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坚被纪日新这番话噎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知道纪日新这是在对他放任纪星武受伤,而没有任何反应,表达出来的不满。
他也很无奈啊!
要是打的是元婴散修或者元婴世族,他赵坚都能带头冲,不说纪星武受伤了,甚至随便一个元婴初期修士,他都有信心做掉。
但现在打的是凝聚出国运的韩国。
不把韩国的国运打散或者消磨大半,冲进去客场作战,绝对是要吃大亏的。
眼下仗才刚打起来,韩国国运只被消磨掉一小部分,这对韩皇的战斗力削减的并不大,他赵坚虽说是元婴中期的修为,但要是直接冲进去大打出手,被揍的指不定是谁呢?
而且那韩皇韩言信一直都嚣张无比。
这背后肯定有人啊!
说不定,鲁、申二国的国君就在韩国里面埋伏,就等着他上头冲进去。
关键他还是百万南征军的统帅,他要是出了意外,那这百万大军估计撑不过一天,就得分崩离析。
他平南王府隐忍近两百年的努力,也会付之东流。
这个代价,他承受不起啊!
再说了,纪星武在这不是好好的嘛!
他赵坚肯定不会让纪星武缺胳膊少腿不就行了嘛!
“纪兄,你的实力毋庸置疑!我赵坚一辈子没真心服过几个人,纪兄你,绝对是其中之一!”
“但是纪兄,那韩言信有国运加持,战斗力着实不差的,而且还有鲁秉明和申杜杰两位元婴初期的国君在暗中隐藏,这时候过去实在是不合适啊!”
“而且纪兄,现在燕国还有足够厚的底蕴能够消耗,不如纪兄再等一等,让底下的人把韩、鲁、申三国的国运消磨掉,到时候纪兄再来一锤定音,纪兄如何?”
赵坚思虑片刻,开始苦口婆心的劝着,甚至就连姿态也放低了许多。
搁在平时,他肯定不至于如此。
只是纪日新的突然进场,给他的计划全部都打乱了。
他原本的计划,是在鲁、申二国的主力投入战场之前,先集中力量将韩国的军队和修士重创,后面再在这里打持久战。
用燕国浑厚的底蕴,慢慢消磨韩、鲁、申三国的有生力量。
等韩国被打的半死,鲁、申二国也被打痛了的时候,鲁申、二国绝对会受不了,到那时就不是‘三国抗燕’了,极有可能是‘三国分韩’。
这样的操作下来,肯定不是一两年能打完的,而他赵坚既能给朝堂之上有个交代,也能借此快速积攒底蕴。
但纪日新突然过来。
给他打了个措手不及。
纪日新要是直接把那韩言信弄死,那就是在加速南征进程。
如果剩下的只有鲁秉明和申杜杰,单凭鲁、申二国的国力,燕国就能直接开始速战速决模式,一路南下横推。
而仗一打完,他赵坚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立马被收回兵权,调回京城。
纪日新闻言看了一眼赵坚。
他知道赵坚心里是什么打算。
也听出来了赵坚这番话的意思。
无非就是想抓住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能摆脱皇家赵氏的控制最好,如果不能,也要尽量的借此消磨燕国的国运,顺便再为他平南王府增加底蕴。
但他只想说:
平南王,你想多了!
他纪日新这次过来,可不是单纯的护短,更多的目的,在你平南王赵坚身上啊!
从上次北息山脉发生地龙翻身之事后,纪氏就利用捐款一事,推测出了此事极有可能是燕皇自导自演的。
事后他特意去找了一趟阳炎天。
虽然阳炎天什么都没说,但态度有了,这八成是皇家赵氏对于赵坚的安排后手,或者说是一个由头,一个能让赵坚无法反驳的北上镇守狼山关的由头。
纪日新能猜得出来皇家赵氏是什么打算。
赵坚对于燕国来说,绝对是一把忠诚的利刃。
但这把利刃对他皇家赵氏来说,却是带着致命的毒。
赵坚用好了,就是燕国的根基。
用不好,就是终结皇家赵氏的刀。
杀了赵坚不现实,也没必要。
所以干脆就利用极北之地的雪妖一族,将赵坚牵制在那里,只要燕国无患,这就是最佳的处理办法。
一旦燕国遭难,还能将赵坚召回,再次充当燕国的利刃。
这样无疑是最完美的安排。
对于赵坚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他平南王府这么多年在京城憋屈的很,所有修炼的资源全被掐断,一直都在吃老本。
北上虽然条件艰辛一点,但胜在自由。
而且极北之地的资源不比燕国差,他要是能打进极北之地,也算是小发一笔;要是运气好一点将雪妖一族吃下,那就直接是二次发家,血赚无数资源。
但这些,赵坚不一定知道。
甚至站在赵坚的角度,他一直认为燕国的几代皇帝都想置他于死地。
这就是纪日新来此最主要的目的。
这个信息差要是利用好了,那就是一个人情,一个让赵坚能记一辈子的人情。
“平南王!你的好意,纪某心领了!”
“不过纪某这次过来,势必是要取下那韩言信的人头,平南王也不必再劝了!”
“另外,纪某这也是在帮平南王!”
赵坚听着纪日新的话有些着急,可等他听到最后,却又疑惑不已,连忙开口问道:
“纪兄,帮我...是为何意?”
纪日新见此心中暗道:鱼儿上钩了。
随即瞥了一眼赵坚,开口缓声道:
“平南王还记得在我纪氏的时候,纪某对于北息山脉发生地龙翻身的看法吗?”
赵坚闻言愣了一下,开始回想起当时纪日新跟他说的细节,‘互不相扰’‘权宜之计’‘南征多做准备’...但这些跟帮他有什么关系?
纪日新见赵坚还是满脸疑惑,随即再次开口说道:
“平南王,不知可否想去北方?如果愿意的话,我纪氏可举全族之力帮平南王从中斡旋,也可暗中协助平南王进极北之地,从而壮大平南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