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 第891章 凌烟阁(番外终篇,杀青完结撒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91章 凌烟阁(番外终篇,杀青完结撒花)

刘禅亲自前往吊唁,是诸葛乔亲自出来迎的。

诸葛瞻扶着师母一同答谢,师母黄月英的精神状态明显不太好。

延熙四年七月十日,汉丞相诸葛孔明寿终正寝。

自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之后,他便为大汉驱驰一生。

如今,亲眼见到汉室三兴,再现盛世之后,魂归九天。

他走的时候,非常安详,就跟睡了个大懒觉,然后就再也没醒过来。

无病无灾,也就没有给太医治疗的机会。

丞相的葬礼办理得很完善,毕竟当今皇帝刘谌也是诸葛丞相教导的弟子。

当时刘谌忽地听到这个消息,心里猛地一震,正在埋头处理奏章的他手突然一抖。

毛笔“嗖”地一下掉在了奏本上,笔头上的墨汁“啪嗒”一声碎在纸面上。

黑乎乎的颜色迅速蔓延开来,眨眼间就染黑了大半个奏本。

随后先是派人给刘禅上报消息,然后下令礼部操持典礼。

丞相薨逝,太上皇刘禅悲伤哭嚎,茶饭不思。

皇帝垂泪不止,悲伤不能自制,饭食不能进。

诸葛氏哀荣至此,堪称自古以来的人臣之极。

稍有缓和之后,便是要评价丞相的一生。

配享太庙这一点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然后按照刘禅定下来的传统,诸葛亮功大,追封为王也是理所当然。

受任于危难之际,奉命于败军之间,辅政三朝,平乱世,开太平,自古功高之臣,鲜有出其右者。

追之先贤,能比肩者,唯商之伊尹,周之姜尚、汉初之萧何。

故而,皇帝下诏,追封诸葛亮为武成王,并立武成王庙祭祀之。

大汉的忠武侯,变为了大汉武成王。

诸葛亮的遗表,请求皇帝为自己简葬。

他表示丧礼可以办,但为时不宜太长,以免打扰民间正常生活生产。

宫中、民间五日日为宜,五日之后,一切照旧,无需拘束。

先皇常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己故去之后,也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丧礼而麻烦天下人。

随着灵柩抬出长安城,随葬皇陵。

从此以后,这个国家,这片土地,这世界,将再也没有诸葛亮。

但是他的故事与功绩将始终在人心传唱千古。

国人讲求实用主义,神仙不办事三个月都得被砸庙。

而诸葛丞相是百姓唯一不求他办事也会主动上香祭祀的存在。

丞相千古!

武成王之后,太上皇刘禅多有哀伤,显得非常寂寥。

刘谌奉汤药,无有懈怠。

不久之后,便有诏令传出,命人书石刻壁画,绘制随先皇与太上皇堪平乱世、一统天下的诸功臣画像。

以此宽慰太上皇,同时也是以为人臣荣耀。

其中人选,多由太上皇择选,也有皇帝和朝廷顶点的几名大臣商议的公论。

最后评刻画的功臣数三十又六,是为凌烟阁三十六功臣。

他们分别是:

‘诞静邦内,四裔以绥’诸葛亮孔明。

‘济于艰难,赞主洪业’关羽云长。

‘扶翼携上,雄壮虎烈’张飞益德。

‘郑王良谋,料世兴衰’法正孝直。

‘勤王保驾,猛将之烈’赵云子龙。

‘骠骑夺起,还定凉州’马超孟起。

‘安远强志,允休允烈’邓方孔山。

‘广迁蛮濮,国用用强’李恢德昂。

‘导师禳秽,遂事成章’黄权公衡。

‘厉志自祗,念公忘私’杨洪季休。

‘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魏延文长。

‘安汉雍容,是为循臣’糜竺子仲。

‘摧锋登难,于时之干’黄忠汉升。

‘靖远定邦,荆之芬香’宗预德艳。

‘辅汉惟聪,既机且惠’张裔君嗣。

‘豫闻后纲,不陈不佥’李严正方。

‘敕行整身,抗志存义’刘巴子初。

‘轻寇奋身,勇为兵前’冯习休元。

‘佐军勇任,功显于前’张南文进。

‘抚西扬威,扩边广财’蒋琬公琰。

‘屯田日久,大谋奇功’邓艾士载。

‘处后有德,历任一方’向朗巨达。

‘千里良驹,定海伏波’丁奉承渊。

‘兵峰克敌,骠骑无双’姜维伯约。

‘镇军戡乱,戍边宁疆’王平子均。

‘衣冠之镜,辅政能臣’董允休昭。

‘和合上下,内外修明’费祎文伟。

‘父子名将,振国安邦’霍弋绍先。

‘以弱制强,不陷危坠’吴班元雄。

‘播播述志,楚之兰芳’马良季常。

‘南人归心,功显当时’孟获孝琚。

‘明令律法,社稷之师’伊籍机伯。

‘和合番邦,扬武于军’邓芝伯苗。

‘内为保臣,外为名将’程畿季然。

‘讨逆建功,牧守一方’廖化元俭。

‘平叛治乱,镇守南中’马忠德信。

凌烟阁建成之日,太上皇于此大酺群臣,瞻功臣荣耀,贺今日盛世。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