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离石游记 > 第796章 白匈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支规模极其宏大的考察队伍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前往王舍城的征程。

这支队伍人数众多、装备精良豪华,其场面之壮观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中途还有敲锣打鼓高喊回避、肃静,动静闹的很大,完全不像是在异国他乡,仿佛就像是在南朝。

这还不算什么,他们的队伍还很庞杂,只见有的人坐在木船上,顺着波涛汹涌的雅鲁藏布江逆流而上;有的人骑着高大威猛的阿拉伯骏马,严密护卫着那辆全副武装的装甲防御车;还有的人则悠然自得地乘坐着舒适豪华的四轮马车,还有一只白像空着帷幔,幌悠悠的在南天竺士路上逛悠。

如此林林总总的人员加起来竟有数千人之多,他们就像不赶时间的旅人,慢悠悠的领略着南天竺的人文景色。

在这支雄壮威武的队伍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大秦皇帝离石所乘坐的装甲防御车。

要知道,在此之前,离石从未体验过这种贴近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然而,这次却是在大秦工匠们的强烈恳请之下,他才破天荒地坐上了这辆象征着无上权威与荣耀的装甲车。

毕竟,作为堂堂大秦帝国的皇帝,首次踏上天竺这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自然需要展现出独步天下、气吞山河的豪迈气概,面子上不能坠了大秦的威势。

也唯有如此坚不可摧且威风凛凛的装甲防御车,方能匹配离石那无比尊贵的身份地位。

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特别安排,其实还有另外一层重要原因,大鹏鸟和公冶飞鸟归来,并带回了前方至关重要的最新情报。

据她们所言,那个野心勃勃的韩礼竟然再次挑起了灭国之战!

原来,向问天正在全力追杀高昌国的残余势力,但就在追剿过程中,他意外地给韩礼带来了另一条惊人消息:

范闲和李鹤年联手剿灭高昌国之后,并没有停下征战的脚步,而是果断选择分兵行动。

其中,李鹤年继续率领大军追击当年剿,参与谋害秦风将军的另一名隐匿帮凶,那群善于伪装成匈奴人、实则是行事低调的突厥人。

而大秦军部在与匈人帝国订下在地中海会盟后之约后,匈人帝国的大皇子伊尔德兰就急着赶回阿拉木汗城,去整合他的匈人军队去吐火罗,与萨珊波斯商量购买一个出海口,不行就与萨珊波斯开战,抢也要抢一个港口,与大秦皇帝在港口城市签约结盟。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伊尔德兰竟然率领着阿巴斯踏上了归程,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回了阿拉木汗。抵达目的地之后,却发现在他回来之后,已是物是人非了。

他在离开后,匈人帝国产生了分裂,依附他们的白奴匈厌哒人发生叛乱,建立了一个以厌哒人为主体的厌哒帝国,阿拉木图只留下白匈奴的老弱,精锐已经赶向吐火罗,这让伊尔德兰只有4万近卫军,兵力得不到补充。

厌哒帝国还准备剿灭匈人帝国,面对如此危局,伊尔德兰他并没有丝毫停歇,立即着手整顿那支略显疲态的近卫军。

经过一番紧张而有序的筹备工作,幸好伊尔德兰并没有盲目扩充近卫军,让白匈奴加入近卫军,而这支跟随伊尔德兰的近卫军,虽然没有进入大秦西部,可也在玉门关外见识过大秦的厉害,特别是那场惊天大火。

没有盲目扩军,让这支近卫军的战斗力没有降低,反而对与大秦结盟充满了信心,这支重新焕发生机的近卫军,便气势汹汹地朝着吐火罗进发。

当他们与强大的波斯帝国初次交锋时,伊尔德兰展现出了其非凡的谋略与智慧。他深知此时的匈人帝国虽然实力尚存,但已无法与昔日全盛时期相提并论。于是,深思熟虑后的他决定派遣足智多谋的阿巴斯前去与波斯方面展开商务协商。

此次协商的筹码,便是匈人帝国如今所仅剩的半数巨额财富。伊尔德兰的目标非常明确,用财富换取波斯湾地区任意一个小小的港口。

如此一来,远在东方的好友大秦帝国便能顺利地与匈人帝国在此处会师,并结成坚不可摧的同盟,让匈奴人也有可以相信的盟友,这种感觉在白匈奴反叛显得更为珍贵。

说起匈人帝国与波斯帝国之间的过往纠葛,可谓是源远流长。曾经双方多次兵戎相见,而且匈人帝国凭借其勇猛无畏的战斗风格,以及出色的战略游击战术,屡屡将波斯帝国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即便是后来匈人帝国逐渐走向没落分裂,波斯帝国依旧未能在战场上占到丝毫便宜。

更为有趣的是,由于始终无法战胜匈人帝国,波斯帝国不得不年年向匈人的王帐进献丰厚的岁币以求平安。本以为随着匈人帝国的分崩离析,波斯终于迎来了一雪前耻的绝佳时机,

先挑动白匈奴分裂自立,建立厌哒帝国,遂兴师动众再度对匈人帝国发起攻击。岂料,即使已经处于衰弱分裂状态下的匈人帝国,依然拥有不容小觑的战斗力。

这一战下来,波斯帝国不仅损兵折将,甚至差点儿面临亡国之祸。

最终,波斯帝国只得忍痛割爱,献出大量的财富以及众多貌若天仙的波斯美女,方才勉强平息了匈人帝国的怒火,使其停止了继续攻打波斯王城泰西封的步伐。

也正因有着这样一段充满戏剧性且惊心动魄的历史背景,使得匈人帝国在面对波斯帝国时,始终保持着一种心理上的巨大优势。伊尔德兰才认为波斯帝国不敢不卖给港口码头。

匈人帝国若能与神秘而强大的东方大秦成功签订盟约,那么这个曾经一度衰落的帝国必将迎来重生的曙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然而,身为匈人帝国核心人物之一的伊尔德兰却万万没有料到,尽管波斯帝国在军事力量上难以与匈人抗衡,但他们那高傲的心气却丝毫不减。

长久以来,波斯帝国的统治者们始终沉浸于千年前,伟大帝王薛西斯所缔造的辉煌帝国光环之中无法自拔。即便其军队在战场上屡次败给匈人铁骑,可在智谋方面,波斯帝国从未有过丝毫的屈服之意。

当伊尔德兰和阿巴斯踏上前往东方寻求外部援助之路时,波斯皇帝早已暗中布局,派出精明强干的谋臣展开行动。

一方面,这些谋臣中的一部分悄悄找到了阿巴斯的兄长——杰吧拉丹,并对其施以利诱、威逼等手段,试图策动这位手握重兵的厌哒人趁机反叛。最少达到将领拥兵自重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加剧匈人帝国内部的矛盾,将本已日渐衰弱的匈人帝国再度推向分裂的深渊。

另一方面,另一路使者则马不停蹄地朝着东方进发,目标直指西域新近崛起且实力不容小觑的突厥人。

这一精心策划的阴谋看似天衣无缝,只要各方按照既定计划行事,便可轻而易举地剿灭匈人帝国残存的势力,让这片土地永远摆脱匈人的统治。但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世间之事往往充满变数,令人难以捉摸。

就在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伊尔德兰提前结束行程并迅速折返阿拉木图,同时果断做出决策,要带领整个匈人帝国举族迁徙至吐火罗地区。

如此一来,不仅打乱了波斯人的部署,更为匈人与东方大国之间的结盟争取到了宝贵时间,使得原本几近覆灭的匈人帝国得以苟延残喘,继续延续下去,这个消息是刚建立自己厌哒帝国的杰吧拉丹无法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