和守城的火药物资。”

“这些兵马之中,青壮有多少?”

“这…青壮占比不到一半。其中有一些,还是在经略大人来了之后才招募的新兵。”

陆诚点了点头,来之前,他已经有了最坏的设想,甚至做好了重新开始建设两个千户的准备。目前的状况,比陆诚预想的还要好一些。

其实,自从熊廷弼到达辽东之后,亲自跑到辽东各个城去视察情况,又催促朝廷调来了粮饷,让各个城镇都积极招募兵马。

如今,整个辽东的兵马都在快速恢复,已经比几个月前好很多了。

了解完军营的情况之后,陆诚又去见了海州的文官。

自从熊廷弼经略辽东以来,对整个辽东的官场也整顿了一番,铲除了不少贪官污吏,给下面各城的知州、知府、知县都下了严令,让他们配合守城的武官,做好防务。

因此,这些文官也没人敢拖后腿。

早在两天前,陆诚就通知了海州的官员,提前为他的兵马准备营房住处。

也由于之前海城的不少兵马都战死在了萨尔浒,空出了不少营地,让陆诚的士兵们可以直接入住。

否则的话,这大冬天的,还真不是太方便开工建营房。

了解完整个海城的情况,陆诚也是立刻开始安排各项工作。

海城现有的3000多兵马,肯定是要经过整训的。

之前海城的新兵招募工作还算顺利,可标准还是有些低,新招募的兵员素质有很多都不达标,其中甚至还有十四五岁的和四十多岁的。

陆诚直接下令,继续招募兵马,并且对现有的兵马进行整训、分类,按照年龄、体能等,区分出战兵、辅兵,杂役。

同时,陆诚也提高了新兵的待遇,除了熊廷弼定下的每个月一两半的粮饷之外,陆诚还会给战兵额外发放半两银子的粮食物资。

陆诚之前的一千多人,就是这么招募过来的,到了这里自然要一视同仁。

这项命令颁布下去之后,陆诚立刻赢得了海州将士们的拥护。

毕竟,在这个年代,能够不吃空饷,还要给士兵们额外补贴的将领,那个士兵不喜欢?

不过,在定好这些策略之后,陆诚手头的粮食就有些不太够了。

几天之后,当陆诚那一千多兵马进入海州城,并开始操练之后,立刻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整齐划一的步伐,饱满的精气神,严整的军阵,无一不昭示着这是一支强军。

陆诚还特意从原本的兵马中调集了大量的小旗、总旗,协助另外两个千户整顿兵马。

有了之前的一千多兵马,再整训其余的兵马,就要简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