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选我当御史,李世民你哭什么 > 第349章 句句不提他,句句不离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9章 句句不提他,句句不离他

大使馆......

闻所未闻的字眼,传入殿内紫袍大臣们耳中,立即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大唐驻高句丽大使馆......高句丽驻大唐大使馆......”

李世民此刻也在咀嚼着程俊说的话,许久,他看向了程俊,说道:

“你说的话,倒是让朕想起来,古时张仪魏国任相的典故。”

张仪魏国任相,说的是张仪为了秦国的利益,跑到魏国担任国相,打算使魏国首先臣事秦国而让其它诸侯国效法它的故事.......

程俊点了点头,迎上李世民好奇的目光,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张仪跑到魏国任相,和臣所说的驻外大使,如出一辙。”

“不同的是,臣说的驻外大使,没有国相那么大的权力,他们只是外使,不参知国之朝政。”

“设立大使馆,设置驻外大使,主要作用,就是外交。”

程俊举例道:“比如今日调停三国之事,若是有他国大使在长安城的话,完全不用遣使远赴三千里,陛下就能让他国大使将您的申饬旨意带回去。”

殿内紫袍大臣们安静的听他说着,同时对“大使馆”和“驻外大使”的理解愈发深刻起来。

李世民若有所悟,但又皱起眉头,问道:

“朕刚才是听明白了,你这设立大使馆,设置驻外大使,和在他国安插探子没什么区别!”

“百济和新罗先不提,只说高句丽,咱们派人常驻高句丽国,那边能同意吗?”

程俊耐心道:“事情是相对的,咱们往高句丽派遣驻外大使,他们也能给咱们大唐派遣驻外大使啊,咱们会因此知道高句丽的一些动向,同样的,高句丽也能知晓咱们大唐的动向。”

“臣敢肯定,高句丽国的朝廷权衡利弊,一定会答应派遣驻外大使过来。”

“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程俊竖起一根手指,说道:“试想,如果咱们有对高句丽用兵的想法,他们会立即知道,就能快速做出反应。”

房玄龄好奇问道:“如此一来,他们对咱们大唐用兵,也会被咱们提前知道,他们不会担心?”

程俊看着他反问道:“他们敢对大唐用兵吗?”

“韩非子说: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我大唐多大的疆土,多少百姓,多少兵马,他高句丽有多少?他们对咱大唐用兵,实乃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房玄龄微微颔首,不再说什么。

朝中文武紫袍大臣们也是暗暗点头,这话说的没毛病, 高句丽、新罗、百济这海东三国加起来的版图,也没有大唐的版图大,何况大唐现在正处于生养休息阶段,正在日益强大,只要大唐安定,随着时间,海东三国只会越来越畏惧大唐,这是板上钉钉的事。

程俊看向了李世民,认真说道:“所以,臣敢肯定,只要我大唐一日强于一日,高句丽的不臣之心,便会一日弱于一日。”

“何况,我大唐对高句丽派遣驻外大使,高句丽国便能因此沐浴在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古典文籍之中,只要他们领悟到这一点,便巴不得我大唐对他派遣驻外大使。”

李世民摸着下巴道:“这对他们好处多多,对咱们没多少好处啊。”

“因为我还没说呢。”

程俊接着说道:“我大唐派遣到高句丽的驻外大使,除了让高句丽国沐浴我国的古典文籍以外,还要做一件重要的事。”

“驻外大使,要好好传播我们大唐人的生活方式,要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外邦之人。”

“长此以往,高句丽等国将心心念于我大唐的好,想着我大唐处于何等盛世,想着恨不能生为大唐人。”

程俊严肃道:“甚至要让他们有种感觉,长安城上空的月亮,都要比高句丽国的圆!”

“驻外大使要一遍又一遍的给那边的百姓灌输一种思想,否定他们本国的一切,全身心的认为大唐最好。”

“只要大使馆的同僚们,用心去做,等到时机成熟,不用我大唐出兵,海东之国,纵使不会举国而降,国也必乱。”

程俊正色说道:“这便是孙子兵法所讲的,‘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这就相当于投资者中流传的那句话,你要的是他的高利息,他要的是你的本金,高句丽惦记大唐的文化古籍,大唐惦记将他变成自己的版图.....程俊心里想着。

听到这话,殿内紫袍武官们眸光一亮,李靖更是目光灼灼望着程俊。

紫袍文官们也是一阵颔首,暗暗叫好,这小子可算是把兵法用对地方了。

“说得好!”

李世民听得欣喜,“听你这样一说,鸿胪寺显得至关重要了!”

程俊点头道:

“没错,所以,臣以为,应当立即设立大使馆,让鸿胪寺派人前往海东三国,一来是让这三国的朝廷同意设立大使馆,二来,让他们派驻外大使来我大唐。”

话音甫落,太极殿内霎时一静。

紫袍朝臣们这下彻底听明白了,目光古怪的看着程俊。

燕国地图到头了啊......李世民暗暗嘀咕一声,同时目光意味深长的看着程俊,故意问道:

“程爱卿,你觉得派谁去最好?”

程俊沉吟道:“这个人,需要在鸿胪寺有足够的资历,担任很重要的官职。”

“这样前去海东三国,才能让高句丽王,新罗王,百济王觉得我大唐对此事很是上心,也让他们感到我大唐对他们的尊重。”

“同时,这个人还得博学多才,年纪也不能太大,毕竟三千里地,路远途遥,年轻一些的能守得住折腾。”

程俊补充道:“最好,他出身门阀名望大族,这样的人,懂得很多礼数,能更好的让外邦百姓,沐浴在我大唐的悠久文化之中。”

李世民看着他问道:“你说的这个人,是不是鸿胪寺卿郑元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