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末,汉军的云梯、井栏、冲车、襄阳炮等工程器械的打造即将完成。
刘禅决定先攻打郝昭,然后再攻打魏平。
在打造攻城器械的同时,刘禅还派略阳吕氏投靠过来的嫡系子弟吕嵩,在土地硬实处挖掘地道,想通过地道进入城里。
吕嵩,字子乔,是如今略阳吕氏的少家主。
略阳吕氏从出身上讲是氐族人,而从血缘上讲是汉族人。
其鼻祖是西汉初年的吕泽,就是那位大名鼎鼎吕雉吕后的兄长。
汉朝首届外戚,开国功臣周吕侯吕泽。
后来在汉文帝初期,周勃陈平等讨伐‘诸吕之乱’,狠狠的杀了一批吕氏族人。
其中一部分人为了避难,逃入氐人之中。
与当时的氐人酋首进行联姻,以女婿的身份立足。
不久之后吕氏就成为了该氐人部落的首领,然后按照汉人的传统父死子继、世为酋豪。
后来迁徙到略阳,复着汉人衣冠,成为本地大姓之一。
或许是身处氐人中依旧保持的对于文化的骄傲,吕氏有很强的向汉之心。
再加上祖辈们的渊源,刘禅对吕氏的归来自然是热烈欢迎的。
在刘禅眼中,哪有什么氐人,都是汉人,吕氏和他的部众们通通都是汉人。
数千氐人牧民一句话的功夫就成为了汉人牧民。
受吕氏的影响,这些部众并不介意成为汉人,这也算是吕氏家族为民族融合做出的贡献了。
他们汉化程度本就很高,绝大多数人都会汉话。
接下来就是让他们不断与汉人通婚,一两代人后就会从言行举止中自觉的把自己当成汉人。
吕嵩本人弓马娴熟、孔武有力,毕竟这是在羌氐部落中当首领的必要条件。
同时他也颇读了许多书本典籍,只是没有名师指点,且因为氐人出身,在魏国的九品中正制中甚至得不到被评价的资格。
当刘禅抵达后,抬手就任命他为郎中,后又以鹰击司马的军职,归属于姜维麾下。
两相对比之下,吕嵩瞬间对季汉朝廷充满了归属感,因此挖地道挖得很勤奋。
只不过,魏将郝昭在城内设置了听瓮,提前发现了他的这一意图。
于是在城内挖横向的地道进行拦截,使得汉军的地道战术折戟沉沙。
听瓮,是一种口小腹大的罐子。
听瓮的发明的时间很早,在战国时期《墨子·备穴》中就对听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有详细的说明。
而听瓮的发明是华夏工匠智慧的体现,是电子窃听器出现前最有效的窃听工具。
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听瓮得到了不断的改进。
因此汉代的听瓮自然是比墨子时期的更为先进一些。
郝昭一早就将制作好的听瓮埋在地下,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
安排了专业的人守护在旁,有侦测需要时,侧耳伏在上面,就能“听”出周边的动静。
郝昭命这些人发现任何异常都要向他汇报,因此才能及时发现汉军的行动。
其实听瓮还有更高级的使用方法,在某些情况下,直接让专业情报人员坐于瓮中,听辨声响,这叫“罂听”。
不过对于挖地道这样的大动作来说,侧耳伏在上面已经够用了。
而且为了减少情报失误,军队中往往有培训盲人来专门执行“听”任务。
古人们已经发现了,当一个的某个五感失灵后,其他感官的灵敏度往往会被加强。
盲人眼睛不行但听力往往超强,方圆数十里的动静都能通过听瓮听出来。
军事需求往往是促进科学技术大发展的重要因素。
地下进攻虽然行不通,还有一大堆地上的战术。
二城防御体系是有护城壕沟的,但是沟中的水并不多。
蒙皮大盾掩护之下,汉军士兵们很快就用土块填塞了护城的壕沟。
然后便是襄阳炮持续的轰击,虽然砸得他们人心惶惶,甚至破坏了一些城垛,但并没有击溃他们的抵抗意志。
魏军是见过投石车的,当年曹操就用过这玩意。
虽然没有汉军的高大且抛射距离远,但也不会太过惊讶。
郝昭、魏平等魏军将士坚持抵抗的决心自不必说。
而在这些已经投靠魏朝廷的本地豪强眼中,汉军才是侵略者。
在这种保家卫国的情绪下,他们的抵抗之心比较强烈。
“不必惊慌,我城坚而彼不能堕,彼久而无功只能攻城,蜀逆若攻城,必然停止轰击。”
郝昭命大部分士兵躲到城墙之下,留少量侦查人员在城墙上,这样一来被巨石造成伤亡就非常小了。
果然,厚重的城墙果然非常抗轰击。
近两个时辰不间断的轰击之下,城墙没有出现任何明显的损伤。
这样下去不知道要轰击到猴年马月。
刘禅扶剑站在一处土丘上,望着狼藉的战场,决定不再留手。
“襄阳炮已经挫伤了敌人的士气,传令,攻城!”
随着主帅一声令下,大量的士兵分成好几个阵列。
拥着一排排井栏、云梯,还有庞大的冲车向城墙开去。
魏军斥候赶紧发出警报,让躲在城下的守军赶紧回到作战岗位。
因为烧煮开水、金汁的大釜已经被汉军破坏,所以他们少了一个守城的办法。
但没关系,他们还有好多守城的技巧。
城内军民全力以赴的不断将石头、原木、箭矢等向城墙上运输。
因为有的城垛已经被破坏,所以部分守城士兵缺少掩体。
原本守城方有高度优势,本来是不惧对射的。
然而汉军弓箭手的站位更高。
他们站在井栏上,这是一种弓箭手常用的大型攻城器械,由结实的木料组合而成。
可以根据敌人城墙的高度自主选择所需高度,刘禅这里使用的井栏便是高十米左右。
四方柱型,下有车轮,可以推动。
攻城时士兵站在井栏顶部,以弓箭等远程武器对守城士兵造成伤害和威胁。
除常规对守城士兵造成强力的杀伤外,并可以通过火箭削弱对方士气。
汉军士兵不断用在火油中浸泡了一夜的箭矢引火射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井栏如同移动的攻城塔一般,让汉军能够居高临下射箭攻击。
魏军弓箭手的伤亡比汉军要更多,守军的实力和士气也下降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