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抱残 > 第142章 往大不列颠的第1封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2章 往大不列颠的第1封信

阿卿,

切切念之。

只言片语,狠心如此。怎不提行坐起卧、吃穿住用?见信如晤不过狂言妄语,你我之间,亦难如愿。

安神香无用。转眼已近朱夏,留我一人霏霏。

...

你还在恨我么?

畴昔万事皆潦草,不妨恨意深久。别样惦念,总好过相忘。

...

终于踩上了实地,何楚卿脚下仍是有点轻飘飘的。是坐船久了,反倒不适应陆地的缘故。好在他和白昭洋都不晕船,路途之中除了乏味,没有旁的难处。

他们在酒店入住了三日,终于寻到一处价钱适宜的屋子。

两人合租,厨房客厅共用,此外,只有一个卧室是私人空间。

房子虽小,不过临街,能够将伦敦的繁华不间断地纳入眼帘。

联众国满目疮痍,行人勉强称作衣着得体,但在这儿,人人穿着西装、打领结,小轿车挤了满街,单拎出来任何一个人都随时能去参加晚宴似的。

定下住所的当天,白昭洋记得顾司令的嘱托,要往回寄信。

他说:“两个月的路程,司令估计已经担心许久了。我把地址给他,你有没有信要寄?”

何楚卿在房间里的实木书桌前坐了两个小时。

他想说很多。

船上从印度人到犹太人,他们灌了不少洋酒和柠檬水,有外国女人说着蹩脚的英文来找他搭讪来的...

至于下了船,下了船么...英国的列车很快,每一节的装潢都不输他去北宁时候的那趟专列呢,看来他们的发达的确是超乎国内的想象...

房租不便宜,他们兑换的钱币不如料想之中够。不过,这都在其次。他总觉得好像洋菜高档,现在天天吃什么牛排沙拉,他算是领略了北宁菜有多好吃,有的菜品是又酸又怪,他最不爱吃酸了...

但最终只落笔了一个字:我。

——我一切都好,勿念。

写完最后一个标点,何楚卿的胸口很闷,有点喘不过气来。

他其实还很孤单。

白昭洋对他而言什么也不是,从前还能说说胡话当他是个傻子似的吐露心结,现在一个字也说不出口。

他十六岁的时候尚且能自娱自乐的度日呢。

何楚卿这回真觉出自己的老来了。

这一封潦草的信,终究就这么寄了出去。

白昭洋家里在此地有故交。才见了面,欢天喜地地邀请他们参加舞会去。

英国的舞会,到处都是西方面孔。西方人个子高,骨架宽,身至其中,以往舌灿生花的何楚卿也难免有点局促。

真稀奇啊。眼前的种种困境、不适,倒是让人连伤心事都没法心无旁骛地念起来,自然也就显得不那么伤心了。

有个人从他背后靠近,先跟他碰杯。

何楚卿一偏头,看见了几年未见的奥斯汀。

他记得他临走前跟他宣战的话,只置身之外地想——原来,英国就是大不列颠?

奥斯汀像忘了陈年旧事,照旧轻佻的笑着:“我的朋友和我说,这里有个东方美少年,原来竟然是你。你来赴我的约吗?”

这几年他倒是没变,或者是因为外国人的脸变了点他也认不出。

何楚卿对他没有说话的兴致。

奥斯汀略皱了眉,又说:“等等,你是哪一个?你是何楚卿,还是何辰裕?”

这一句话反倒把何楚卿逗笑了。

他“嗤”地冷哼了一声,自嘲似的说:“没有何辰裕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何辰裕了。”

在奥斯汀的错愕之中,何楚卿平静的近乎诡异:“他死了。”

扭过身去,他攥住了时刻藏在内口袋里的锦囊。

像是牵住了何辰裕的手。

北宁司令部的桌面上明目张胆地搁置着一个镜框。

联众国一年的冬季,他们装模作样地要结婚,瞒着所有人拍了一张假正经的结婚照。司令的眉眼分明与往常一般无二,却隐约勾勒出水到渠成的喜气。

何楚卿一反常态,只笑了一点点,显得真像个新郎官似的羞涩。

有人敲了敲办公室的门。

顾还亭挪开眼,看见白鹭进来朝他敬了个礼。

“有动静?”顾还亭问。

“有。”白鹭一板一眼地汇报,“北方有朝着北宁进军的意图。现在,两方的驻扎地隔了不到十公里,对方每夜都在以演练之由放枪。”

