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中年男子站在啤酒桌前,一脸认真的诉说着自己的想法:

“首先,不列颠帝国和该死的奥地利帝国是死敌,他们都想要用一切手段将对方置于死地。

所以不列颠帝国肯定很乐意支持我们,让我们给奥地利帝国使绊子。”

“然后,不列颠帝国是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只要他们愿意支持我们,那么他们给我们的支持肯定不会少,至少不会比枫丹公社的支持少。”

“这样一来,我们[自由匈牙利]的力量就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而最后,如果不列颠要支持我们的话,那么肯定不只有不列颠支持我们。”

“毕竟不列颠最喜欢用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了。”

“如果他们想要支持我们,那么他们肯定会联合普鲁士,沙俄,甚至是奥斯曼一起支持我们。”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地寻求不列颠支持。”

“只要不列颠愿意支持我们,那么我们的独立进度就已经完成了1\/4,甚至是1\/3!”

“对于我的想法,各位同志们,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中年男子认真的看向同志们,期待着他们的回答。

“头,我没有意见!”

“我也没意见,毕竟不列颠人的确是个好帮手!”

“是啊,我听说不列颠人现在还和枫丹人一起支持加泰罗尼亚人独立呢。”

“他们能支持加泰罗尼亚人独立,就能支持我们匈牙利独立!”

“所以,我们的确应该寻求不列颠的支持!”

看到同志们大多都支持与不列颠人合作,中年人笑着插着腰,然后对着同志们说:

“同志们,既然你们都同意我们与不列颠人合作,那么这个计划就这么定了!”

“等开完会,我就立刻去找枫丹同志,让枫丹同志帮助我们牵线。”

“如果顺利的话,我们在半个月内就能与不列颠人达成合作,获得不列颠人的支持。”

笑着说完这一番话后,中年男子又将话题一转,认真的说:

“不过,如果我们获得不列颠人支持的话,我们就必须要考虑到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可能要与奥斯曼人达成合作。”

中年男人顿了顿,扫视了一圈在场的同志后,接着严肃的说:

“首先,我个人是不喜欢这群奥斯曼的。”

“这群野蛮的土耳其人比斯拉夫人好不了多少。”

“但是基于现实考虑,我们必须要与奥斯曼人合作。”

中年男子用手比划出了16这个数字,提高一些声音说:

“在现在,我们匈牙利在巴尔干投入的兵力已经高达16万。”

“如果我们能和奥斯曼人达成合作,我们就能直接从前线撤出十万人的部队,然后让这些部队参与到匈牙利独立战争之中。”

“而除了从前线撤出部队,我们还能让奥斯曼人帮助我们牵制奥地利部队,让奥地利部队待在巴尔干战场无法移动。”

“这样一来,我们独立成功的可能性又增加了几分。”

“所以,我虽然不喜欢奥斯曼人,但是为了匈牙利独立,我们必须与奥斯曼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合作。”

“对于此,同志们有意见吗?”

“有,我有意见!”

中年男子话音刚落,一位穿着整洁,样貌年轻的青年便站起身来,认真的说:

“先生,我虽然能够理解你的想法,但是与奥斯曼合作这个想法还是有些太激进了!”

“自从15世纪以来,我国便一直和奥斯曼有着激烈的冲突,这让我们双方变成了互相敌视的死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与奥斯曼达成合作。”

“而就算我们与奥斯曼成功的达成了合作,与奥斯曼合作还会给我们带来一个负面影响,那就是让我们[自由匈牙利]变成天主教世界的叛徒!”

说到这里,青年加重了一些语气,然后继续说:

“要知道,匈牙利绝大多数的人民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如果奥地利以我们与奥斯曼合作为由,给我们扣上‘天主叛徒’的帽子,他们就能利用宗教的名义煽动匈牙利平民,让这些无知的民众站到我们的对立面,与我们为敌。”

“而一旦大多数平民与我们为敌,我们的匈牙利独立事业就会变得举步维艰,甚至可能彻底失败。”

“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不应该与奥斯曼合作,最多可以利用奥斯曼,不能让奥斯曼变成我们的把柄。”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想法,请先生指教!”

