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 第219章 洪承畴:明末清初的风云人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9章 洪承畴:明末清初的风云人物

一、早年经历

洪承畴的早年经历,是一部从贫困中崛起的励志传奇。出生于1593年的他,成长于福建泉州南安英都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小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聪慧。尽管家境贫寒,洪承畴并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即便是在帮助母亲制作和贩卖豆干的日子里,他也不忘在村学外旁听,用耳朵捕捉那些改变命运的知识。他的勤奋与天赋很快吸引了村学老师洪启胤的注意,洪启胤看到了这个少年身上的非凡潜力,决定免费收他为徒,使洪承畴得以重返学堂,正式开始他的求学之路。

在洪启胤的悉心教导下,洪承畴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不仅熟读《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和《孙子兵法》等经典着作,还展现了对治国平天下的浓厚兴趣。洪启胤对他的评价极高,甚至在他的文章上批注“家驹千里,国石万钧”,预言他将来的成就非凡。洪承畴在水沟馆苦读五年后,转往泉州城北学馆深造,为他日后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学问基础。

1615年,二十三岁的洪承畴首次参加乡试,一举成为乙卯科的十九名举人之一。次年,他再接再厉,赴京参加会试,并在丙辰科殿试中脱颖而出,位列二甲第十四名,被赐予进士出身。初入仕途,洪承畴被任命为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此后在刑部历任员外郎、郎中等职,积累了丰富的司法经验。

洪承畴的才干和识见很快得到了认可,1622年,他被擢升为浙江提学佥事,以其独到的眼光选拔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这些人才后来在朝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彰显了洪承畴的慧眼识珠。两年后,他升任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继续在地方行政中施展才华。

1627年,洪承畴的职业生涯再次迎来重要转折,他被任命为陕西督粮参政,负责监督粮食运输和管理,这一职务对于维护边疆稳定至关重要。在这一岗位上,洪承畴不仅展现了卓越的行政能力,还为他后来在军事领域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围剿起义

洪承畴在明末的围剿农民起义军行动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军事才能和强硬手段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1628年,陕北地区农民起义爆发,明廷的策略是“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尤其是1629年王左挂、苗美率军进攻韩城,形势逼迫下,参政洪承畴临危受命,领兵出战,一举解除了韩城之围,由此名声大噪。

1630年,洪承畴升任延绥巡抚,面对王左挂的降而复叛,他果断采取行动,将其诛杀,展示了其铁腕政策。与上司杨鹤的招抚政策不同,洪承畴主张“全力清剿”,这一方针在之后的围剿行动中得到贯彻。他不仅围剿起义军,而且在处理投降的农民军时也毫不手软,此举虽然残忍,却有效地遏制了起义军的反复无常,尤其是像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领袖多次诈降以图东山再起的策略。

1631年,杨鹤因政策失败被罢官入狱,洪承畴接替他担任陕西三边总督,正式执掌陕西的军政大权。他立即调整战略,集中兵力对起义军进行重点进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洪承畴指挥的军队与农民军在庆阳、西澳、耀州等地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起义军遭受重创,首领可天飞被杀,白广恩等人投降,起义军的力量被大大削弱。

1634年,洪承畴被加封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成为镇压农民起义的主要军事统帅。他调动官军入陕,重新组织围攻,使得起义军不得不四处逃窜,转战于豫西楚北,进行游击性质的作战。1635年,洪承畴在河南信阳集结诸将,准备对起义军进行全面围剿,但起义军察觉后迅速分散,避免了被全歼的风险。

在之后的几年中,起义军虽屡遭挫折,但并未完全被消灭。1637年,李自成进军四川,一度攻城掠地,但返回陕西时遭到洪承畴的伏击,损失惨重。同一时期,张献忠也被明军击败,熊文灿改为招抚政策。1639年,洪承畴的部队对李自成部进行了最后的围剿,使其仅剩十八骑逃入商洛山中,标志着农民起义进入了低潮期。

三、兵败松锦

在明末的松锦之战中,洪承畴的军事生涯迎来了最为严峻的挑战。1640年,面对皇太极围困锦州的战略,洪承畴提出了一套周密的应对计划,主张守而兼战,以正出奇,赢得了兵部的高度赞誉,被比作宋代名将韩琦、范仲淹。同年五月,洪承畴亲自率军出关,与清军形成对峙,期间双方交锋,各有胜负。

1641年初,锦州外城失陷,局势紧急。洪承畴请求增援,最终集结了八总兵,包括吴三桂、杨国柱等名将,总兵力达到十三万人。然而,正当明军试图解锦州之围时,内部决策出现了分歧。洪承畴主张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避免轻率决战。但兵部尚书陈新甲则主张速战速决,其立场最终影响了崇祯帝,迫使洪承畴改变了原先的策略。

同年七月,洪承畴在宁远誓师,率军六万先行,剩余兵力随后跟进。抵达松山后,明军与清军在石门遭遇,展开激烈交战,起初明军尚能抵挡。但不久,皇太极亲率大军赶到,形成了对明军的重重包围。在后续的决战中,明军遭受重创,洪承畴的战术未能扭转局势,最终导致了明军的大败。

从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六日,松山城内的明军陷入了绝境,洪承畴与未能突围的两名总兵王廷臣、曹变蛟,以及辽东巡抚丘民仰等被围困。这场战役不仅是明军的一次重大挫败,也标志着洪承畴军事生涯的转折点,预示了他未来的命运将与清廷紧密相连。

