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过去,又是新的一天。
厨房里在炖补身子的汤,香气浓郁。
赵宣宣和王玉娥主动张罗,要给新出生的昭哥儿办酒宴,石夫人和晨晨很欢喜,没有拒绝这份好意。
几个人凑一起商量,要邀请哪些客人?酒宴上搞哪些菜肴?
乖宝和巧宝围着摇篮里的昭哥儿打转。
巧宝说:“他要么吃奶,要么睡觉,要么哭,一点也不好玩。”
半天过去,从好奇变成了略带嫌弃。
这时,赵东阳在窗外提醒:“乖宝,公主府派人送信来了,给你的。”
乖宝连忙出去拿信,拿去内院书房看。
福馨公主在信里说:“父皇和母后都对我这次出远门的所作所为很满意,特别是母后。”
“以前,她把我当成长不大的孩子,置于她的羽翼之下,随时随地提供保护,现在终于对我放心了。”
“得益于这次同甘共苦的远行,我与驸马之间消除了偏见和隔阂,预计可以携手过一辈子,这比我当初预想得更顺利。”
“清圆,真心谢谢你。因为与你结识,我遨游的天地变得更广阔。”
……
“另外,前宁王妃生下前宁王的遗腹子,是个女孩儿,一出生就被封郡主。”
“广大世间,有人死去,有人新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其画地为牢,不如行万里路。”
“等过完年后,我打算再次出远门,天高任鸟飞,你想不想同行?”
乖宝看完信之后,感受到好友的喜悦,眉开眼笑,提起毛笔,给公主写回信。
信上说,自家也诞生了一个小娃娃,刚才妹妹说他不好玩,因为他只会喝奶和睡觉。
关于年后远行一事,乖宝重点回复,说自己暂时不能做决定,要和爹娘商量。然后,她写自家发生的趣事,又打听洞州那个案子的进展。
虽说恩怨两清,但她还是密切关注司徒知府的下场。究竟是从轻发落,还是被易举人拖下水?暂时还是未知数。
把信送出去之后,乖宝去晨晨那边,参与大人的聊天,说前宁王妃生了个女儿,被封郡主。
石夫人啧啧两声,感叹:“天生富贵命,一出生就是郡主。”
王玉娥说:“可惜没生龙凤胎,否则就一个封郡王,一个封郡主。”
“不过,现在这情况也算不错了,前宁王妃守着两个郡主女儿,也跟着尊贵。”
她们正聊得起劲,忽然女帮工送请帖进来,给赵宣宣过目。
赵宣宣一边看,一边轻声说:“巧了,说曹操,曹操就到。”
“前宁王妃罗氏邀请我们去参加小郡主的洗三宴。”
晨晨连忙问:“和我家昭哥儿是不是同一天?”
赵宣宣点头,道:“正是同一天。”
王玉娥笑着说吉祥话:“同一天生的孩子,有缘,肯定都是好命,都是小福星。”
晨晨和石夫人听得欢喜,顺耳又顺心,笑容满面,如沐春风。
这时,昭哥儿又饿哭了。
“哇哇哇……”
石夫人连忙伸手去摇篮里抱孙孙,先检查尿布,发现尿布湿了。
在丫鬟的帮忙下,先洗屁屁,换干净尿布,然后递给晨晨喂奶。
喂奶时,晨晨变得愁眉苦脸,仿佛充满痛苦。
赵宣宣拉乖宝和巧宝出去,不让她们好奇的打量此情此景。将心比心,如果自己解开半边衣裳时,被这么多人盯着看,肯定不自在。
出门之后,巧宝低头看自己的胸口,疑惑不解,小眉头微皱,问:“为什么晨晨姑姑这里那么大?我的这么小?”
她隔着棉袄,用手指戳自己胸口。
乖宝忍俊不禁,说:“你还小,还没长大,别急,以后就不小了。”
“咱们去烤红薯吃。”
反正小娃娃不好玩,她们干脆玩自己的,手牵手,跑向内院。
烤红薯,香喷喷。一闻到这个味道,馋虫都活跃起来。
赵东阳吃两个烤红薯以后,感觉全身暖和,甚至肚子有点撑,于是站起来,想出去走走。
他说:“乖宝,巧宝,我去街上买年画,你们去玩不?”
巧宝立马跳起来,拉住赵东阳的手,恨不得立马就走。
乖宝说:“爷爷,等我一会儿。”
她跑去王玉娥的梳妆台前,拿起眉笔,在脸上画一画,又用胭脂水粉涂涂抹抹。
一个俏丽的小姑娘,变成丑眉毛,大嘴巴,还有很多麻子,外加一颗大大的媒婆痣。
那颗媒婆痣仿佛振翅欲飞。
乖宝看一看镜子里的新自己,满意了,然后把脚上的棉鞋换成羊皮靴,又套一件带兜帽,能挡风的莲蓬衣。
巧宝也换上靴子。
因为街上人多,恐怕棉鞋被别人踩掉。
穿羊皮靴更适合逛街,如果遇到水坑或者泥泞,也能随便踩。
祖孙三个手牵手,巧宝在最中间。一出门,一张嘴就吞云吐雾一般。
赵大贵、赵大旺、肖画戟和两个女帮工跟在后面。
他们没坐马车,特意多走走路,越走越暖和。而且,街上人多,人可以灵活穿行,马车恐怕造成拥堵。
乖宝提醒:“爷爷,我们先去乾坤银楼看看,给昭哥儿买长命锁当礼物。”
赵东阳爽快答应,笑道:“小娃娃都要长命锁,长命百岁。”
巧宝顺口附和:“我也长命百岁,姐姐长命百岁,爷爷长命百岁……”
她把家里每个人都数一遍。
跟在后面的赵大贵和赵大旺听得心痒痒。
于是,赵大旺笑着提醒:“巧宝,大旺爷爷活到几百岁?”
说了也不一定算数,但小孩子嘴巴灵,他就想图个好彩头。
巧宝毫不犹豫地说:“大旺爷爷,大贵爷爷,活两百岁!”
一群人哈哈大笑,眼前顿时多出一片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