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力微本身就颇有南下的需求,当公孙渊的盟约送来时,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亲自带着部族南下,控弦之士五六万,背后跟着牛马羊牲畜百余万,浩浩荡荡。
作为鲜卑族古老的一支,拓跋鲜卑,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若是没有意外的话,仿佛天生下来就是要来上演一场精彩的表演,成为自夏朝以降五千年华夏史一时之主角的存在。
建立代、北魏两朝,以及建立南凉的河西鲜卑秃发部也是拓跋部的一个分支。
拓跋鲜卑最初居住在蒙古草原的东北角,发祥地“大鲜卑山”就是在后世阿里河附近的大兴安岭北段,故而也称为“北部鲜卑”。
与之相对的蒙古草原东南部发展起来的鲜卑人,就是那个在东汉桓灵时曾建立以檀石槐为首的部落大联盟,习惯上称为“东部鲜卑”。
这两支鲜卑人群同源于东胡,文化上具有相近的特征,但又有着鲜明的区别。
那就是东部鲜卑与汉朝廷相处良久,具有一定程度的汉化。
而拓跋鲜卑,则是汉人眼中彻彻底底不知孔子为何物野蛮人中的野蛮人。
拓跋氏初是鲜卑地处最东北的一支,亦称别部鲜卑。
活动范围非常广,从额尔古纳河到大兴安岭北段,还处于狩猎采集部落阶段。
史称:“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像匈奴、乌桓等这些胡人,都是称呼最高领袖为单于的。
就连有一定程度的檀石槐也是称‘鲜卑单于’。
但是拓跋鲜卑不一样,他们称呼首领为‘可汗’。
称可汗、有时也称可敦,其入主中原后,突厥、回纥、蒙古等游牧政权的首领称呼皆延续之。
虽然《魏书》中说,鲜卑之先“积六十七世”,但最古早有考的是拓跋氏远祖‘拓跋毛’时期。
北魏王朝开国皇帝拓跋珪,将拓跋毛追尊为‘远祖成皇帝’。
大约是在西汉武帝在位期间,拓跋毛已经发展为“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
胡人所谓“国”,其实就是指氏族集团或部落。“大姓”,应该就是从氏族中分化改姓的较小家支。
总之就是他们一直在东北最北头那旮沓繁衍发展。
一直发展到宣帝拓跋推寅,正值东汉初年,北匈奴西迁,南匈奴保塞,于是拓跋鲜卑乘隙第一次南迁,至“大泽”,即今呼伦池(达赉湖)。
由于沿途多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到处坑坑洼洼的湖泽池沼,南迁到半路就走不动道了。
即便拓跋推寅还想带领部族南迁,但还没出发部众们就哗变,只能放弃。
此后拓跋鲜卑便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上整个东汉时期都没怎么动弹。
当时拓跋鲜卑还过着“畜牧迁徙,射猎为业”的游牧生活,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阶段。
而因为呼伦贝尔大草原优异的放牧条件,拓跋鲜卑进一步发展壮大。
到献皇帝拓跋邻时,采取了“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这种类似于分封制的方式管理日益壮大的族群。
即纥骨氏、普氏、拔拔氏、达奚氏、伊娄氏、丘敦氏、俟亥氏。
鲜卑七雄共尊拓跋氏为主,形成“鲜卑八国”,后来发展成鲜卑族的帝室十姓。
而到了这时候,呼伦池附近荒遐,不足以建都邑。
而部落首领也希望掠夺更多的财富,扩张势力。
鲜卑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促使他们再次南迁。
圣武帝拓跋诘汾继位之后,率众南迁,几经险阻,才到达匈奴故地。
即后世河套北部固阳阴山一带。
这里水草更加丰美,树木繁茂,是牧猎的好场所,并接近了中原文化。
这时候已经是东汉桓、灵二帝时期,在这个汉人衰落胡人崛起的时期,拓跋鲜卑算是踩着上课铃声入教室,差点迟到的学生。
拓跋鲜卑进入匈奴故地后,击败并不断与留居故地的匈奴人融合,进一步发展壮大。
匈奴的贺赖氏、须卜氏、丘林氏、破六韩氏、宿六斤氏等部落,加入拓跋鲜卑联盟后,与之杂居共处,相互通婚,逐渐被鲜卑化。
时至今日,鲜卑可汗拓跋力微的麾下共有75个姓氏部落。
拓跋力微算是相当颇有先见之明的有为之君。
他已经注意到当下受小冰河时期的影响,北方渐渐难以生存。
想要获得更加丰美的水草,想要部族进一步发展壮大,就得向南。
公孙渊的邀请,简直就是瞌睡来了送枕头,拓跋力微决定趁此机会开始第三次迁徙。
之前,他们跟辽东公孙氏一块打过夫余、高句丽,也算是早有合作基础。
他从公孙渊那里得到了不少曹魏北疆的信息。
根据这些极为延时且是二手信息,拓跋力微分析出来此时南下大有可为。
他让长兄秃发匹孤(也称拓跋匹孤),率众前往河西之地。
那里的两部鲜卑狗脑子都打出来了,南边的匈奴人刘豹正等着坐收渔翁之利。
秃发匹孤此时赶过去,若是能截胡,便可成为最后的大赢家。
毕竟同为鲜卑人,比起被匈奴吞并,还是跟自己人融合更容易接受些吧。
为此,拓跋力微甚至还劝哥哥改变一下部众形象。
拓跋部众是梳着辫子的,就是后世熟悉的那种鼠尾辫。
故接触他们的汉人称之为“索虏”,以区别于其它鲜卑部。
对于拓跋力微来说,只要与己有利,蓄发易服也无所谓。
而他自己,则是率领主力跟公孙渊一起穿过燕云山脉前往上谷一带放牧,甚至打算试试能否前往中山国一带活动。
能否翻得过燕云山脉,对于北面的胡人来说那就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翻得过去,对于胡人部族就相当于鲤鱼跃龙门,就能以锦绣山河为画卷,创作一番丰功伟绩。
翻不过去,那就只能沦为化外蛮夷,说不定在浩瀚青史之上难留下一笔记载。
所以拓跋力微是很感激公孙渊的,如今有他带路,自己才能越过这‘龙门’。
龙城飞将已黄土,今时胡马踏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