“驻军时刻配枪。对方再往前试探一步,直接动手。我只听喜讯。”顾还亭道。

白鹭再度敬礼:“是。”

他知道何楚卿已经离开了中原。

办公室的衣架上多了几件衣服,司令桌前除了文件还垒起一些书籍和信笺。这些生活的痕迹,无一不表明顾司令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

但是他没有问。

正如何楚卿没法原谅自己,也没法原谅顾还亭一样。白鹭也没法装作释然。

不过,裴则焘这个人,他一定会亲手把他那颗烂心烂肺给剖出来,让大家都见识见识那东西的脏污。

顾一盈走后,傅月襄也正经多了。

顾还亭把家搬到办公室后,闲暇时候他倒是来探望了不少次。

其实,何楚卿病中他也造访过,只是情况特殊,没有久留。

白鹭离开了,顾还亭开始着手写寄往大不列颠的第一封信。

至于,收到的那封信,他把它放在他和江媛订婚时候,何楚卿死皮赖脸寄来的一堆情书里。那里面还包括他每年生日的时候,何楚卿给他写的酸文醋字。

随便拿出来一封,都比这封越洋信笺有温度的多。

北宁进入了夏季,温度还没有升上来。和每一年一样,看不出有人已经永远的离开,更别提承载谁的感伤。

公孙眉和顾一盈来信,问“家里都好吗”。她们说已经在英国知会了何辰裕去世的消息。不是从报纸,是从一起来英国避难的旧友口中。

顾还亭这才意识到,她们两个和何楚卿都在英国。当然,当年他留学也是在英国。

虽然在两个不一样的城市,他们驱车不久也能相见。

但顾还亭没说。

他猜想何楚卿不会想见她们。因为,她们和他息息相关。

联众国五年,入秋。

北宁周边剑拔弩张着,谁都不敢妄动。虹海的战火先打响了。

九月末,虹海沦陷的消息昭告天下,许奕贞寄信来,恨不能将耻辱和牺牲一一诉尽。

十月,兴许是要乘胜追击。

北宁的战火也打响了。

这次,东洋人没能如愿。他们没能成功打进北宁城,暂退于东北,打着反抗流党的幌子,建立了一个友好交流协会,开始向北宁城内的顾司令递出橄榄枝。

顾还亭视若无睹。

与此同时,东洋人从虹海登陆,妄图一路往北的计划也没能得逞。

流党率领群众明里暗里配合联众集团军进行反击,暂时把他们扼制在虹海和江中省范围内。

那里,是何楚卿的出生地。

是他的故乡。

顾还亭保持着每个月寄信一封的频率,可直到年末,也没有等来大不列颠的第二封信。

倒是虹海有个重磅新闻——

穆孚鸢和一个外国人同居在租界,并且参演了外资电影。举国上下,骂声一片。多少爱国业内人士公开发表为她说话也无事于补。

何楚卿坐在客厅沙发上,撂下了报纸,说:“你们共济党多少知名人士发行的刊物不议论,成日揪着人家一个被迫停留在战区的女人骂,这帮人真是没什么意思。”

白昭洋才要说话,有人敲了敲门。

见何楚卿没有挪动的意思,他去开了门,领进来一束花。

看了看落款,白昭洋信手摆在桌上,换了个离何楚卿近一点的位置,说:“那个奥斯汀,在追求你?”

何楚卿眼皮没掀,淡淡地说:“或许吧。我对他没什么兴趣,因为辰裕,只有恶心的份儿。”

“噢。”白昭洋半开玩笑,“还好我没有。”

大约半个月前,何楚卿水土不服,得了一场大病。

白昭洋事必躬亲,的确做到了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

痊愈得差不多,何楚卿能独自起床那天,他看见床头柜上板正地放了一件衬衫。

意大利的牌子货。

自从来了英国,何楚卿将几件带来的西装衬衫轮番上阵,再也没买过衣服。他有点好奇地对着镜子比量了一下,尺寸竟然正好。

何楚卿当面把衣服递还。

没想到,白昭洋其实是个坦荡性格,当即就明说这衣服就是送给他的。

懒得和他拉扯,何楚卿收了。丢在衣柜里落灰,没再碰过一次。

白昭洋的意思他也不是不懂。何楚卿没有迎面提及过,无非是不想和他有任何瓜葛。

这节骨眼,何楚卿仍旧是一副冷淡的模样,顺口回:“你有没有的,都一样。”

白昭洋被不轻不重地噎了一下。

很快,何楚卿又提起:“你们共济党公开发表的文章,我实在看了一些。”

白昭洋马上顺坡下驴:“啊...怎么样?”

