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慢穿记事簿 > 第1254章 归人笔记 34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又是一重重的山影掠过,王责脑子顿了好久,才将高老师的孩子和谢宁的同学联系起来,话说他之前还吐槽过呢。

自个的天才孩子任由她如野草一般长大,太不称职了。

可在真正见过高老师后他又说不出话了,毕竟人家是真的纯粹,以至于王责私下里觉得对方都有点木。

“你这样说,有用吗?”

谢宁瞥了王责一眼,他都问出这句话了,肯定是知道没有用,所以王责是不解她为什么要说高老师一顿。

“我也是人,自然是有偏爱的。”

说罢便靠着看起了书,她并不晕车,所以不管是在车上看书还是用电脑处理数据都毫无不适。

王责却不想给谢宁安静,只絮絮叨叨的开始可怜起了谢宁的那个同学,虽然他并不是那么的清楚其中的内情。

谢宁又翻了一页,淡淡道,“孩子长大,需求已经不一样了。”

当初还渴望着父母关注的高小涵如今已经成功成为了一名专门研究材料科学的研究生,她的目标的进入航天研究院研究极端环境材料。

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贡献。

王责见谢宁放下书打开了电脑,不由悄悄瞧了一眼,只这么一眼,他就迅速收了回来。

都是符号和数字,文字没几个,唯有的几个写的还是什么气动力什么地球自转,乖乖,地球自转有啥好算的?

不都是那样转吗?

看不懂的数学公式让王责眼睛都花了,一路上他就没敢再瞅一眼。

费眼睛。

一路上谢宁的眼睛都没离开电脑,她在继续尝试运用弹道学专长解决再入段攻角优化问题,将火炮射击修正算法移植到轨道武器中。

火炮和轨道武器在速度、环境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但核心的弹道学原理是相通的。

只是火炮的弹道修正涉及实时数据反馈和动态调整,而轨道武器需要处理更高的速度和更复杂的大气层再入效应。

她的确是有更好的技术,但技术突破是离不开现有的技术基础支持的,比如北斗导航系统的精度、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究成果,以及现今在材料科学和计算能力方面的发展,都是移植算法的基础。

不然空有想法也无异于事。

在适应新环境后,谢宁适当的放开一些手脚做事,如此团队的研究速度便能更加快速和稳妥。

当然,其中固然有她发挥的作用,但更多的还是整个团队的努力以及官方的支持,不然单靠她一个人,难以成事。

她们现在的研究主要是新概念武器。

在回到学校后谢宁根本来不及休息便直接换衣服进了实验室。

不久之后她们便要进行硬件在环测试,地点当然是在军事基地,只是谢宁不用跟着去,只需要收回数据。

看着新出的性能指标,谢宁的视线落在第三点上,黑障期航向偏移控制在3.8km,不由勾了勾唇。

满足了对航母打击需求。

接下来便是实战应用了,这项技术的创新在于它将火炮的初速-射表映射关系转化为再入弹道泛化学习样本,利用制导炮弹的倾斜转弯控制律改进三维攻角协调。

只是它的局限性也很大,它依赖地面测控站布设密度,每隔2000千米就需要设立一个观测点,而且无法应对太阳耀斑引发的地磁暴。

“阿宁,开会了。”

谢宁眨了眨酸涩的眼睛,这才跟着来叫她的研究员一块朝会议室去。

同她一组的是个个子不高的男人,戴着厚厚的镜片,头顶还有一点秃,因着这点,他都不敢留寸头,只希望长点的头发能遮一遮。

瞧见谢宁浓密的头发,不由有些羡慕,大家都在熬夜,怎么谢宁就不秃头?

而且气色还很好,最重要的是!谢宁还能去健身室锻炼......简直跟打了激素似的。

男人摸了摸因为久坐有些酸痛的腰,更悲伤了。

而后才想起正事,小声的问谢宁,“王教授有和你透露这次的名单吗?”

“没有。”

谢宁摇了摇头,无非就是从几个核心成员里选择,当然,她是必去的,如今在这实验室里,她算的上是三把手。

王教授不会放过她的。

等这次在综合试验场联试验过后,她还得跑琴岛的综合试验场去监控抗腐蚀测试,因为那里比较方便模拟台海夏季台风过境。

毕竟是给军舰设计的武器。

想到小麦给自己列的行程,谢宁的肩膀都垂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