说完后,青年不卑不亢的站在桌子前,等待着中年男子的点评。

“……嗯……小同志,你说的有道理,是我犯了错误。”

中年男子摸着下巴,沉思了一会儿后,用带着些歉意的语气,十分坦诚的说:

“我本人在枫丹待的时间太久了,已经完全忘了宗教对匈牙利的影响力。”

“如果考虑到宗教问题,我们的确不应该与奥斯曼达成明确合作,这样只会让敌人多出一个攻击我们的手段。”

“所以,我们绝不能在表面上与奥斯曼达成合作,也不能在表面上与奥斯曼有任何的联系。”

“如果非要让奥斯曼配合我们进行独立,我们也只能让不列颠人,或者是让枫丹人帮助我们给奥斯曼人传话。”

“这样一来虽然麻烦了一些,但是他不会授人以柄。”

“而对于我的这个想法,同志你有什么的意见吗?”中年男人将目光投向了这位青年。

“报告先生,我没有意见了。”

刚刚提出意见的那位青年摇了摇头,重新坐到了座位上。

而随着这位青年的坐下,在场的其他同志也纷纷摇了摇头,表示了同意。

看到同志们都同意,中年男子不再犹豫,直接一拍桌子,严肃的说:

“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么与奥斯曼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作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而确定完该怎么与奥斯曼合作之后,我们也没有什么要谈的了。”

“所以我宣布,本次紧急会议到此正式结束。”

“所有人员立刻按照原定计划分批离开,并且完成好组织安排的工作。”

“明白吗,各位同志?”

“明白!xn”

19:17

[自由匈牙利]维也纳分部确立了[寻求不列颠支持]的计划,并立刻开始执行。

19:30

在维也纳的又一个小啤酒馆中,两位中年男子拿着啤酒相对而坐。

“帕拉茨基先生,你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找我出来喝酒了?”

“你夫人不是一向不喜你出来鬼混吗?”

托马斯喝了一口啤酒,笑眯眯的打趣着帕拉茨基。

听到托马斯的打趣,对面的帕拉茨基笑了笑,同样喝了一大口啤酒后,看着托马斯认真的说:

“托马斯,我夫人虽然不喜欢我喝酒,但是她能理解我为工作而喝酒。

所以,我喝几杯啤酒完全没有问题。”

“而我今天来找托马斯你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是我们[波西米亚自由阵线]希望得到你们不列颠的支持,完成波西米亚的光荣独立。”

“?你们要在这时候独立?”

听到帕拉茨基的话,托马斯眉头微皱,略微有些惊讶。

因为在他的印象中,[波西米亚自由阵线]的力量一直不强,根本没有能力完成独立。

现在帕拉茨基说他们想要趁现在独立,是他们又发展了新的力量,还是他们想要在此时冒险一搏呢?

带着这个疑问,托马斯举着啤酒杯,好奇的向帕拉茨基问道:

“帕拉茨基,我记得你们[波西米亚自由阵线]的发展不是一直不好吗,你们现在怎么有能力发起独立了?”

“是你们在短时间内发展了大量的力量?”

“还是你们想要来一次冒险一搏?”

