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阳闻言,心中的阴霾渐渐散去。他站起身来,握紧拳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你说得对,我们不能被这点困难打倒。明天我就去买个烘干机,我们继续!”

接下来的几天里,孙阳和孙雨瑶夜以继日地忙碌着。

他们尝试了多种烘干方法,终于找到了最适合橘子皮干燥的温度和时间。

晒干后的橘子皮呈现出一种自然的淡黄色,散发着淡淡的果香,质地坚韧而不失柔软,完美符合他们的包装需求。

正当他们准备大干一场时,又一个挑战悄然而至。

孙阳在尝试用橘子皮包装陈皮橄榄时,发现由于橘子皮的韧性不足,

很容易在运输过程中破裂,导致产品变质。这个问题让他们再次陷入了困境。

“看来我们还需要对包装进行改进。”孙雨瑶皱着眉头,看着手中破裂的橘子皮包装,眼中满是忧虑。

孙阳沉默片刻,突然眼前一亮。“我记得有种植物纤维纸,既环保又坚韧,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用它来作为内衬,再在外面包裹橘子皮,

嗯这样既能保持橘子的香气,又能增强包装的稳固性。”

孙雨瑶闻言,眼睛一亮,立刻赞同了这个提议。

他们迅速联系了相关供应商,采购了一批植物纤维纸,并开始着手试验新的包装方法。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既美观又实用的包装方式,

让陈皮橄榄的香气得以完美封存,同时也方便顾客携带和保存。

正当他们准备将这一创新产品推向市场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悄然降临。

一位知名美食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孙阳送给他品尝的陈皮橄榄,并对其独特的包装和美味赞不绝口。

这条分享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轰动,吸引了大量关注和讨论。

孙阳和孙雨瑶的创新产品因此一炮而红,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随着陈皮橄榄在网络上的爆红,孙阳和孙雨瑶的工作室变得异常忙碌。

订单如潮水般涌来,两人几乎每天都加班到深夜,以确保每一份产品都能达到最佳品质。

然而,在这股热潮之中,一个意外的反馈如同平静湖面上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天,孙阳正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订单中,

突然接到了一通来自老顾客陆先生的电话。陆先生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满与期待交织的复杂情绪:

“孙阳啊,我一直都很喜欢你们的陈皮橄榄,

但最近这次买的,我觉得咸橄榄的部分不够咸,要是能再咸一点,那就完美了。

我这人口味重,你们能不能考虑出个加强版啊?”

孙阳闻言,眉头微蹙,随即又舒展开来。他深知,顾客的反馈是产品改进的重要源泉,

尤其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至关重要。

“陆先生,非常感谢您的反馈,您的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加强版的咸橄榄陈皮,我们确实可以考虑。

不过,我想先了解一下,您希望的咸度大概是怎样的?这样我们才能更精准地调整配方。”

电话那头,陆先生的语气明显缓和了许多:“哎呀,孙阳,你果然是个明白人。

我其实就喜欢那种一口咬下去,能明显感觉到盐分在舌尖跳跃的感觉,现在的产品对我来说,咸味稍显不足。

如果你们能做出这样的版本,我肯定还会再买的,而且还会推荐给更多朋友。”

挂断电话后,孙阳立刻召集了孙雨瑶,一同商讨如何调整配方以满足陆先生这样的重口味顾客。

孙雨瑶听后,秀眉轻蹙:“这确实是个挑战,我们的产品一直主打的是平衡口感,

既要保留陈皮的醇厚和橄榄的清甜,又要适当添加盐分以提升风味。加强咸度,可能会打破现有的味觉平衡。”

孙阳点点头,表示理解,但他眼中的光芒却未曾熄灭:“平衡固然重要,但创新同样不可或缺。

我们可以尝试制作一个小批量的加强版,看看市场反应如何。

如果反响好,再考虑大规模生产。毕竟,每一位顾客的口味都值得尊重。”

接下来的几天,孙阳和孙雨瑶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不断尝试调整盐分的比例,同时保持其他原料的品质不变。

他们尝试了多种盐分添加方式,从直接撒盐到腌制过程中的渗透,每一次调整都伴随着无数次的品尝与讨论。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他们成功研制出了一款符合陆先生要求的加强版咸橄榄陈皮。

这款新品不仅咸度适中,而且保留了原有的风味层次,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因为盐分的巧妙融入,使得整体口感更加丰富立体。

正当两人准备将这一成果分享给陆先生及其他潜在顾客时,一个新的难题悄然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