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的崇祯正抚摸着橘座那光滑柔顺的毛发,一边听着温体仁念着奏折,思绪却渐渐飘远。

冬日的暖阳透过玻璃窗照进暖阁内,原本暗淡的咖啡色已被明亮的光线取代。

如今京城外的门头沟龙泉镇皇家琉璃厂,不仅能够制造出色彩斑斓、图案精美的九龙壁,还可以生产出平整度和透明度都极高的专业实用玻璃。

崇祯已经示意皇家公司北方理事的亢同德,将指导和督促皇家琉璃厂研发镜子和望远镜镜片作为他下一个工作重点。

望着从玻璃窗投射进来的光芒,崇祯不禁陷入沉思:自己这位已经即位一年多的皇帝,是否比旧时空的崇祯做得更好呢?

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崇祯皇帝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不安,对于自己是否能够做得比前任崇祯更好,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在旧时空,此时此刻,前任崇祯皇帝正在兴致勃勃地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阉党整治扩大化运动。

那时的他被认为是最为英明却又最为昏庸的时刻,因为他完全颠倒了主次,无法抓住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经过一年多的忙碌,前任崇祯仅仅完成了一项任务——将超过半数的大明朝文武官员划分为阉党,并对他们进行杀戮或流放。

此外,他还解散了厂卫,使得朝堂之上充满了正义的东林党之士。

前任崇祯皇帝原本以为这样一来,朝廷的官员将会自动变得清正廉洁,至于那些建奴流寇也会传檄而定,明朝也将迎来中兴的希望。

然而,当他抬起头展望未来,看看诗和远方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一群来自东北的爱新觉罗家族成员,以武装游行的方式闯入了他的大明京城腹地,掠夺财富和人口。

直接把大明朝京畿地区变成了战场,把大明朝最后遮羞的底裤也给扒了。

而现任的崇祯皇帝,乃是一个穿越者。

自朕来到这个时代后,便开始着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布局。

首先,朕建立起了帝党,并巧妙地利用魏忠贤作为自己的白手套;

其次,朕设立了军机处以及大明皇家公司和大明皇家银行。

此外,朕还成功地剿灭了旅蒙晋商八大家,同时也分化了其他晋商势力。

不仅如此,朕更是提出了开海的政策,通过简单的几句话,不费吹灰之力便收回了宝岛台湾,而且还让荷兰人对朕感激涕零。

与此同时,朕进一步加强了对建奴的封锁线,任命孙承宗负责蓟镇大同镇的防守工作,启用袁可立封锁了辽东半岛长达数千里的海岸线,使得建奴片帆不得出海,老老实实做一只旱鸭子,甚至还策反了刘兴祚这位敢于和建奴八旗兵展开正面对攻的猛将。

除此之外,朕还处理了藩王宗亲问题,推行了养廉银制度,平定了陕北民乱以及云贵川奢安之乱等等……如今,朕又将魏忠贤派出去处理江南地区的商业税收问题……

瞧瞧朕这一年半的时间,真是做了太多有意义的大事!虽然有些大事情只是刚刚开始,但已经初见端倪;而另一些大事情却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果,比如那废银改元和皇庄改革。

与旧时空那个目光短浅、只会蛮横无理的崇祯皇帝相比,如今的朕简直好上太多倍!

“陛下,陛下,陛下……”一声接一声的呼喊将崇祯皇帝从混乱的思绪中拽回现实。

他的眼神逐渐清晰,正巧与温体仁那满含担忧的神情相对。

“陛下是否因昨夜忧虑过度导致脾脏受损,精神不佳?要不要传太医来为陛下诊脉?”

崇祯皇帝轻轻摆手,表示不用。

昨晚他确实去过田贵妃的寝宫,也去了张皇后的寝宫向皇嫂请安,但这些活动并未消耗太多体力和精力。

“无妨,有劳温爱卿费心了。我们还是回归正题吧。方才朕思绪有些飘忽,没能听清温爱卿所奏之事,烦请温爱卿再将重要事项复述一遍。”

“遵旨,陛下。这两封奏折涉及阎应元勇卫营炮兵营的事务,还有关于陕北延安府李自成和榆林镇张献忠的消息。”

陕北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情况一直由锦衣卫内勤负责监管,按理来说,他们呈递的奏折,外臣通常无法看到。此次,崇祯皇帝特意将其取出,供温、杨两位军机大臣阅览。

“那就先谈谈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情况吧。”虽然崇祯皇帝知晓自己的勇卫营在河间府吴桥县杀了人,而且人数众多,但他仍然认为李张二人的问题更为紧迫。

“遵命,陛下。”温体仁这些天来可谓是做足了功课,对军机处的事务已了然于胸。

在温体仁看来,这军机处无非是离皇帝寝宫更近的另一处内阁罢了。

他暗自思忖,这一切不过是皇帝玩弄权术的手段而已。

然而,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将军机处安在养心殿却是一招妙棋。

这个位置离乾清宫仅有一墙之隔,可以说在空间距离上,完全打通了内外廷的联系。

这样一来,一些可能心怀叵测的太监们再也无法凭借一己私利,轻易阻断内廷与外朝之间的联系。皇帝也就不会因为听信一面之词而陷入偏颇,从而让大明朝这艘巨舰太过偏离轨道。

毕竟军机处的文臣,谁被太监刁难急了,嗷呜一嗓子,皇帝皇后在后宫那都是睡不好觉的。

可是,让温体仁感到困惑的是,崇祯皇帝为何对李自成、张献忠二人的琐事如此关注,却对河间府吴桥县百姓大暴动的事件不闻不问呢?

这京畿之地发生动乱,后果不堪设想。

可偏偏火烧屁股了,许多大臣都上折子弹劾阎应元和孔有德等四人,让崇祯从重处罚这些武人,最好杀鸡儆猴,不要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只有安抚了吴桥县的士子,才能平定当地的民乱。

可崇祯皇帝把折子都留中不发,被问急了就只是说一句,“朕知道了。”就彻底没有了下文。

今天的情况也是如此。