“…托马斯,我们在这段时间中的确发展了不少力量,但我们也的确想要在此时进行一场冒险一搏。”

帕拉茨基沉默片刻,然后看着托马斯缓缓的说:

“由于经济危机,政府腐败,殖民压迫与民族主义等原因,我们[波西米亚自由阵线]在过去的一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一年之前,我们组织还是一个不足400人的小组织。”

“但到了现在,我们组织的核心人员已经高达900余人,外围成员更是有3000余人。”

“可以说,经过一年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组织终于拥有了一定的力量。”

“不过我们所拥有的这一点力量并不足以与奥地利抗衡。”

“所以,我们理论上不应该发动起义。”

“但是,现实不是理论。”

帕伦斯基放下啤酒杯,语气变得沉重起来:

“在现在,奥地利正面临着严重的国内外压力。”

“在外部,奥地利面临着奥斯曼,普鲁士,不列颠以及沙俄的威胁。”

“在内部,奥地利面临着威尼斯起义,波兰起义,以及工人罢工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奥地利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

“如果我们能在此时发动起义,那么奥地利绝对无法在短时间内,调集大量的部队来镇压波西米亚起义。”

说到这里,帕拉茨基的语气逐渐坚定起来。

“而只要奥地利无法在短时间内,调集大量部队镇压波西米亚起义,我们就有机会动员波西米亚人民,与驻守在波西米亚的奥地利驻军殊死一搏。”

“只要我们博赢了,波西米亚就能得到光荣独立!”

“所以,我们[波西米亚自由阵线]便想要在此时发动起义,争取独立。”

“尽管这次起义充满风险,但是如果我们不抓住这个机会,下一次机会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而波西米亚民族等不了那么久了……”

“…………”

听完帕拉茨基的陈述,托马斯沉默良久,然后看着帕拉斯基认真的说:

“帕拉茨基,你们愿意冒险一搏的勇气令人钦佩。”

“不过,你们只有勇气还不够,还得有足够的力量。”

“要不然,你们的这次起义将会变成奥地利将军的军功章。”

“所以,你们现在所拥有的力量到底有多少?”

“只有了解了这些,我才能决定是否要支持你们的起义。”

“毕竟,帝国永远不会做没有收益的投资。”

托马斯的话虽然残酷,但十分现实。

就像他说的那样,如果波西米亚的起义没有可能成功,那么不列颠帝国将不会给波西米亚任何支持。

而帕拉茨基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因为不列颠的做事风格早就已经名声在外。

于是托马斯话音刚落,帕拉茨基便迅速用认真的语气说:

“托马斯,截止到9月1日,我们组织一共可以动员出3500人的正规军,8800人的民兵。”

“根据我们的判断,这些兵力完全足够我们夺取布拉格。”

“而夺取布拉格之后,我们会立刻在布拉克展开大规模征兵,并对波西米亚地区的波西米亚部队进行劝降。”

“如果顺利的话,我们应该能在短时间内将我方兵力扩充到2.5万人。”

“而这2.5万人应该就是我们起义军所拥有的最终兵力。”

“2.5万人……”

听着这个数字,托马斯摸索着下巴,开始了思考。

首先,根据军情处的情报,奥地利现在在波西米亚的驻军一共有10万人。

这10万人有7万人驻扎在边境上,防备普鲁士的进攻。

有3万人驻扎在波西米亚腹地,防止波西米亚起义。

也就是说,如果波西米亚发生起义的话,波西米亚起义军只需要对付驻扎在腹地的3万人,而不用对付驻扎在边境的7万人。

毕竟驻扎在边境的7万人需要防备普鲁士的进攻,如果他们动了,那么普鲁士将会长驱直入奥地利。

而2.5万人对3万人这个数据虽然有所差距,但差距并不算非常悬殊。

如果有不列颠的支持,这个数据完全可以持平。

所以,波西米亚起义好像真的有可能成功!

想到这里,托马斯重新抬起头来,看向对面焦急等待的帕拉茨基说:

“帕拉茨基,如果你方给出的情报是正确的,那么本次波西米亚起义的确有成功的可能性。”

“而既然波西米亚起义有成功的可能性,那么帝国就有支持波西米亚起义的可能性。

所以我将会履行我的职责,在明天的时候派出人员联系本土,让本土决定要不要支持波西米亚。”

“而在本土做出最终决定之前,我虽然不能在物质上明确的支持你们,但却可以在情报上协助你们。”

“对于此,帕拉茨基你有什么意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