何楚卿又毫不犹豫地奉还给他三个字:“看不懂。”

白昭洋:...

何楚卿的状态在随着时间恢复。

性情虽然说不上大变,倒也变得肉眼可见。

对外,何楚卿一律是柔柔地听人说话,对话时候,一双眼睛认真地看着对方,活脱脱一个来自东方的翩翩君子。

对内——白昭洋不知道,这个内,仅指他和奥斯汀两个登徒子。何楚卿秉承着装傻之余竭尽全力地贬低人的方式应对。

又一次,奥斯汀寄给他一封情书,他用汉语回礼,其实每一句话的首字明里暗里地骂他是个一无所成的大傻逼。

不知道是谁给他翻译的那封信、有没有看出来他明晃晃的藏头诗,总而言之,奥斯汀还挺乐。

此时,何楚卿终于抬眼看向白昭洋,毫不客气地回敬:“你们把政治事业吹得天花乱坠,都是纸上谈兵。说真的,看了英国的工业,我更想做些实际的。”

白昭洋听出言外之意,怔愣道:“这个形势下,你还要回国?”

何楚卿又不看他了,百无聊赖地翻报纸:“当然。我爱人还在国内等我。”

爱人...

白昭洋琢磨了一下这个字眼,实在想不出除了顾还亭的第二个人了。

可是他寄过来的信不知道多少封了,何楚卿都没回啊?

白昭洋笑了笑,说:“噢,我以为你出国的意思就是分手了呢。”

何楚卿没再说这话,而是站起身来:“晚上还约了奥斯汀一起吃饭。”

白昭洋意思不明地“啧”了一声:“你不是嫌他烦吗?”

“没办法,先吊着吧。”何楚卿说,“我要做的事情,需要他帮忙。”

他用爱人称呼顾还亭,表明了他们不是单纯的恋爱关系。

在何楚卿心里,他始终是他的丈夫。

虽然创口已经愈合,徒留疤痕。但是每个月来一封的信,他照样不晓得从何起笔回复,索性把收到的信当成他还平安的证明。

只是,何楚卿真的很想他。

想他做的混账事,在顾还亭身上添了多少伤、想他侮辱过他多少次。说到底,他这个爱人,和任何一个不了解他的人、辱骂他的人一样,不在乎他是个活生生的人,只在乎他能不能救自己于水火。

怎么有脸和他互诉情话?

“对了,”白昭洋在何楚卿收拾停当,穿好衣服预备出门前,又说:“有一件何辰裕的事,我不知道他和没和你说过——他其实喜欢女孩子。”

何楚卿刚穿上皮鞋,猛地回头来,面上一点诧异:“是哪方面的喜欢?”

“就是你想的那方面。”白昭洋说,“我和何辰裕是到了北宁后才见得面,在玛港时候虽然配合过,但并不相识。有一次,他和我说十一岁的时候,他和同一个戏班子的一个同唱旦角的女孩子交好,两个小孩儿什么都不懂,偷偷地拜堂装作已经结婚,相约一起出名,白头偕老。”

何楚卿急了一点:“后来呢?我从来没有见过...”

他又想,难道是那个刺杀裴则焘失败的翠烟?

“几个月后,他和那个女孩子被送给了同一个太监,在府上过了一夜。女孩子被折磨致死。那个老掉毛的东西是个变态,因为格外喜欢何辰裕,才没让他丧命。”

何楚卿似乎有点晃神。

白昭洋又说:“他始终记得那个女孩。在北宁四年,每年都给她烧纸,以夫妻相称。后来,我还觉得他似乎是喜欢江媛的。不过,没有人在意他到底喜不喜欢男人。他也只有和男人上床、接吻的份儿。”

何楚卿若有所思地在玄关立了一会,才涩声说:“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