四、被俘降清

崇祯十五年(1642年)正月,洪承畴在松山城中组织了最后一次反击,试图突破清军的重重包围。然而,城内粮食已经耗尽,人心浮动,副将夏成德暗中与清军勾结,献城投降。二月十八日夜,清军按照约定发动夜袭,次日清晨,松山城宣告陷落。在城破之际,洪承畴被俘,一同被擒的还有祖大乐,而除了他们和夏成德之外,其余的明朝官员几乎全部就地处决。

洪承畴被俘后,起初表现出了极高的忠诚度,他绝食抗议,拒绝投降,对前来劝降的清廷官员怒骂不止。然而,皇太极并未放弃劝降的努力,派遣了深受信任的范文程前去探望。范文程在与洪承畴交谈时,敏锐地观察到洪承畴在谈话中对落在衣服上灰尘的擦拭,推测他或许并不愿意就此赴死。基于这一判断,皇太极对洪承畴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开始给予他优待,试图用恩宠来打动他。

在一次皇太极亲自出面的劝降过程中,他见洪承畴衣衫单薄,便脱下自己的貂裘披在洪承畴身上,这一举动深深触动了洪承畴的心。最终,在五月初五日,洪承畴在祖大寿等人的陪同下,正式向皇太极俯首称臣,完成了投降仪式。

然而,洪承畴的投降并未立即为外界所知。从松山逃出的士兵带回了他“殉国”的消息,吴三桂也将此情报送给了崇祯帝。崇祯帝闻讯后,悲痛欲绝,下令追赠洪承畴节烈,准备为其举行隆重的祭祀。然而,就在崇祯帝即将亲自前往祭奠之际,关于洪承畴降清的确切消息传来,令崇祯帝大为震惊,立即取消了所有的追祭活动,并对洪承畴的“殉国”事迹提出了质疑。

五、仕清生涯

洪承畴降清后的仕宦生涯,充满了复杂的政治博弈与历史的转折。1644年,清军大举南下,洪承畴的策略建议对清军快速占领北京起到了关键作用。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对洪承畴给予了高度的信任与尊重,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并授予秘书院大学士职位,使之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宰相。

1645年,面对江南人民对“剃发令”的强烈反抗,洪承畴被委以重任,取代多铎,出任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被赋予便宜行事的权力。然而,实际决策仍需与平南大将军贝勒勒克德浑协商,显示了清廷对汉人高官的谨慎态度。

1647年,洪承畴因父亲去世,回乡守丧。1648年,他被召回京城,再度进入内院助理机务,得到了摄政王多尔衮的特别宠信。多尔衮连续数日召见洪承畴,咨询各省改革事宜,对洪承畴的建议无一不采纳,显示了后者在清廷决策中的核心地位。

1651年,洪承畴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对御史进行了严格甄别,此举触及了部分朝臣的利益,引发不满。1652年,他因母亲去世,奉旨居家守丧,但仍需入职办公,体现了清廷对其工作的重视。

1653年,洪承畴再次被委以重任,出任“太保兼太子太师”,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顺治帝不仅设宴饯行,还赐予宝马、宝刀,显示出对洪承畴的信任与倚重。1655年,洪承畴在湖南长沙建立集思堂,期间处理了多起涉及“反清复明”的案件,包括着名的“洞庭举事”案,释放了数百名湖湘名士。

1657年,永历政权内部矛盾激化,孙可望在与李定国的内战中失利,选择向清军投降。顺治帝随即命令洪承畴与吴三桂、卓布泰等将领分路进兵,最终在1658年,清军各路会师,进入云南,进一步巩固了清朝在南方的统治。

六、晚年

洪承畴晚年的岁月,是他一生中的相对平静阶段,但也是充满荣誉与争议的时期。1659年,清军攻陷昆明,云南宣告平定,洪承畴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鉴于云南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洪承畴深知治理不易,他上书朝廷,建议留下足够的兵力驻守,以维稳地方。顺治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命吴三桂为平西王,留驻昆明,这一决策对云南的长期稳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洪承畴还关注到了云贵地区的民生疾苦,鉴于当地地瘠民贫,他恳请朝廷发放内帑赈济,帮助民众度过难关。他还主张暂时缓进,避免对逃亡缅甸的桂王余部立即发起攻势,以减少不必要的战乱,让战后的云贵地区有机会恢复生产和社会秩序。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洪承畴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1660年,他因年迈体弱和目疾加重,向朝廷请求回京休养。次年正月,顺治帝准许他解任,返回京城调养身体。不幸的是,仅仅一年后,顺治帝驾崩,年幼的玄烨即位,即后来的康熙帝。

洪承畴在康熙帝即位之初,虽已69岁高龄,仍继续担任大学士,但他深感孤独,于1661年五月上疏请求退休。经过朝廷内部一番讨论,最终议政王大臣会议同意授予他三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的世职,可世袭四世,以表彰他对清朝的贡献。

1665年,洪承畴在京师的私邸中安然离世,享年七十三岁。清廷对他的去世表示哀悼,按照定制给予祭奠,追赠他“文襄”的谥号,这是对他一生功绩的肯定。

结语

洪承畴的一生,是个人选择与时代背景交织的复杂叙事。他在明清易代之际的抉择,反映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矛盾与挑战。对于洪承畴的评价,历史学家们至今仍存在分歧。但无可否认的是,无论正面还是负面,洪承畴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研究明清历史不可绕过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